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妇女参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历了漫长的以等级次序为准则的封建社会,男女性别及地位差异在"夫为妻纲"的规范之下愈益强化.这一突出的社会性别文化给妇女尤其是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带来了严重的阻碍.应该通过构建以男女平等为核心的先进性别文化来不断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2.
农村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已充当着"半边天"甚至"多半边天"的角色。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妇女参与经济活动的层次低,村务管理活动被边缘化现象突出,法律知识欠缺,参与学习、培训的主动性不高。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素质较低、承担多重角色及难以灵活转换等。因此,应以更新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为先导,建立以利益为导向、以技能培训为支撑、以服务为推手、以法律为保障的新的农村妇女工作机制,提升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是民主政治和社会进步之重要标志。文章以妇女参政为视角剖析了农村妇女在村民自治中处于弱势地位及边缘化状态之诸多因素:性别中立立法、选举程序欠规范和公正、女性政治参与意识不强、性别文化歧视、传统制度惯性及惰性等。为保障农村妇女参政权益,应完善相关法律,明确规定妇女候选人及妇女委员的具体比例。  相似文献   

4.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之法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三农问题”是工作的重点,其中农村妇女权益的保护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农村妇女权益特别是土地权益关系到广大农村妇女的生存与发展,能否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妇女的合法土地权益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目前,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常常受到侵害,之所以如此,既有社会文化的原因,也有法律方面的原因,如法律体系不健全、法律规定协调性差、以及法律本身不够完善等。尽快完善法律的各项规定并发挥各级妇联的作用,是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妇女是村民自治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男性进城务工、农业女性化的当今农村地位更加突出。然而,由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社会对女性的偏见以及村级治理的力治背景,农村妇女参政状况不容乐观。由此,应该将性别意识纳入政策主流,通过政策干预实现男女平等。文章以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为例,分析了公共政策中的性别意识及其实施效果,提出了保障农村妇女参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中国农村地区,男女两性在获取土地资源、继承财产、就业机会与经济收入以及参与家庭决策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农村男女经济地位的差异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其中,歧视和贬低妇女的传统文化观念、男女不平等的性别劳动分工以及人力资本等因素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缩小农村男女两性在参与经济发展、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方面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保障妇女权利的法律政策,积极宣传和倡导男女平等的先进性别文化,提高农村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同时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7.
农业女性化与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妇女是当今农业主力军,农业女性化是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其与农业技术传播效率有密切关系。传统的农业技术传播对农业女性化认识不足,因此效率低。本研究创建社会性别敏感的参与式技术传播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符合中国国情,农业科技传播效率高、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的自信心和科技素质、参与意识显著提高。建议将此模式纳入农业科技传播主流之中。  相似文献   

8.
法律意义上的男女平等意味着"禁止法律上的不合理的区别对待"、"禁止法律上的不合理的相同对待"、"区别对待应当遵循合理标准";妇女人权理论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用以凝聚国际共识,并为实现妇女权利而制定各种策略;男女平等是聪明的经济政策,它可以从若干途径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发展结果;两性平等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消除对妇女的侵害才能实现男女两性平等和谐发展;妇女权益的保障离不开法律制度的支持,只有通过法制化,才能使各项妇女权益保障制度有效运作;社会性别理论揭示了社会性别体制的状况,分析导致其产生和延续的社会机制,以最终实现两性平等。  相似文献   

9.
文献回顾看到,农业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趋势以及农村妇女生产角色演绎情况是目前学界考察农业女性化的两个方面,核心在于农村妇女是否掌握农业生产的决策权、主导权和管理权。通过分析全国人口普查中农业各部门劳动力性别结构变动态势,以及安徽省农村妇女农业生产参与情况,明确农业女性化主要是指种植业部门劳动力的女性化,也看到"生产参与、决策边缘、技术无缘"是当前农村妇女参与农业的主要特征,农业依然是"男人的农业"。女性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价值存在背离,需要在数据和实践中重新审视农业女性化这一议题。农业女性化只是农业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的缩影,未来需要对"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两个问题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男女两性和谐.实现两性和谐,需要将社会性别主流化.目前一些法律规范中存在"性别盲点".社会性别是一种视角,通过立法中构建社会性别影响评价制度,对即将通过的法律进行性别影响评价,防止制定出具有直接歧视和间接歧视两性的法律,是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公众社会性别意识,实现男女两性的真正平等与公正.  相似文献   

