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史料的搜集与研究,采用归纳、分析等方法,从社会生活史、文化史、演剧史诸角度,探讨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及其戏曲史意义,认为:晚明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的兴盛是晚明戏曲繁荣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晚明文人特有的文化品位与审美追求.拍曲制乐、调教家伶、顾曲赏剧乃文人园林观演剧活动最常见的形式,文人园林社集或闲常的社交雅聚亦往往附带演戏唱曲.作为文人文化的具体表现,晚明文人颇为频繁的园林观演剧活动既是其生活情趣与艺术才华的显现,对于戏曲的发展亦有着丰富而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晚明社会的剧烈变动极大影响了当时女性的家庭角色与社会地位,园林空间恰巧成为体现自由与禁锢的窗口.以仕宦家庭女性及名妓阶层为代表,前者受限于传统道德多居于家宅,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生活趣味,并通过各类特色景观要素与做法为园林空间融入女性化审美风格;后者则通过趋近文人的审美倾向而维持社会身份,营造清雅的生活环境,同时广泛...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生活美学在晚明发展成熟。“趣”作为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一个重要观念,与“闲”密不可分。晚明文人的“身闲”转向令“趣”更多与人的感性生命相连,形成融欲望、情感、道德于一体的个体趣味。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闲趣”,既有偏重世俗享乐、纵情极意的一面,又有超尘绝俗,寻求心灵宁静的另一面,这两个层面相互渗透,展现了雅俗交融的晚明美学趣味;并且,这两个层面的趣味实质都指向“真”,忠实于肉身与精神的真实感受,是晚明文人对传统美学趣味观的一次革命,也深刻反映了文人在发达的物质文化中的沉迷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晚明江南文人的园林美学思想富有浓郁的文人色彩,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实用理性主义园林思想新特点。其摆脱了传统园林美学思想之束缚,勾勒和创建了一种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并对清代人们的造园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南宋开始进入文人造园的盛期,不论是造园数量还是关于园林的文学书写都远超前代.由于园林所依附的土地频繁更迭以及中国传统空间观念中的自然生息之道,南宋园林遗迹几乎不存.以陆游为代表的南宋文人将园林视为同 自然共存的生命方式,园林也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陆游作为南宋最重要的文人之一,留下了大量关于其自身的...  相似文献   

6.
独特的士林文化品格造就了独特的晚明文人,而他们情有独钟的小品文,恰如一面镜子,反映出他们独特的心态.山水小品清新隽永,追求真趣,想象奇特,融俗于雅.闲适小品澹泊从容,富有闲情雅趣.追求闲适,是晚明文人崇佛向道、淡泊避世的一种方式,是晚明个性解放思想影响下的一道人文风景,也是他们掩饰其内心失意和焦灼的自我安慰.香艳小品放荡不羁,纵情声色.打破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传统道德之后,晚明文人一反常态,恣意纵情声色.这与个性解放思想和"尊情说"的影响有关,也与文人士大夫根深蒂固的风流"雅好"不无关系.但无论如何,在他们放浪行骸的外表之下,隐藏着的仍是一颗颗抱负不得施展的焦虑、困惑的心灵.  相似文献   

7.
晚明社会,文人大规模、大范围的佛寺旅游活动,可分为仕宦型寺庙游历之游、布衣型寺庙修学之旅、山林式心灵修行之旅和城镇式庙会娱乐之旅,呈现其清雅的文化性、世俗的娱乐性和科学的考察性等特征,是晚明社会特殊政治背景下文人失意心境的无奈寄托;是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休闲娱乐生活的表现;也是晚明佛教龙象复兴,士僧互动社会新风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小品文虽然兴盛在躁乱的晚明都市,但晚明文人对于生活、对于文学以追求闲适韵味为通则,尤其是对于内在的自娱闲适的追求,使晚明文人笔下的小品文噪中出静,世俗喧闹中不乏静默雅趣.同是静,儒家的冷静、佛家的禅静、道家的虚静各有其境界与风致,构成其坚实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人对园林意境设计的影响分析——以苏州园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园林有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两条发展脉络,苏州园林集中体现了文人园林中文人的文学修养、生活方式以及态度、思想对园林意境设计的影响。其命名受文人对自然与美学意境的追求的影响而极具文学、绘画的美学意境;其整体设计受到文人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影响,用"以人为本"作为为园林的意境设计指导思想;园林的整体意境受文人思想影响着重于显而不露、意境无穷;园林植物的种植亦强调其所表达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在晚明闲赏生活文化高度发达的背景下,"癖"作为时代独特的审美观念也日趋成熟。"癖"一方面代表着文人审美感官力的进化,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审美客体的形式化,审美经验与规律在晚明得到了较好的总结,"癖"观念的成熟是审美的进步。然而,"癖"也意味着文人在自我生活空间中的沉溺,而缺乏海纳百川的宏大情怀,由此,"癖"的极致发展必然走向病态与畸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