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传统哲学中,上帝代表了超感性的存在领域,对感性世界进行规定和限制。然而,随着上帝的死亡,只剩下了一个权力意志永恒轮回的世界。在这个缺乏意义与充斥着荒谬本质的世界上,尼采主张用艺术而非真理抑或道德来拯救人的生存,即为人生进行审美辩护。在尼采看来,真理只是为人的生存服务的权宜之计,道德则在根本上与生命相抵牾。只有艺术可使人生超拔于虚无之上,进而美化人生,创造出新的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2.
尼采的生存论哲学提供了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生存模式,即生命—创造—生成—超人—永恒轮回。其中权力意志是生命存在价值的内在动力,它激活生命,不断能动地为生命创造、生成各种可能性的意义存在。生命的本质内涵是自我创造,不断生成和毁灭,这一过程永恒轮回,在永恒轮回中有可能生成为最高的意义存在即超人。这一生存模式由于夸大感性和意志而忽视了人存在的社会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3.
论及尼采在沉思真理与谎言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哲学变革与创造的思想理路,重新确立了理解尼采哲学的起点。在柏拉图阐释了哲学家可以机智谨慎地说谎的启示下,尼采也对柏拉图的哲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并指出被柏拉图称作真理的“纯粹精神和自在的善”本身就是谎言,正是这一谎言书写了西方虚无主义的历史并最终合乎逻辑地引发了西方人的价值危机。在此基础上,尼采提倡清除传统哲学中的谎言,重估一切既往哲学的价值,并开始了以“权力意志”取代“求真理之意志”,以“永恒轮回”终结形而上学的哲学革命。  相似文献   

4.
生成的游戏、解释的游戏和永恒轮回的游戏,是理解尼采“游戏”美学的三个步骤。这种“游戏”美学启示我们:世界始终处于生成之流中,我们从来都是以审美的方式对世界不断重新解释和评价,我们不拥有实在和真理,只经历形式和修辞;永恒轮回的世界游戏带来了新也毁灭了新,既揭示了生命过程的非线性和无理性,又嘲弄了人生目的和意义的虚构性,但是世界需要在这种虚无中运转更新而永葆活力。从这种意义上说,审美冲动根本上是一种强大的权力意志,它创生世界,也创造虚无,它在生命与世界的嬉戏中成就最伟大的快乐,即艺术的快乐。  相似文献   

5.
尼采认为历史的价值在于促进现实的个体生命的成长,人需要历史,但过量的历史会损害生活。历史对于三种人是必需的,同时历史也有三种形式。后期,尼采提出了永恒轮回的思想,认为世界历史就是权力意志的永恒轮回。在个人的历史作用的问题上,尼采鼓吹杰出个人的作用。尼采的历史观主要涉及历史评价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历史价值论。  相似文献   

6.
尼采指出,孤立抽象的真理并不存在.真理是完全拟人化的,是一群活动的隐喻.他批判以往的哲学和宗教将真理确认为是存在或上帝本身,揭示二者所谓的真理都有其禁欲主义道德根源,从而反对这种真理的暴政.人们以求真理的意志只是去获得对存在物的信仰,却没想到去创造一个应当存在的世界,而只有创造性的强力①意志才能使得一切都在生成中永恒地回归.艺术作为颓废的哲学、宗教和道德的反运动,它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本来的形而上活动,艺术家具有生产性和创造力,艺术赋予人真诚的幻想和信念的快乐,因为艺术是以谎言的形式来讲述真理.  相似文献   

7.
尼采的永恒轮回学说以强力意志的守恒性、流动性、双向性为前提,其中牵扯到它与自然科学的复杂关系;这一学说的提出旨在为生命寻求永恒、反对各种目的论观点以及为生成赋予存在的意义,因而本质上是一种形而上学思辨。永恒轮回学说本身矛盾重重,更为现代科学所不容,然而也折射出尼采的努力中所包含的某些有价值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文章讨论了尼采最重要同时也是最艰深的概念"永恒轮回"的多重意义。尼采区分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轮回观:他自己的轮回观和小人的亦即悲观主义的轮回观。正是从对同一物的永恒轮回观出发,尼采肯定了力、偶然性和生成的自主性,从而肯定了生命本身。  相似文献   

9.
欧洲虚无主义的问题是从发现“上帝死了”产生的。尼采主张通过一种“完全的虚无主义”来克服欧洲虚无主义。文章剖析了尼采的“权力意志”、“相同者的永恒轮回”的学说和超人学说,认为这些思想开启了肯定“生成”和“生命”的价值视界,它对“生命之爱”的价值设定和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全面反叛,是告别或克服“欧洲虚无主义”的卓越尝试,对今天克服虚无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永恒轮回"思想是尼采思想的一个制高点,但这一思想本身却像是一道晦涩艰深、隐喻复杂的难题。要想找到打开这一思想暗室的钥匙,必须把这一思想诉求置入尼采那氤氲着浓得化不开的生命感觉的心理场去考量。尼采之宣讲的永恒轮回思想,与人类以往关于轮回的觉知有着某种实质性差异,这一差异乃在于道说者在道说这一思想时背后所折射的态度。"永恒轮回"的真正内涵意指以体验本身为鹄的、存在者自我沉醉地出神地去存在的存在状态,这一内涵的根本体现载体是"瞬间"。这一思想的精神内核完全是宗教性的,而它所氤氲的是一种新的宗教诉求:一种以狄奥尼索斯精神为存在理念的宇宙宗教和生命宗教。  相似文献   

