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N级编码理论”体现了叶舒宪试图把“四重证据法”的共时性理论体系进行历时化的生成性表述的理论诉求.把“N级编码理论”与神话“置换变形”理论、后现代“互文性”理论以及类型学等理论加以比较,可以看出“N级编码理论”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理论意义,对于文学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阐释效力.当然,目前它在理论建构上还存在着某些不足.  相似文献   

2.
人身体最下端的部位——“足”在神话思维中与生命形式,与人类对神形象的描绘以及生殖等方面的问题紧密相关,一直影响至今,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自知的存在.N级神话编码理论作为一种具有丰厚性和实用性的理论工具可以帮助我们解开“足-神”的符码之网.  相似文献   

3.
一、现代派神话论产生的历史背景近年来,中国神话研究热的喜人景象已经出现于我国学术舞台,值此神话研究向其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疾劲探拓之际。一九八二年底和一九八三年初的神话论坛上在神话界说方面出现了一个全新理论——为明确起见,我们不妨称其为“现代派神话论”(以下简称“现代派”)。“现代派”的倡导者首推我国著名的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为讨论之方便起见,有必要对“现代派”理论的萌生、酝酿、形成过程做简略回顾,以期举目视听。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神话诗歌的兴起,除了源于对神话学理论的译介和传统诗学用典意识的积淀等之外,“启蒙”使命更是关键因素。促成这两者联姻最重要的契机就是类比诗性思维,这表现在新诗作者自觉与不自觉地运用民族神话、传说意象或内质来类比中国现代“启蒙”文化,而类比思维恰恰又是中国神话的鲜明精神结构和国人的思维个性、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神话、传说与民族精神是一种表与里的关系,民族神话、传说蕴含着民族文学的叙事密码和叙事精神。中国现代文学在理论上大力阐扬民族神话、传说的叙事精神,其意在恢复叙事效果上的“新鲜感”,实现叙事文风上的“古风”意韵,在叙事经验中抵达对“神思”的妙用。中国现代文学对民族神话、传说叙事精神的理论阐扬,实质上是“复元古”意识下的写作精神重构,沉潜地表达了对文化传统——民族精神的归心;在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时代潮流的当下,中国现代文学在理论上对民族神话、传说中深层次意蕴的发掘,于当代中国文学叙事的民族性建构,以及相关的文学批评等都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广泛存在于早期文字书写的史籍中。通过梳理各民族造人神话起源类型,发现在藏民族史籍《西藏王统记》中记载的一则“兽妖造人”神话,区别于其他各个民族的叙事模式。通过对文本细致解读,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出发,分析“兽妖造人”神话中“人之死”、“话语权力”、“凝视与规训”等具有后现代意味的深层表述,揭示少数民族文学文本的解读同样适用于“后现代”等经典分析视角。通过个案的呈现,启发对少数民族文学文本解读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原型考察、比较研究等手法,将《庄子》中保存的大量神话分成“活物论神话的遗留”、“上古神话的化用”和“散见的神话材料”等三类加以辨证分析;指出《庄子》神话是对已有神话的改造和化用,其目的是满足表达的需要,同时也丰富了神话形态,在神话类型学上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女娲补天神话文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神话思维出发 ,以现代神话理论为武器对女娲补天神话中历来笔讼不已的文字进行还原释读 ,认为补天神话是原始先民们对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原始思维方式认识的实迹。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断鳌足”以平息地震 ,“杀黑龙”以祈祷天晴雨停 ,“积芦灰以止淫水”的治水 ,都是原始先民们祭祀天地的巫术活动 ,并非“天”真的“塌了” ,女娲以补之。同时 ,对今流传在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遗址一带有关女娲的传说的调查、辑录、钩沉 ,对女娲神话文化现象统观 ,考证了女娲氏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9.
“文本”的创造与“原型”的转换,始终都存在着一种隔不断的互动联接,直到“文本”以独立的存在形式面世。民间原型的运用使得《尘埃落定》体现出巨量的人类学的价值。借助民间原型批评理论分析了生殖崇拜与成人仪式、圆形循环与天命难违、洪水神话与征兆等几组民间原型在《尘埃落定》中的置换变形和巧妙结合,从而为阐释这部作品找到一种“元语言”。  相似文献   