11.
失地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失地农村妇女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以及其他方面所处的不利社会地位,导致她们在生存和就业上比失地男性农民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因而其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也显得更为急迫.解决失地农村妇女社会保障问题的直接途径是参与社会保险,然而受主客观因素的多方面限制,我国失地农村妇女参与社会保险的现状不容乐观,政府在解决这一问题上的力量也十分有限,因此,解决失地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问题必须从广义的社会保障含义出发,通过建立适合失地农村妇女现状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失地农村妇女素质、加强政府解决失地农村妇女生存和就业困境的职能建设等途径来切实解决失地农村妇女的保障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妇女土地权利问题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第二轮土地承包的初始分配中,大多数妇女得到了公平的土地权利;但是女性在因婚嫁等原因而迁移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土地权利流失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相关法律出于保护和稳定农户承包权的需要而做出的30年不变的规定与我国农村"从夫居"习俗的冲突;土地政策的不稳定和不统一影响了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的连续性;因男女地位不平等导致的离婚妇女无法获得土地承包权,等等.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妇女的土地权利问题,必须确认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加快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加强法律保障,确保包括农村妇女在内的广大农民长期的土地使用权.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研究分析和实践妇女与发展社会性别与发展等问题已成为全球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和讨论的焦点当人们用性别意识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农村妇女地位时,深感妇女地位在得到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男女事实上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教育就业收入资源利用政治和社会参与家庭性别角色等方面因此,有必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关注宏观政策,优化农村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将性别公正纳入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联合国妇女大会和国际公约的推动下,日本政府不断从制度层面营造良好的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环境,而由此也促进了地方政府积极制定男女平等参与社会的政策与措施.东京都制定的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条例,为东京都营造了良好的男女共同参与社会的环境,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现状不容乐观,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我国现行立法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作出了保护性的规定,但还不够系统、完善.因此,我们要不断提高立法者和执法者的性别意识,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强化监督,增强妇女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  相似文献   

16.
妇女参政议政是妇女政治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但目前农村妇女在村民自治实践中的政治参与仍处于弱势地位和边缘化的状态,存在政治参与意识弱,政治效能感差的现状。针对这一现状分析了在村民自治中阻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权利实现的诸多因素,并提出了村民自治中妇女政治参与权利的实现的对策思考,以进一步扩大妇女参加村民自治实践,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保障农村妇女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进程中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在村民自治进程中的政治参与水平,是广大农村乃至整个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仍处于政治边缘化的状态,这很不利于农村政治文明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认真分析欠发达地区农村妇女在村民自治进程中政治参与边缘化的特征及其制约因素,并提出保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权利本位是少数民族公民参与法律保障的逻辑起点。权利本位是以普遍赋权的方式通过少数民族公民参与权利宪法化、地方法制化和具体化为中心而展开的公民参与法律保障的立法模式。作为一种法哲学观念,权利本位观表达了少数民族公民参与法律保障应当以权利为本位或者出发点的一种价值陈述,实现了传统社会义务本位模式和权力本位模式向现代社会权利本位模式的转换,包含着少数民族公民参与法律现代化的功能取向。  相似文献   

19.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引致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发生变迁.但由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等非正式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与农村工业化发展并不完全同步.对我国31省市统计资料的因子分析表明,农村工业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是不同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由于不同因子的作用力度和方向不一致,共同决定了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具体路径.我国31省市农村工业化水平聚类结果与其对应的农村妇女社会地位指标变量均值的比较,既体现出不同农村工业化水平地区农村妇女社会地位的特点,又以历史的脉络演绎我国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轨迹和规律性,同时也反映出农村妇女社会地位变迁的时滞性和非平衡性.  相似文献   

20.
在水权交易中提高公民参与的力度,契合民主社会发展之需要,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益博弈是公民参与水权交易主要动因,社会讯息互动、法律制度保障、公民参与精神等的缺失是当前制约公民参与水权交易的现实困境,因而今后应着力进行公民参与的多重建构,具体可在水权交易中引入公共参与的概念并对之进行具体体系构建,从法律和精神两个层面出发,通过全局体系构建模式完善公民参与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