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经济思想的内容 ,提出了贵义贱利、黜奢崇俭、轻徭薄赋、重本抑末和平利均富为封建正统经济思想 ,与目前较权威的认识有些不同 ;探讨了正统经济思想所包括的五个方面的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讨论了重本抑末这种在先秦法家提出的思想与儒家的正统经济思想之间的关系 ,得出这些思想之间是互相融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重本抑末”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本抑末,或者说重农抑商,在中国经济史和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中久为人们所熟知,而且一直成为分析古代人物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们为防止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和巩固封建统治所经常采用的一剂药方。在这个药方中,尽管“重本”各有不同的重法,“抑末”也有花样翻新的抑末措施,但是,几乎直到今天,人们在为这一思想作出评价时,简直可以说是异口同声,给它来了个“全盘否定”。有的人甚至更其干脆彻底,他们  相似文献   

3.
中国封建社会自战国后期以来,抑商律令不绝,病商之政迭出,轻商思想弥漫于整个社会。“重农轻商”、“重本抑末”不仅被尊为一个神圣的经济教条,被历代王朝所奉行不替,而且还形成为一种顽固的民族心理,对后世发生着深远的影响,至今也仍然象梦魇一样,纠缠支配着某些人的头脑。本文试就封建社会的抑商政策作一概略探讨,以期搞清它的来龙去脉,充分认识这一政策的成因与后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史上的重本抑末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本抑末是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经济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统治了两千年之久,最后随同封建制度的灭亡而彻底破产。历史上进步思想家,特别是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封建重本抑末思想的批判,对我们有借鉴意义,古人和近人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关于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经济想思史上,与商品经济关系最为密切的经济思想大概要首推商人资本的经济思想了。由于与商品经济较为密切关系,商人资本的经济思想在方法上,价值观方面,以及基本内容方面都存着许多独特和闪光之处。然而,由于重本抑末在几千年的  相似文献   

6.
王符,东汉后期进步思想家,他的经济思想中的本末论,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闪烁着奇异光彩的瑰宝,值得后人揣摩与研究,以资借鉴.“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守本离末则民富.离本守末则民贫.贫则厄而忘善,富则乐而可教.”《潜夫论·务本》这是王符本末论的梗概,它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思想内容.(一)对重农抑商政策的重大修正.重农抑商是我国历代王朝奉行的基本国策,也是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信仰与鼓吹的信条.他们一致认为“农桑”为本,离此,富民强国,国家长治久安,则成为一句空话.因此,他们的视线始终紧盯在把多数人捆绑在土地上从事低效率下的农业再生  相似文献   

7.
农本思想即重农思想,是康熙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核。但是,是不是象有的学者所说:“康熙时期的经济政策,仍然是传统的重本抑末政策。农业和家庭手工业受到重视,独立手工业和商业的地位低下?”①康熙推行了“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②从大量事实和康熙本人的言论看康熙的农本观和传统的视农为本,视工商为末的农本观有着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8.
在长期的古代社会发展中,中国产生了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观念,生产伦理观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生产伦理观主要有———以义生利、生财有道、勤劳敬业、重本抑末等。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古代经济伦理对政治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梧 《天府新论》2000,(4):57-59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揉百家学说的中国古代经济伦理对我国的政治文化有重大的影响。本文从“均平的伦理原则是中国古代经济改革与农民起义的指导思想”,“爱民富民、重本抑末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封建帝王的经济决策原则”,“经济伦理转化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秩序原则”三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重农抑商(后来又叫重本抑末)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训条,形成于战国时期,为以后绝大多数封建思想家奉为圭臬。但自西汉至鸦片战争爆发,历代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他们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针对各个不同的社会现实,出于各自的思想动机,发表了自己的反抑商观点。他们有的认为对农工商要一视同仁,有的认为发展商业有利于国家财政,有的认为抑商会激化社会矛盾,有的则肯定了工商业应该发展,但对工商业的概念作了特定划分。对于这些因人而异、错综复杂的反抑商思想,本文先作简略的归纳介绍,然后再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邦与朱元璋治国方策误区比较江心力朱元璋和刘邦同属于布衣天子这一类型①。两人的成功为许多前辈学者称述,然而对于二者治国方略与具体政策的误区及其比较却少人问津。轻田租重商税与重本抑末——经济方策误区经济方策关系到国计民生,是治国方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朱...  相似文献   

