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法人所有权的内容,理论界有多种观点,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两权分立”,即对于国有企业的资产“国家享有所有权,企业享有经营权”,这一观点通过国务院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产生了法律效力。该立法的实施在企业改革中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阶段曾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但却与法人所有权理论相悖。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应当在立法上明确规定法人所有权,即法人对其财产享有所有权,而非经营权,才能真正保障企业法人对其财产的自主支配权。  相似文献   

2.
张小光 《理论界》2004,(3):61-62
产权明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围绕明晰产权的思路,国有企业的改革沿着两权分离的道路进行,即国家作为出资人享有所有权,而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依法行使经营权。然而,从实施的效果看,这种两权分离的改革并没有使国有企业完全走出效率低下的困境,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在明晰物质资本产权的同时,忽视了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的建设。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忽略人力资本产权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残缺不全的,企业改革也难以成功。一、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我…  相似文献   

3.
<正>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法人财产权”,即法人财产与企业法人、法人财产权与出资人所有权、法人财产权与财产经营权的关系,不少人不甚了了,而理论界又众说纷云。鉴于此,本文略叙管见,以期能对用好现代企业制度有所研益。 (一)企业法人财产权与企业法人 企业法人,是企业出资者以盈利为目的而依法拟制的人格。企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后,即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与义务主体。企业法人产权是企业法人对自己依法取得的财产独立支配,即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法人财产既是企业法人依法独立行使民事权利的依据,又是企业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物质保证。法人财产权的存在,实现了企业法人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统一,使其真正成为在市场竞争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营企业制度的改革(下简称改革),我在1988年发表过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主张改革思路应为“对大型和有关国计民生的中型国营企业实行两权分离,将其余国营企业包租卖转使之成为集体所有制法人。”(《也论法人所有制》《中青年经济论坛》1988年第4期),二是对两权分离作了新的解释:“两权分离是所有者经营者主体及其职能的分离,不是所有权派生出经营权。”(《论所有权能的单一性》《广西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因此,“国营企业经营权是而且必须是一种独立的法定经营权”(《论法定经营权的独立  相似文献   

5.
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改革,应该建立什么样的模式,这是当前经济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也是人们所遇到的一个难点。目前有两派比较引人注目的观点:一派认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应在两权分离(即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理论指导下,发展和完善各种类型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另一派认为,中国企业体制改革的出路,在于从两权分离的思路中走出来,即完全抛弃两权分离理论,另辟蹊径。我认为,以两权分离为基础的承包制,是目前国有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6.
去年底,四川省民法经济法学术讨论会在重庆举行。现将这次讨论会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两权分离” 一些同志认为,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的理论。已逐渐在改革的实践中显露出局限性:它不能使全民企业具有商品经济主体的充分资格和获得真正的企业法人地  相似文献   

7.
“两权分离”理论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流行的“两权分离”理论,割裂了所有权内涵的统一性,将经营权实际上等同于控制权,从而使“两权分离”实质上变为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这不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现代企业制度的权利结构应由四要素即所有权、控制权、治理权和经营权所组成。其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而所有权与控制权相统一。国有企业应按这一原则实施改革,既有利于经营者自主、灵活地开展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又能保证所有者对企业运营过程和绩效进行控制和监督。  相似文献   

8.
深化企业改革,特别是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产权制度,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深入认识企业产权制度的内涵及有关问题。 一、产权及法人财产权的内涵 所谓产权,就广义而言是指财产所有权和债权的总称,是财产关系的法律表现。它包括四个内容: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和处置权。 产权的主体指的是具体的出资人,一个国有业的设立,谁具体向这个企业注入资本金,谁就拥有该企业的产权,并成为这个企业的产权主体。理顺所有权、产权及经营权的关系,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对所有权我国《民法通则》中作了界定,就是财产所有者对财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所谓经营权就是企业对国家授  相似文献   

9.
确立国有独资企业法人财产权问题的症结还是在’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上 ,若能实现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分开 ;国有资产的行政管理职能与国有资本运营职能分开 ;政企职责分开 ;国有资本的所有权同企业法人财产权分开 ;企业出资人是向企业注入资本的法人或自然人 ,国有独资企业的法人财产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产权 关于什么是产权,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将产权定义为各种财产权利的总和,认为“产权是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谢次昌、王经修《关于产权的若干理论问题》,载《法学研究》1991年第二期)。我们以为,这种定义是不科学的。 产权是以所有权为基础,从所有权分离出来的一种权利。它不能脱离所有权而单独存在。就法人企业而言,企业所拥有的产权直接来源于出资者的所有权,企业产权与出资  相似文献   

