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做到以人为本,首先要全面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内涵;准确把握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重视大学生正确思想的形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者社会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目的的价值活动,在此价值关系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两个实体,即“双主体”..二者都具有价值关系中的主体性.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同生共建、互动共进的有机统一.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个体与社会的二维价值的统一是“双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同时满足“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二维价值,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3.
唐晓燕  连淑芳 《理论界》2005,(8):159-159
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前提。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要树立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内在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教育者的主体性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辩证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观;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要素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中科学阐述了其关于人与环境、教育关系的理论,这些论述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它启示我们在新时期下,一要正确处理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二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中国梦主题教育;三要营造良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四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行为是人类在社会化过程中慢慢习得的。其中,最专业、最系统的符号化思维和行为来自学校教育,教育被深深打上了符号的痕迹,从而使教育由文化传递活动演变为符号暴力。语言是最具典型意义的符号体系,不仅是一种沟通工具,还体现一种权力关系,构成一种“温和的暴力”。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符号暴力所带来的屈从性角色关系角度审视,我们发现其中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重话语屈从:一方面,“国家的在场”和“专家的在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话语屈从;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规训和教育系统的规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话语屈从。因此,要重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既应增强主体意识,主动掌握话语权,又要消解符号暴力,实现话语权的回归。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实践活动对于理论宣传和教育的作用,就实践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主要有: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源和基础;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思想政治教育要服务于实践活动。这些观点的现实启示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增强时代感和说服力;应充分运用实践活动这一教育手段和载体,增强生命力和吸引力;应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通过启发受教育者的自觉性、主观能动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切实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场域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掌控和提升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教育者要自觉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提升自身新媒体话语素质能力,把立德树人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牢固掌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导权。规范受教育者新媒体场域中的话语表达行为,严守法律边界和道德底线,筑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阵地。高校意识形态主管部门要建章立制,依法治理管控新媒体,巩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话语领导权。营造良好的新媒体网络话语环境和校园舆论环境,坚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铸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抓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管理权。  相似文献   

9.
梁红军 《云梦学刊》2011,32(3):124-12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哈贝马斯交往理论,正是在于其回归"交往理性"的需要。作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往互动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自身的超越,必须依靠交往理性的理论指导。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交往关系入手,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交往问题进行了分析,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交往理性的构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绍庭 《学术论坛》2007,2(10):188-191
接受是解开教育与接受内在矛盾并寻求和谐的钥匙,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施的关键一环,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和水平的依据.探讨接受规律,首先必须重新定位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传播地位"及与教育者之间的双向联系机制,具体分析"隶属关系"与"平行关系"、"能动"与"受动"、"传者本位"与"受者本位"、"单向灌输"与"双向互动"、"控制"与"参与"的关系.要形成受教育者较高的自动力,必须提高思想信息的说服力,增强接受的吸引力;增强接受的意愿,形成接受的动力机制;考虑接受基础及其与教育内容的差距.  相似文献   

11.
张芊 《云梦学刊》2004,25(1):89-91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社会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有利于弘扬忧国忧民、献身祖国的爱国情怀;培养坚贞不屈、刚正不阿的崇高气节;熔铸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执著精神;蕴育厚德载物、推己及人的仁爱之心;树立尊道贵德、行己有耻的道德理想。汲取其中的精华,可以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提供有益的营养。  相似文献   

12.
崔德华 《琼州学院学报》2010,17(3):19-21,27
本文主要探讨爱与人性的关系、爱与欲的关系、爱与真善美的关系、爱育与其他几个方面教育的关系和爱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董山民 《兰州学刊》2007,(10):197-200
文章试图从实践伦理学的角度切入分析义务教育中的"借读费"问题.在界定借读费的基础上,检讨借读费存在的理由.受教育权,因为公共物品拥挤,市场的介入,而遭到了损害.这种损害得以辩护的伦理理由是,地方性的道德压倒了普遍性的公民资格及其相应的权利.驳斥地方性,甚至说,具有模糊边界的共同体道德是本文的主要论域.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思潮的兴起是离不开新诗的民族神话、传说写作的推动。新诗的民族神话、传说写作有力地促导了浪漫主义中国化:诗歌中主人公的主体精神以“圣贤”遮蔽着“天才”;在“人神”关系上,以“人神恋爱”的结构模式取代了西方的“人神同性”;在艺术意蕴上,“心境”释放时的激情淹没了“人性”的理性思考。因此,这种浪漫主义所表现的“神思”是非本体性的,从根本上讲这由民族根性——“神与物游”中之“游”即契合、顺应精神所决定。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受教育者主体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本文试图探讨主体意识培养的前提条件,途径及应避免的两种错误倾向,以使素质教育这一思想与理念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16.
金嬴 《阴山学刊》2005,18(4):32-34
今天日本在亚洲的孤独十分清楚地揭示,对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已成为其现实进取的包袱,而现实进取中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羁绊。日本要实现政治抱负,有必要对其政治文化进行一番改革扬弃。日本应不要执迷于“明治情结”;不要再让人民成为“国家怪物”的奴隶;发扬日本文化中礼待他人、善待生命的“和”文化。  相似文献   

17.
论高等学校教师的教育素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厚道 《云梦学刊》2003,24(5):89-92
教育素质是任教从师的职业理念、职业道德、专门知识和特别技术,是教师整体素质中必须具备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专业素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专业化”的、“创造型”的高等学校教师, 应该具有包括下列内容的教育素质∶树立健全的角色意识、构建现代教育理念、形成良好职业道德、熟悉现行教育法规、懂得研究教育对象、善于心理调适和辅导、学会教育科研方法、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春光  郭琳 《齐鲁学刊》2003,1(6):75-77
资本关系是经过多种“中间形式”发展起来的。资本关系占统治地位之后,还会有诸多“中间形式”再生产出来。为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新条件下产生的诸种“中间形式”。  相似文献   

19.
陈建民 《云梦学刊》2002,23(6):82-84
组织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具体工作中应当处理好“受教育”与“作贡献”、感性认识与理性升华、骨干示范与全员参与、突击性与经常化、学校与地方等五个关系,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加深入、持久、有效地进行下去。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中主流意识形态的塑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是主流意识形态输出的重要阵地。主流意识形态大致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并重塑受教育者的政治观和价值观。社会主义阶段的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情感的沟通、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和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抵制等方面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