12.
“抑商”思想一直是封建社会的主流经济思想,它指的并不是抑制商业,而是抑制商人,尤其是抑制中小商人。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对于明清时期蔚然成风的官僚经商现象,就会以为是对“抑商”传统的偏离。作者在探讨“抑商”思想本质的基础上,解释明清官僚经商与各种各样抑商措施并存并不是矛盾的,相反倒是一种统一。同时,明清时期抑商政策的继续推行和发展,对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至于社会形态的更替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  相似文献   

13.
王莽是西汉末年“新”朝建立者 ,为整顿汉末经济秩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其“齐众庶 ,抑兼并”、“经济管制”等思想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启迪作用。王莽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有胆识的政治家。因此 ,本文以史为据 ,对王莽经济思想进行理论剖析 ,以揭示王莽经济思想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的经济思想是重商思想,代表和反映了工商业者的利益和要求。奇怪的是,作为工商业者利益代表的司马迁,和重农抑商论者一样,承认农业是本业,工商业是末业,靠经商致富是末富。一些研究古代经济思想的人,对此感到不可理解。我谈点粗浅的看法。 农本工商末最早由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韩非提出,一褒一贬,褒农贬商。到了汉代,人们普遍承认本末为代表一定内容的概念,褒贬之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明代,已经进入了晚期阶段。当时,商品经济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在经济思想领域,这种冲撞的表现之一,就是对传统的重本抑末思想更大程度上的否定,人们更为普遍地重视商业,特别是重视私人商业的发展,反对垄断和国家对商业活动的过分干预。研究明代商业经济思想,不仅对中国商业经济思想发展史,而且对中国商业经济发展史的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农抑商作为地主阶级的经济思想,首先由商鞅提出,后来荀况韩非等又从理论上作了论证和发展。但战国时期,它还只是地主阶级法家学派的理论。在实践上,也只在秦国贯彻实行了。其他诸候国实行了重农政策,但并没有真正抑商。秦统一全国后,二世而亡。所以重农抑商思想和政策只是在西汉时期才得到了全国规模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7.
严复经济思想的复合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尧基 《中州学刊》2003,(1):102-105
严复学贯中西 ,在近代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其具有鲜明复合特征的经济思想。他推崇放任自由 ,但主张一定范围的国家干预 ;他认同“重农” ,但反对“抑末” ;他赞成“崇俭” ,又主张“积极消费”。今天看来 ,这些思想不仅具有历史意义 ,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强本抑末”或“重农轻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传统政策。它既是封建社会一系列矛盾和冲突的产物,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反动,因而是造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迟缓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仅就该政策产生的原因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抑商政策作为西汉王朝的一项重要国策,其施行存在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民风民俗的影响。风俗可以积极地反映民间意识、大众生活的情况等,而其对于民众思想、士人意识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的反馈作用又都与政治统治的安稳息息相关,故其走向、变化也多为治国者所重视。而抑商政策作为西汉王朝的一项重要的政策,它的实行在不知不觉中也受到了当时风俗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封建主义“重农抑商”思想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思想。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重农”,强调农业是根本,要以农立国;另一方面是“抑商”,认为商业是投机取巧,不是正业,它的发展会损害农业。封建社会的一切经济措施,都是以“重农抑商”这一根本思想为出发点,以达到这一目标为目的的。所以批判封建主义,必须对“重农抑商”思想进行剖析,才能肃清其对现代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原因农业是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济部门,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基础。因为小农是封建赋役的主要承担者,封建国家财政收入和兵源的主要来源。“国之彝伦,资于版籍”,所以检阅户籍,把小农控制在封建国家手中,一直是社会动乱之后统治阶级首先要抓的大事。如果“版图脱漏,人如鸟兽飞走莫制”(《通典·食货典》),国家就失去了统治的基础。为了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