11.
一、“建制”必须跳出传统民法学的束缚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法人财产权,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国有企业法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转机建制”的首要条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长期不到位,国有企业“包而不灵”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两权分离”的政策主张,使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变为对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分权关系,占有是所有借以实现的中介。对生产资料的间接支配和直接支配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经营权的完整体系。作者指出,公有制条件下“两权分离”有着与现代股份经济“两权分离”所不同的特征,因而,虽然“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适当分开”的论断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进行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但是随着企业改革引入股份制的实践,“两权分离”理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一、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系统工程的科学含义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系统工程,是一个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制度创新与结构创新、企业家创新相结合的系统工程。它具体包括如下三个子系统工程:1、制度创新子系统制度创新的核心,是产权制度创新,确立所有者与企业的基本财产关系。即由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向实行出资人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转变。与实行承包制的国有企业比较,产权制度创新的内容有三:一是所有者与企业对企业财产的权利进行合理分解;二是出资人与企…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社会生产条件下,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凸显了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人力资本的形成及成为资本要素的核心部分,提出了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的客观必要性。 一、法人治理结构凸显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 传统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以两权分离理论为基础的,即以货币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为基础。核心是界定所有者和经营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趋深入,适合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的法人形式也不断增加,企业租赁制的实行,已成为两权分离的重点目标之一,然而工业企业租赁经营中,还有许多法律问题有待解决,特别是工业企业租赁经营中的专利权利处置,目前我国法学界绝少有人问津,为此,笔者斗胆提出几点意见,以引起法学界对这个问题的重视。 人们要想顺利的通过法律手段解决租赁企业专利权益,首先,必须了解租赁企业的机制结构。我个人主张,我国当今实行的企业租赁不是传统民法意义上的租赁,而是企业组成的一种法律形式。其原因在于:(1)企业法人代表的更换与众不同,一般企业法人代表的更  相似文献   

16.
论公司法人制度和公司法人财产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司法人必须是出资主体多元化、具有定额以上的法定财产、建立法人机构、具备法人章程、取得法定名称和法定的经营场所等并为法律所认可的经济组织。公司法人必须正确处理好与股东以及监事或经理层的关系。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是法律赋予公司法人对自己的法定财产所应享有并行使的一切法定权利。对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实行改革,应当强调的是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而不是出资者所有权,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才是真正的、完整意义上的所有权,是企业产权制度发展史上所有权最完善、最理想的形式,是真正的现代的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7.
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产权明晰、企业法人制度、现代科学管理制度三项基本内容,三者关系密不可分。在产权明晰建立法人制度的基础上,科学的管理制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灵魂。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科学的管理制度包括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经营管理制度。设计企业的领导体制应考虑市场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明确线济责任制、有利于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等多种因素,并确定其基本原则。新的领导体制关键是企业家制度的建立,是企业家在社会基层支撑着国有企业。除国家宏观因素外,国有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企业家。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专门从事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这一特殊劳动的企业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登上社会经济生活舞台并扮演重要角色的。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确立,迫切需要一大批优秀的现代企业家。首先,企业家是转换机制、实行政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彻底转换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机制,对大中型企业实行股份公司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被公认。股份公司制运作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两权分离,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别掌握在不同人的手中。造就一批现代企业家队伍是顺利实行股份制的前提条件。没有企业家,股份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举国关注的国有企业改革,从总体上看,为什么还不能尽如人意?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分析,我认为,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未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一、传统两权分离并非把握住马克思两权分离的真谛 我国从1984年至1993年期间,国有企业改革基本上都是沿着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亦即传统两权分离的思路展开的。但是,这一传统的两权分离改革思路,并没有把握住马克思两权分离理论的真谛。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里,曾直接或间接地论述过三种情况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一是自然人企业中的企业主所有权与经理经营权的分离(详见《资本论》第三卷,第435页);二是股份企业中的法人所有权与经理经营权的分离(详见《资本论》第三卷,  相似文献   

20.
从所有权归属上看,目前世界上众多的企业最终不外为民有与国有这二类。民有企业的所有权既可归单个主体(单个自然人或单个法人),也可归多个主体,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早、存在最广泛、发展最充分的企业制度。对其考察,可看出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及规律。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国家或全民。时至今日,国有企业已构成各国经济生活中不可忽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变化理应在现代企业制度形式的研究视野之中。鉴于这些考虑,本义的比较分析将从二个方面进行。一、现代企业的基本特征及典型模式现代企业的典型形式是法人企业制度。世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