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该文从贸易结构、贸易竞争指数和贸易互补性三个方面分析研究了新疆与中亚五国产业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产业具有相当的互补性,并且这种产业互补性很大程度上依托内地的优势;同时,新疆与中亚国家的产业在以互补性为主的基础上,呈现出逐渐增强的竞争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深化到"产品内分工",以发达国家为龙头、跨国公司为载体的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拓展,价值链分工日益成为区域产业分工的发展方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包括中国、中亚五国和俄罗斯,近年来该区域工业发展较为迅速,但仍然存在工业分工水平较低、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构建工业价值链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工业协同发展的必由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具备良好的合作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层级互补的工业体系,这为构建以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为"龙头"、以中国中西部地区为"枢纽"、以中亚五国及俄罗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价值链创造了条件。这将有助于中亚及周边国家与中国形成紧密的工业分工关系,推动相关国家实现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升级。  相似文献   

3.
以生产性服务为载体的服务外包是第二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服务贸易自由化则会大大加深这种国际产业转移趋势,虽然服务外包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但总的来说,服务外包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促进本土产业价值链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国作为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要清除种种体制性障碍,积极发展服务外包与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承接新的国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价值链升级。  相似文献   

4.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为了与中亚国家建立紧密贸易关系,有必要增强双方贸易互补性。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与贸易专业化指数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互补性,研究发现双方总体贸易互补程度不高;贸易互补产业结构单一;仅有建立在初级分工阶段的产业间互补,缺乏体现高级国际产业分工的产业内贸易。据此,认为应该"依托比较优势强化产业间互补,深化产业分工拓展产业内互补",以进一步发展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韩经贸关系是中韩两国当前主要关系之一,经贸关系的稳定对两国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在简要分析中国与韩国建立外交关系至今两国双边贸易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运用贸易结合度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中韩贸易互补性和竞争性以及两国目前比较优势。分析表明中国与韩国的比较优势具有明显差异,贸易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继续发挥两国比较优势对经贸关系以经济发展均有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促进中韩双边贸易稳定、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木质家具贸易发展迅速,2005年已成为世界最大木质家具出口国.中国为美国首要木质家具进口国,美国为中国木质家具主要出口对象.利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中美木质家具贸易的互补性进行分析,通过产品相似性指数和显示性竞争性指数对中美木质家具贸易的竞争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美两国木质家具贸易存在较大的互补性和较为激烈的竞争性,且中国较美国有竞争优势,中国应向美国出口木质家具.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中美两国克服竞争影响、争取双赢提供实证支撑,为中国木质家具产业结构升级和木质家具进出口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瑞士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运用贸易结合度、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经常市场模型等工具对中国与瑞士贸易的互补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瑞士在比较优势上存在明显差异,两国之间的贸易无论是在出口还是在进口上均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瑞经济的持续增长会推动双边贸易的持续增长,两国的贸易增长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8.
中俄农产品贸易及其比较优势、互补性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1992—2014年中俄农产品贸易数据,描述分析了中俄农产品整体贸易变化和贸易结构变化特征,给出了中俄农产品宏观贸易发展趋势。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贸易互补性指数(TCI)和产品互补指数(CI)分析了中俄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中国农产品整体比较优势在下降,俄罗斯农产品整体比较优势在上升,并已超出中国;中国的水产品、园艺产品、烟草及饮料,俄罗斯的水产品在对方市场具有比较优势;中国对俄罗斯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在增加,水产品、园艺产品、动物产品互补性明显;俄罗斯对中国农产品贸易互补性高于中国对俄罗斯,大宗农产品、水产品互补性明显。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从全球价值链与产业集群耦合出发,通过对产业集群式转移的特点与机理分析,提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产业集群式转移是一种链式转移,在转移驱动模式与区位选择模式上相比传统产业转移模式都具有其特殊性,从而得出产业集群式转移是推动全球价值链延伸与升级,进而构建区域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关键所在。通过产业集群式转移,最终实现发达地区全球价值链的高端嵌入升级与落后地区产业转移顺利承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造纸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竞争力最终体现在产品、企业及产业的市场掌控能力。迈克尔·波特在"钻石模型"中指出了影响产业竞争力的五类因素,即进入壁垒、替代品威胁、买方及卖方议价能力和现存竞争者。造纸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是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中国造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指数,测算中国造纸行业国际竞争力。结合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了中国造纸产业的国际竞争环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正经历从不具备比较优势到具有比较优势的转变期,但是在国际同行业竞争中仍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主要表现为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对供应商和购买商的议价能力较差、存在较大的产业竞争压力、替代品的威胁开始显现,最后针对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哈大齐工业走廊经济虽然起步较早,但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地方保护主义、生产要素市场不统一、市场化程度较弱、企业之间关联度较低等因素阻碍了走廊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加强走廊政府的宏观调控、建立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加快市场化进程、加强企业间的经济合作、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2.
