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全新的经济范畴的确立,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极大的促进,而金融改革的着眼点在于塑造与新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运行机制。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金融运行机制模式可以概括为“中央银行按宏观计划调控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引导微观金融运行”,即“中央银行→金融市场→微观金融”,这一运行机制模式突出了计划金融地位,弱化了金融市场的资金优化配置的决定作用。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彻底改变“中央银行→金融市场→微观金融”运行机制的旧框架,真正建立起“以市场金融调控为主、计划金融调节为辅”的市场经济型金融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取向。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市场经济已经进入了混合经济的新阶段,表现出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家庭、企业、政府相互补充的职能分工;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并举的市场结构。分析并掌握这些基本特征将有助于加深对市场经济本质的认识,为政府调节经济、干预市场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对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在思想认识上,使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回到了生产力标准原则上;在理论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实践上,提出了改革所有制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对乡镇工业的调控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本文结合浙江实际,通过对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乡镇工业发展的回顾与评价,提出乡镇工业市场导向与政府调控结合的目标模式。 一、乡镇工业发展中计划与市场作用评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场取向改革,实际上也是探索计划与市场实现有机结合的过程,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都直接影响着乡镇工业的发展。 (一)计划对乡镇工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指令性计划,是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之所在。前几年,在关于计划与市场问题的讨论中,曾经出现过否定指令性计划的倾向。这种意见认为,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是适应社会化生产力的,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根本变革时,没有必要根本改变这种经济调节机制本身,它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是仍然适用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报告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所有制结构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项重大的基础工程。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和理论供给不足,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本文拟对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作一简要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90年代深化我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取向。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过恢复和发展多种经济成份和多种经营方式,过去那种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已不存在,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亦已形成。据国家工商管理局提供的资料,到1990年底,全国在工商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树立了中国改革之路上又一新的里程碑,其精髓,就是要加快改革进程,把经济搞上去。为此,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破除思想上的禁锢,解放思想,它涉及很多内容,但是最重要和根本的一点,就是社会主义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南巡中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  相似文献   

8.
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大、最难的课题正在于所有制的改革,包括构建优化的所有制结构和造就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微观实现形式。我以为,我国的改革,特别是作为改革中心环节的国有企业的改革,在走过一段不短的路程后之所以很难再深入下去,在很大程度上应归之于僵化的传统公有制观念仍在顽强地发生着作  相似文献   

9.
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我国社会经济管理各方面都要适应这一变化。会计也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确定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即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把市场作为调节经济运行主要手段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主体是企业。市场对企业的要求是:企业必须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他们既是利益主体,又是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10.
论人的主体素质的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张慧英1市场经济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而市场经济与不同社会制度相结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为人的发展创造了更为优势的环境,原因就在于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所有制结构...  相似文献   

11.
区分“市场规则失灵”与“市场失灵”杨恒龙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就是要让市场替代计划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资源配置是市场、市场经济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政府、市场、企业三者关系的一般描述。政府调节市场正...  相似文献   

12.
计划与市场是调节经济的手段已成共识。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地运用计划手段搞好宏观调控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经济运行的大量事实表明,在宏观调控中的许多方面,对于计划手段的运用认识不够,运作不佳,由此导致宏观调控不利,经济发展出现一些失衡现象。为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协调发展,正确认识计划手段,有效运用计划手段,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重要课题。 (一) 运用计划手段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即使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也都比较注意自觉地利用计划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发挥计划的战略性、全局性、宏观性及预测性的长处。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可以看出,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为基础和中心,搞活微观;有效运用计划手段,把住宏观,是现代市场经济框架中同时不可缺少的两根支柱,是市场经济中的固有内涵。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自觉遵循经济规律,而且我们更有条件凭借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有效运用计划手段,搞好宏观经济调控。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利益关系;不是市场机制决定是否发展混合所有制,而是我国利益关系的改革和调整需要借助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来实现。虽然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所有制性质不同,但在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它们拥有共同的法人财产权,产权之间是资本与资本的关系,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原则进行经营管理。要保证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必须依靠科学的顶层设计。政府、市场与国有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是一种机械组合,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须进一步认清和理顺三者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以国家所有制为主导、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让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发挥国有制的主导作用,就必须首先搞清楚它有哪些客观经济功能.在这个问题上,我国理论界并未能取得一致的认识.近两年来.有的专家提出“所有制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的论断.应当说.提出这一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第一.手段和目的是相对而言的,说所有制相对于生产力是手段,与说生产力相对于消费是手段一样正确.第二.一定的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其中,生产力是内容,以一定所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是形式,发展生产力必须以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为手段.第三.所有制的客体是生产资料或资本,要发展生产力或提高经济效益,一定要以盘活资本为手段.但是.由于所有制的内涵比较复杂,具有多重功能.在一篇文章里只讲“所有制是手段”,那就有失偏颇.我认为讲所有制特别是国家所有制的作用,应全面认识它的三重客观经济功能,并明确它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才是全面的、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伟大实践的深人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理论不断孕育、凝结、升华出伟大的创新。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商品经济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科学论断;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以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为突出特点的调整、完善(优化)所有制结构的科学理论。一定的经济体制是以一定的所有制结构为基础的。当建立社…  相似文献   

16.
十五大在所有制改革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既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又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些新的理论观点严格遵循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其中最基本的一条是确定了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正确认识这一制度.不谈公有制,把社会主义基本特征说成是“社会公正 市场经济” 是不正确的.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论断不是否定公有制为主体的依据,不应笼统提“破除所有制崇拜”.在中国搞私有化是行不通的.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要有一个大的发展,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关系。所有制关系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之所在,而且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世界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当所有制关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时,市场经济就能迅速发展;当所有制关系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时,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市场经济也发展不起来。市场经  相似文献   

18.
一、20年改革的基本特征和当前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我国的改革事业,整整走过了20年光辉而艰难曲折的历程。20年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的基本特征,首先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坚持以市场为取向,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历史性课题。从最初的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再到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进而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一目标模式,认识与实践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朝着市场化这个方向前进。改革过程中困难、矛盾、问题不断涌现,…  相似文献   

19.
从传统的集权经济体制过渡到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特定的转型时期 ,而所有制的改革则是经济转型的中心和基础。因此 ,所有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应走在实践的前面 ,对改革实践的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否则 ,缺乏理性的实践会使改革长期处于徘徊状态 ,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有效的进展。本文的探索是初步的 ,主要涉及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的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基本理论问题。一、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性质不论是全民所有制 ,还是集体所有制 ,在社会主义现阶段 ,都是具有不完全性的公有制。但是 ,尽管社会主义公有制是…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中的道德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巨大的社会变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其运行秩序要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道德价值认同之中实现,所以,道德必须介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成和运作过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的调控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一、道德调控的功能道德调控是借助伦理关系力量调节个体与社会的非对抗性利益矛盾的一种社会管理。它通过多种传播形式把社会的目标、规范和准则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从而经由个体的道德实践,达到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