11.
尼采站在反对基督教和自柏拉图以来的欧洲哲学传统的立场上,反对信仰永恒的上帝,以永恒回归对终末提出说明。他认为在人生的回归中,后来的生命与已有过的生命在内容上一致,是已有过的生命的完全重复,再来的生命不是一种新生命或更好的生命或相同的生命,而是这一致而同己的生命的重新再来。他重视人本身的价值,以权力意志肯定“我能”而否定“顺从上帝”,以永恒回归强调生命的独特性,以彻底的虚无激励人追求成为生命的强者,从而揭开人生真相。  相似文献   

12.
悲剧问题是贯穿尼采思想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理解尼采哲学的关键所在.但是显然地,尼采对悲剧之本质的澄清,是与其思想的内在变化和澄清相对应的.他首先在叔本华形而上学的意义上揭开了悲剧之本质的序幕,然后进一步阐明生命的本质是权力意志,而悲剧的艺术是生命本来的形而上学活动,是虚无主义的反运动.换言之,悲剧本质上在于肯定生命的权力意志,这种肯定只有通过永恒轮回才能实现其最大可能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尼采才称自己是第一位悲剧哲学家.  相似文献   

13.
欧洲虚无主义的问题是从发现“上帝死了”产生的。尼采主张通过一种“完全的虚无主义”来克服欧洲虚无主义。尼采的“权力意志”、“相同者的永恒轮回”的学说和超人学说 ,开启了肯定“生成”和“生命”的价值视界 ,它对“生命之爱”的价值设定和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全面反叛 ,是告别或克服“欧洲虚无主义”的卓越尝试 ,对今天克服虚无主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认为尼采的永恒轮回虽是一个表示世界、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概念,但尼采坚持这一概念,目的却不在于以此建立一个更完善的世界观理论,而是用它论证永恒的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从而建立一种独特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15.
尼采眼中的世界是权力意志和力的王国,它是混沌、生成和永恒轮回的。权力意志是解释性的,而通过解释,无数个外观世界从这个混沌、生成的世界中被透视出来。世界还是无目的、无意义的,生存是可怕可疑的。为了生存下去,生命借助艺术和认识这两种透视方式,从这个世界中分别投射出了一个美化的和一个图式化的表面世界。  相似文献   

16.
《无名的裘德》中主人公裘德身上的"权力意志"推动他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克服艰难困苦。潜在的"酒神精神"助他挣开束缚身心发展的枷锁,追求自由的婚姻。他的生命短暂却丰盈。他执着的求知精神和追求自由的思想超越了时代50年,必将"永恒轮回"。从尼采的"生命哲学"出发,运用"权力意志","酒神精神"以及"永恒轮回"这三个哲学命题来探析裘德的成长轨迹,旨在探讨小说的"成长"主题及其普遍的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17.
尼采的“永恒轮回说”是用来回答事物运动发展归宿的这样一个世界观问题,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尼采形成并接受这个思想经历了悲苦、恐怖并最终战胜的心理体验。这一思想的意义在于:(1)反对了基督教及其它有关世界发展的种种目的论观点,对世界的自然性进行了辩护;(2)高度肯定了变易的感性世界的唯一性,有力地批判了无时间性的超感性理想的虚幻性和破坏性;(3)作为“超人”实现的理论公设,有着激发人的创造活力、促成人的个性化创新的作用。永恒轮回的是“相同者,”德鲁兹把“永恒轮回说”理解为“选育”的哲学,背离了尼采“肯定生命热爱命运”的“酒神精神”。尼采的局限在于没有最终摆脱传统的宏大叙事,试图给“超人”生存寻找形而上的支撑,从而淡化了个性化创新生命的自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和尼采之间的思想关系紧张而微妙,但他们的现实关切高度一致,都要直面资本和技术双重加持下人的异化和世界意义的碎片化这种现代性困境。海德格尔试图通过调整此在与存在之真理的各种可能关系,将此在从异己的操劳消散中拯救出来,但囿于在场形而上学的框架,这些尝试终显乏力。尼采则彻底消解了真理、此在、在者乃至时空这些残留的“场”,将其间的“辩证关系”融炼为生命的同构性发生事件。基于强力意志的永恒回返,尼采突显生命自然流动的确定性和连续性,使生命主体挣脱人所构建的“太人性的”意义之网对自身的束缚和异化。从“接地气”的共同关切切入,最终上升到“存在与生成”根本问题的高度,二者思想之异同清晰自现。  相似文献   

19.
尼采认为,欲望的中心即意志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成分,世界就是权力意志。变化和时间性是世界的本质的一部分,变化是无限的,而空间和力的数量是有限的,这两个思想结合起来从而使他相信世界永恒轮回的观点,但他又认为世界没有最终目的。他的世界理论并不是悲观主义的和彻底的无神论的。  相似文献   

20.
尼采认为美体现在强力意志、超人之精神 ,人生是悲剧的人生 ,唯全意志意欲的艺术才能让人摆脱生之悲剧。而海明威其人以及其作品中的硬汉精神、主人公的悲剧性的人生以及创作语言方面正好体现了尼采的超人哲学思想和悲剧人生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