振兴老工业基地,开发沈阳工业旅游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沈阳是我国工业企业的重要基地,其振兴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项目,已被列入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工作要点。分析沈阳市工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业旅游的规划与设计、内部管理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对策,对振兴老工业基地,开发沈阳工业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工业领域对工业设计的模糊认识 ,阐述了工业设计的产生、内涵。在此基础上 ,指出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应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其次 ,论述了工业设计的作用。最后 ,结合进行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实际 ,分析了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过程、教育特征、教育模式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产业政策与甘肃区域产业结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甘肃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及其调整都离不开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基于这一前提,将甘肃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并进行了分析。然后, 根据产业结构演化规律和甘肃实际,以及产业政策对甘肃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提出今 后甘肃发展区域经济的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15.
发生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到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本文主要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等方面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分析,探讨了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性。在系统分析我国产业结构演变历史及国际比较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调整的货币政策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从产业安全的视角建立了反倾销与产业升级的协同演化框架,分析了中国遭受反倾销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协同演化机制,构建了相应的协同演化模型,并使用中国1995-2014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遭受反倾销与中国产业升级的协同演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反倾销与产业升级形成了协同演化态势,协同演化逐步加强,且更多地体现出反倾销子系统对其的影响;反倾销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与产业升级对反倾销的激发在协同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协同演化对中国产业安全的最终影响结果取决于反倾销、产业升级两种相反影响力量的累积影响。最后,基于产业安全的视角,从认识观念、纵向策略以及横向策略等多个方面提出了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的近代工业始于19世纪末中东铁路的修建,日本侵占后移植大量近代工业,解放后在苏联援助下很快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其工业遗产十分丰富。工业遗产具有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价值,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中,如何保护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历史遗产已成为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对工业遗产保护的措施方面,以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个人投入相结合的方式或更为可行。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应及时确定本地区本企业工业遗产的保护开发方案,边保护边开发利用,以确保保护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所以,治理产业结构同质化、推动错位发展从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整理多个宏微观数据库,构建2007—2021年城市层面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工业地价“逐底竞争”互动模式对产业结构同质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两位数行业分类代码层面,城市产业供地结构的差异性不高,且土地价格偏离指数整体呈负向偏离,说明产业供地中确实存在明显的“地价让利”。实证结果中,空间滞后项的系数绝对值相对较大,说明城市间的产业结构同质化问题,受外界影响相对更强。地方政府间以“地价让利”为工具的招商引资竞争越激烈,产业结构同质化问题越严重。土地价格扭曲在空间维度的互动影响,在时间维度上也存在异质性,城市间工业地价“逐底竞争”的程度减轻,短期会降低产业供地结构差异性,长期则会提高产业供地结构的差异性,总的来看,最终会抑制产业结构同质化。可见,相关的调控政策既要关注个体行为,也要关注地方政府间的互动行为,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通过协调互动关系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东陇海产业带位于我国沿海经济带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交汇处,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但经济发展却长期相对滞后。分析认为,东陇海产业带作为苏北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轴线,对于实现东陇海线地区的“洼地崛起”,培育江苏北部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全省区域共同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并从东陇海铁路线所经过的地域和行政区域两个层次界定东陇海产业带建设的地域空间范围。运用统计数据从三次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农业结构多元化趋势明显、工业内部结构协调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明显等4个角度定量分析东陇海产业带产业结构演化过程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