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历史进化论,是康有为早期社会政治改革思想的基本支柱,也被视为康有为早期社会政治改革思想近代性或现代性的重要标志.在早期康有为看来,进化是贯穿人类迄今所认识的整个宇宙运动过程及人类历史过程的一大特性.康氏有关进化思想,受到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直接影响;同时,康氏发掘并创造性地阐释了早期儒学中的"三统之法"、"三世之义".康有为极力张扬进化论,在于说明和改变现实中国落后于人的局面.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康有为对孔子学说进行改造,并赋予宗教地位,试图利用孔教来抵制西方宗教的入侵,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民国初年,再次掀起倡立孔教运动,试图利用孔教规复人心,却被指为为复辟张目而遭到批判。康有为的孔教情结对他本人和儒学的历史评价都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也涉及到对传统文化现实功能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3.
康有为的变法指导思想可略分为必变大变速变论、君权变法论、变于下论和兴民权论。它们回答了变法的必要性、基本原则、基本方式和最终目的等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在他的《大同书》里着力宣扬男女平等 ,并运用天赋人权的理论来论证妇女解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尺 ,但同时他也认为这一主张只有到了大同之世方能实行。  相似文献   

5.
康有为具有丰富的货币银行思想。他的金融理论主要集中在改革币制和妙用银行两个方面。他提出 :改铸银钱 ,以挽回利权 ;金本位制为救国之良药 ;发行纸币为事势所趋 ;建立完整的银行体系 ,等等。康有为的金融理论既有主观成分和偏差之处 ,又有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精辟观点和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6.
康有为是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科技事业提倡者和科学思想启蒙者.维新运动期间,他系统阐述了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明确提出兴学育人、开局译书、广派游学、奖励工艺创新、鼓励科学发明等引进和发展科学技术的主张.戊戌变法失败后,他进一步提出物质救国论,认为救国至急之方,"惟在物质一事";并号召开办实业学校、博物馆、型图馆,进行科学启蒙.康有为还率先使用了"科学"一词,且最早介绍和运用了近代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吴佩孚和康有为这两个有着不同文化背景、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的名人,在张勋复辟事件中由对立而相知。康之所以对吴极力拉拢、借重,一是希望借助其军事力量实现他君主立宪的美梦,二是由于两人都对儒家文化情有独钟,三是康认为与吴有一些相投之诉求。吴对康若即若离的原因,一是对当时局势有着清醒认识,二是对康的政治主张不敢苟同,三是借康"文圣人"的名望装点门面。康、吴二人冲破文人、军人之界域践行理想,尽管均以失败告终,然其中所昭示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如吴佩孚的一统主张、康有为的军权认知等等,都在历史演化之中成为隐含的积淀,合力铸就民国进程。  相似文献   

8.
当代儒学复兴运动中的"康党"以"新康有为主义"立教,而康有为只是一个伪儒家,其思想实乃对儒家义理之背离。康有为有多重身份,作为学问家他歪曲儒家义理以为政治之用;作为政治家,他伪托孔子之名以为变法之用;作为宗教家,他以孔教之名以为宗教干政之用;作为所谓的"南海圣人",他有"圣人"之名而无圣人之实,实乃一代伪儒、贼儒。  相似文献   

9.
通过考察康有为在维新运动期间及其以后的历史活动,论述了其完整的女子教育思想体系,包括女子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女子受教育途径,指出了其女子教育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康有为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三个渊源,分别是《春秋》的“三世说”、《礼记》以及西方的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其社会主义的主要思想内容包括世界国、社会民主制度、所有制、分配、经济调节、家庭与婚姻及男女平等等方面。与洪秀全和孙中山不同,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足以名列世界伟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之列,其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某些社会主义理论与政策主张也同历史演化大趋向相吻合,但是他寄希望于开明皇帝和资产阶级来逐步实行其改革近期和终极目标,显然是空想的。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进化思想的渊源主要包括近代西方自然科学进化观、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和今文经学的朴素进化观以及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康有为对进化论进行了吸收与改造,并将进化论引入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一套系统的“三世”进化理论,其渐进说与革命派的突变说是互补的,而不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康有为的图书馆思想,学界研究的很不够,这集中体现在20世纪初十年间康有为欧洲十数国游记资料的发掘和分析的缺失。在康有为的十数国欧洲游记中,英国游记所显现的图书馆思想最为丰富,此外,意大利等国游记中也有相当的体现。康有为对西方图书馆关注、宣传及推介的用意,在于开民智,这是其推动变法事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的修辞学家,其修辞学论文是中国修辞学的宝贵史料。康有为的修辞观主张文章"贵适用"、"合时宜"。其关于文采、繁简、积词修词、文体文法之说,均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康有为与其弟子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研究一位历史人物,不仅要着眼于他的重大历史功绩.而一些发生在生活中的微小事件也能起到证史补史作用。通过康有为写给伍宪子的信札,我们可以感受到康有为对弟子的关怀和弟子对其信任,探讨康有为在流亡海外期间他与一些弟子的关系.挖掘他们在如此艰难的困境中仍然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是康有为追寻的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在这一理想中,康有为为人们设计了"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健全发展道路,但在现实中,他仍没有摆脱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效率第一、公平第二"的陈规旧途.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作为晚清儒学大师,自小深受家学、师学的影响与熏陶,再加上其博学多才,从而打下了深厚的儒学根基。因而,在康有为的变革思想中透露了较强的儒学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坚持儒学的主体地位;在变革思想的形成与实践过程中,将治经与变政结合起来;在尊崇孔子的基础上,对孔子形象进行重新塑造。  相似文献   

17.
维新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出走海外,"三周大地"行程六十万里,学习考察各国政治、经济、科技和管理,试图继续开展维新运动,虽因缺乏群众基础而失败,却为资产阶级改良派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康有为早期礼学思想的形成以其早年教育为主要背景,集中体现在《教学通议》一书中,以尊崇《周礼》为其鲜明的特色。康有为早期礼学思想继承了儒家经世致用的政治传统,并孕有近代维新变法的政治因子,是康有为戊戌时期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前提和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19.
伴随西方人道主义价值观的引入,近代思想家逐步走出传统的人伦道德的世界重新对“人”加以界定和把握,实现了近代“人”的观念的变革。康有为通过“以气显元”、“以物显元”和“以仁显元”三个维度的理论展开,最终在“以元解人”的思想高度上为近代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原则奠定了形而上之据,在传统儒学与近代西方价值观的相互融合中实现了近代人道观对传统人道观的超越,彰显了近代中国人的观念变革自身演进的内在动因和内在生成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