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华商报》2004年12月9日《陕西日报》2004年12月10日报道,周公庙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新进展:18号大墓出土了目前发现的西周时期最大的石磬,这一发现对研究墓主身份等级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32号大墓发掘已经发现了棺椁。  相似文献   

2.
据《宝鸡日报》2004年12月3日报道,周公庙遗址考古又有新的重大发现,一座铸铜陶窑惊现于世。这座陶窑被考古专家认定为全国首次发现用于烧制烘干铸造青铜器陶范的原位窑。在这个陶窑内,相继发掘出不少陶范,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周公庙遗址的内涵。铸铜陶窑位于西周大墓东南方向数百米处的铸铜作坊遗址内。  相似文献   

3.
宝鸡地区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历代不断有青铜器出土,并以数量大、种类全、重器多而在青铜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青铜器在宝鸡辖区内频频出土,且多有重器现身。据《宝鸡日报》2006年4月20日、28日、10月17日、11月10日及《华商报》11月10日、11月14日先后报道,今年以来,在凤翔县和扶风县先后有三批重要青铜器出土。第一批为4月份在凤翔城关镇出土的春秋时期三件楚国铜器,分别为瓿、罂、抚簋,其中一件有约20字的铭,其  相似文献   

4.
关于顾亭林《山东考古录》的成书,《四库全书》及《续山东考古录》孔宪庚等学者序皆认为其是《山东通志》的“遗稿本”,完成于《山东通志》之后。据笔者考证,《山东考古录》成书时间为顺治十八年,而《山东通志》实际上是初修于康熙十二年,明显晚于《山东考古录》。同时,通过《山东考古录》与《日知录》初刻本、三十二卷本及《日知录集释》、《日知录刊误》内容的详细勘比,对《山东考古录》的几处阙误进行了校正,可以进一步认识《山东考古录》和《日知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据《宝鸡日报》2005年元月1日、5日报道,周长约4200米的西周城墙惊现凤翔水沟遗址。考古队专家称,如此规模的城墙在西周考古中系首次发现,其意义不亚于2004年岐山周公庙遗址高等级西周贵族墓地的发现,对推动西周考古与历史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据《考古》一九八五年第三期刊载,河南省平顶山市郊区原滍阳镇古应国墓地,一九八四年四月又出土了《邓公簋》两件,同时发现的还有青铜鼎一件。铜鼎口沿外折、方唇,有两立耳,下腹径稍大,三柱足微显蹄形;其外颈部环窃曲纹一周;内腹璧铸铭文三行,共十一字(见附图1),经初步隶定为:  相似文献   

7.
据《光明日报》2006年4月30日报道,继去年清理完陕西韩城梁带村19号墓葬之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韩城考古队又完成了26号墓的清理,27号墓葬也已见到墓室底部。从目前的发掘情况看,27号墓为“中”字形,有南北两条墓道,总长60米,与19号、26号墓一样是一椁两棺,但棺上有棺罩,随葬品十分丰富,包括了金、玉、铜、漆、石、铁等质料。  相似文献   

8.
据《光明日报》2006年4月30日报道,陕西韩城梁带村26号墓为“甲”字形大墓,墓道长26米,墓室长7米,宽5.8米。在26号墓中同样发现了数目可观的精美随葬品,包括22件铜礼器、六件“弄器”和多组组玉佩饰。值得一提的是,26号墓葬中出土的一件高50厘米的铜方壶益盖内侧铸有铭,为确定梁带村墓地的国别又提供了新的证据,而作为玩物的“弄器”的出土,不但体现了北方草原化与中原化的完美结合,同时也是墓主人生前奢华生活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9.
据《光明日报》2005年12月17日报道,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韩城考古队在陕西韩城市梁带村发现了大面积的周代文化遗存,并勘探出103座墓葬和17座车马坑。今年4月以来,考古队对其中的一个车马坑和3座墓葬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随葬品。值得一提的是,已发掘完毕的一座墓葬未被盗扰,各种遗存、遗物保存完整,摆放整齐。有专家指出,这是陕西地区30多年来第一次发现的未经盗扰的周代高等级贵族墓葬。  相似文献   