10.
神话作为文学的初始形态一直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传播着,起着作用并发生影响。建立在古老神话基础之上的现代主义神话具有“重新上升”的含义。托尼·莫里森在其《所罗门之歌》中,以古希腊的忒勒玛科斯神话、俄耳甫斯神话及单一神话为框架,一方面体现出现代主义神话“重新上升”的根本愿望;另一方面,通过这些神话的运用,对现实进行了更深的透视:“成人礼”神话嘲讽了正规教育对黑人的影响,俄耳甫斯神话嘲讽了现代精神荒原中苍白的爱情,而单一神话更使主人公密克曼的“英雄”身世蒙上了一层颇具讽刺的外衣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和文学巨匠茅盾在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发轫期,对我国神话进行了开拓性的思考与探索并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研究神话的初衷与目的、对神话的认识、神话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等,既有相同点,也有明显的差异之处。对他们的神话研究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我国神话学理论建构的历程。  相似文献   

12.
从神话维度、剑桥神话仪式学派和弗莱神话原型理论的关联性、还有方法论方面去探究中国文学人类学的历史起点及其现代学术传统,是中国学术界在探讨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起点问题中的一种“共识”。这种“共识”既造成了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人类学”多元性研究的遮蔽,也造成了介绍台湾“文学人类学”研究状况时的某种“偏狭性”认识。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起点问题的探讨内蕴着“文学人类学是什么”的问题,只有对“文学人类学”的内涵做出较充分地解释,才能最大限度地划定其对象、疆域及范围等,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起点的问题才能够在逻辑上自洽,理论上被言说,被讨论。这就须注意“中国文学人类学”历史生成的思想史语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神话人物在当代仍然是崇拜对象,姓氏、地名多可追溯到古代神话,民间传说中保留了一些“活态神话”,对民间习俗的解释也有神话的因素存在。但是,今天各地在竞相开发神话资源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滥用神话资源的不严肃做法,这对古代神话的传承有害无利。学者应和地方政府通力合作,利用当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传承和保护各地富有特色的神话资源。  相似文献   

14.
保罗·利科是20世纪法国重要的解释学家。他虽然并非专门的神话研究者,但在其《恶的象征》、《解释的冲突》等著作中,他仍然对神话做了解释学的分析。这一理论将神话看作象征,以揭示生活意义,构造生活体验。神话的解释学有助于回复这种积极的构造功能,但也要对神话的滥用保持警醒。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神话起源》一书中,麦克·威策尔根据人类迁徙的路线,将世界神话分为南北两大集合,即劳亚古陆神话和冈瓦纳古陆神话,并初步推测出世界最原初的泛古陆神话叙事。这一理论,充分解释了世界范围内的神话为何相似又各有不同的原因。借鉴麦克·威策尔对劳亚古陆神话的勾勒,将流传在桂西的壮族布洛陀神话、姆洛甲神话比照于劳亚古陆神话,能重新解读壮族布洛陀、姆洛甲神话的叙事内涵。  相似文献   

16.
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是一个以神话原型为基础的循环运动体系。但作为核心的神话概念并不十分严密、统一 ,且用此概念完全统摄后起文学样式的变化似有僵化的先天决定论色彩。更重要的是 ,该体系没有动力系统 ,很不完整。这些缺陷的存在有各自具体的原因 ,但总的来说是由于弗莱过于强调神话原型的纯文学性和本原性 ,且固执于文学的内部研究 ,忽视其他领域的支持。这也是造成其历史循环论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演进,中国古代神话出现了历史化现象,其突出表现是将神话人物的兽形或奇特形象人形化、体系化。反过来,中国历史也在某些细节处又被神话化了,这从帝王的谱系关系与神王的谱系中可得到印证。这种神话与历史相融合、相附会的文化现象的诱因是儒家对神的慎重态度,契机是寻根问祖的宗族观念,动因是昭示祖的地位,显示自己高贵,为自己统治寻求神的支持的需要,也是对塑造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人格的向往。  相似文献   

18.
在神话的深层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由原始人类所创造的、可赖以阐释种种文化现象及其成因的珍贵信息,它们显示了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以至超越时空,指向现实的抽象。艾特玛托夫的神话正是意在用超现实的意向、画面与情节形成对现实的价值观照,通过纷繁复杂的表象,让读者从历史、从现实、从分析鉴别中得出对现实的理解与感悟。  相似文献   

19.
西方神话研究年代久远,形成了各种理论学派。从古希腊时期到18世纪,人文主义、科学精神的兴起为神话研究提供了多种可能。20世纪的神话研究更加繁复,此时心理学的兴起将其引入了人类的心理世界,以弗洛伊德的神话研究为发端,到荣格的原型理论时已发展成体系。后续神话学者的深入探索,为神话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最终形成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主导的心理学派神话研究,其影响涉及文艺批评、人类学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