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反倾销法的缺陷分析及其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达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Z1):159-161
本文首先回顾了反倾销法产生的历史,接着分析了其理论缺陷和制度缺陷,随后介绍了学界广泛讨论的反倾销法改革三方案,认为"废除论"的提法不科学,它实质上与"取代论"是一致的,而"改良论"只能是一种暂时的妥协和过渡,"取代论"才是反倾销法未来的改革方向.文章最后指出"取代论"中的多边主义方法--"制定统一的国际竞争法取代反倾销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务院的要求,2014年11月下旬以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8个文件,放开24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下放一项定价权限。这也是我国自上次价格改革以来对价格以及定价权的下放。 相似文献
3.
王志扬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6):32-34
教育是准公共产品,高等教育也是如此,因此必须由政府和私人共同提供。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在高等教育领域存在着一些需要加以改进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对日本和美国的高等教育财政支出进行了比较并且思考其借鉴意义,最后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4.
结合我校现代冶金重点实验室现状,分析我校冶金实验中心现有的管理体制、人员现状、规章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改革创新,对新形势下实验室师资队伍水平、科研活动、规章制度等和人才培养的关系进行了探索,阐述了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建设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6.
贾松梅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对所报道题材进行多侧面、多层次的展示,挖掘出事实真相;运用理性思辨,揭示事物的本质特点,给人以无限的深思和启迪;采取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再现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使观众不仅具有感性的直观触及,而且能得到深刻的理性认识。因此,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能收到与其他节目不同的丰厚的宣传效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新媒体开始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新媒体的出现夺走了传统媒体大量的市场占有率,也颠覆了以往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格局.电视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角色,其传播力和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新兴媒体的冲击,电视新闻未来的发展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电视新闻如何进行创新,如何在困... 相似文献
8.
戴松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6):132-13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在新闻内容、叙事方式和传播手段上不断实行变革。以受众需求为选择新闻内容的依据,以受众易于接受的话语来讲述新闻,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来传播新闻,逐渐成为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共识。与此同时,内容上过分迎合受众而走向媚俗,表达上过分煽情而失去冷静和真实,传播上过分注重形式而缺乏内容等问题也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根本动力在于媒体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所带来的受众观念的改变,改革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受到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只有以中国国情作为改革的框架和背景,超越对受众的简单迎合,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媒体创新作出分析,从当前新媒体的特征入手,对我国电视新闻创新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形成问题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让其在新媒体背景下带动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明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3)
地方税税权是由税收立法、税收政策、税收征管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地方税税权划分就是合理地在中央和地方之间配置上述税权,中国地方税改革的目标应有近期和远期之分,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中央需要保持相当的税权集中,但又要走适度分权的道路,同时必须整顿规范地方的收费权。 相似文献
11.
王冬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19(5):50-52
电视新闻传播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表意功能区域化、语言质量精良化、表达风格客观化是电视新闻传播中语言的重要特征,这是电视媒介特质作用的结果。与上述特征相对应,电视新闻传播中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与图像并驾齐驱、互为语境、协调一致地指向预定的交际目的,实现预定的传播意图。 相似文献
12.
试论电视新闻的文本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华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5(2):125-127
在传媒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电视新闻传播给人们生活的影响 ,无疑是既十分深刻同时又不尽人意的 ,这种尴尬处境并呈现出进一步加剧的势头。借鉴西方现代美学思潮中的文本结构理论 ,对电视新闻的文本结构特征作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刘捷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50-52
由于科技的发展,外来语的不断涌入,电视英语新闻新词不断涌现,常见类型有派生词、复合词、溶和词等几种。电视新闻出现的新词翻译工作做好,必须注重培养"译外功",善于使用工具书,并参考国内各大报刊、杂志的标准译法。 相似文献
14.
於贤德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
本文认为新闻传播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对象,并从生活原型和传播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分析了新闻之美的构成因素,对电视新闻这一现代传播方式的审美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丁红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03-109
电视新闻传播如果只将一则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完整、准确地叙述出来,难以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因为生活中丰富多彩、不断变化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同时,也具有某种审美价值的附丽,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的审美感受与受众的审关心理之间产生一种共鸣。采写者除了应具备感性经验、直觉领悟等素质外,还要具有展示美的思维统摄力,使新闻写作所必备的科学求真、伦理求善、艺术求美在作品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呈现。 相似文献
16.
LIU Kang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新闻传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珍视社会责任,贴近民众情感;注重民生报道,关怀人的社会本性;协调基本关系,构建和谐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李建秋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1):49-53
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体表达根据不同新闻节目的特点,可以划分为四种话语类型:联播体、谈话体、对话体和叙述体。播报的口语化是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有声语体构成的最大特色,主持人的体态语体必须符合新闻节目朴素、真实、自然、亲切的语境,同时与主持人的内在修养和创造性密切相关。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语体表达如何,直接关系到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和电视节目的品牌建设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江龙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2):103-105
从受众的角度来看,相对于报刊、广播中所传播的新闻,电视新闻是最有真实感的。提高电视新闻真实感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本文试图从技术的角度出发,依托相关基础理论,来初步探讨视觉空间的运用、把握对提高电视新闻真实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凤凰卫视新闻策略的战略处境和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卫视新闻竞争力的核心是具有中国本土明确的地缘优势,地处本土和两岸三地地缘交汇处,先天拥有大中华区信息集散和流通的优先话语权,利于在本土公众中形成某种中立性的立场暗示,对中国本土展开和而不同的媒介策略。同时,凤凰卫视新闻战略遭遇的现实挑战是:立足于本土区位边缘,人文语境、政治趋向同本土空气极有可能形成某种隐性疏离甚至是话语对立的倾向;在新闻评论话语方面面临和本土电视新闻同质化的危险;随着中国本土电视新闻话语空间和电视新闻形态的发展以及两岸三地进一步凝聚,凤凰卫视既在中国本土地区面临本土卫视群雄竞起的挑战,又在港澳台地区面临传统电视王牌媒体的挤压。而实现战略突围的两大基本策略在于:创新需求,构建跨地域的华人中产阶层连线;创新渠道:进军跨媒体领域,开启全媒介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