10.
赵东兵在2004年12月17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一个女博士生眼中的一军中女杰》是我国第一本描写我军当代杰出女性的专门著述,也是一本成之不易的呕心沥血之作。  相似文献   

11.
佚名 《百姓生活》2010,(6):60-60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2009年12月22日报道,美国一棵拥有1.3万年历史的橡树,可能是全球最老的生物体。  相似文献   

12.
康生 《小康生活》2005,(3):67-68
这是一种高贵的鲜花,它在丹麦奥胡斯生长了15至17年,2004年12月17日,它被命名为“辛德贝格黄玫瑰”;命名活动发起者是安德森,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见证人辛德贝格的外甥女。对于命名,她认为“这将是纪念和引起对那场可怕大屠杀关注的又一种办法”(据《现代快报》)。我把这件事视为“鲜花铭记”。  相似文献   

13.
《考古》1989年第4期报导了1975年秋,河南商水县朱集村墓葬出土一批春秋初期铜器。墓葬因破坏而不明形制,鼎器全部散失,仅存簋4、簠3、(车口)2、辖2、衔1、镳1。尤为可贵的是簋、簠均有长铭。且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院学生1070人,其中本科生734人、硕士研究生312人、博士研究生24人。近年来,学院教学工作再创佳绩,人选国家精品课程1门、山西省精品课程2门、山西省品牌专业1门。科学研究水平和办学条件也获得了很大提高,五年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及中央其他部委各类项目32项,出版专著67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考古学报》、《考古》、《文物》、《中国经济史研究》及《旅游学刊》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31篇,并有69项成果分获省部级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5.
一叶 《金陵瞭望》2005,(23):13-13
据《华商晨报》12月1日报道,沈阳司机王先生圆开车超速被警察拦截。按规定罚款2000元,后来他与对方“砍价”,警察最终罚了他500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武成》、《世俘》月相日辰及《利簋》天象,通过求朔日的方法,得出武王伐纣于公元前1045年12月9日出发、1044年1月9日克殷、2月24日归周的结论。武王伐纣之年,是商、周年代的基点  相似文献   

17.
据《宝鸡日报》2006年10月1日讯,宝鸡市考古队2006年7月中旬-9月中旬,在对位于陈仓区秦家滩仰韶时期房址的抢救性试掘中,发现了距今6000年的房屋建筑遗址,该房屋为地面建筑,其墙体现存长度近15米,残余最高处103厘米,厚40—50厘米,墙体内墙柱密布,可见柱洞46处,每柱间隔15—20厘米,柱洞的直径平均18厘米。按圆角方形房屋复原,遗址现存部分约为原房屋的五分之一,由此推断原房面积近2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铸叔皮父簋铭文出发,首先论述了作为月名的一月和正月在甲骨文中的更替过程,再论证从西周之后,金文中没有以一月为月名者,由此证明铸叔皮父簋之一月在很多著录中旧释不确,当释作二月。并以此推断传世文献《逸周书》和《伪古文尚书》中出现的几个一月亦当释作二月。  相似文献   

19.
岐山发现周代甲骨文之王 据《宝鸡日报》2004年1月2日报道,由北京大学考古系副教授徐天进带领的考古人员,于2003年11月在岐山县凤鸣镇祝家巷北发现两片先周时期龟骨,其中一片有38字,另一片有17字,前者因其文字之多而被称为周代甲骨文之王。这两片龟骨经专家研究确  相似文献   

20.
《金陵瞭望》2007,(19):I0009-I0010
南京日报报业集团于2002年12月17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现有《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周末》、《今日商报(大众证券)》、《江苏商报》、《东方卫报》、《现代家庭报》、《家教周报》、《都市文化报》、南京手机报、《金陵瞭望》杂志和龙虎网、南京报业网站等十报一刊二网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