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末立宪,是中国近代宪政史的开端.长期以来,人们对清末立宪存有许多不公正的认识,妨碍了对中国宪政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从清末"预备立宪"的种种改革措施及其实施效果来重新评价清末立宪的历史作用及地位.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的立宪思想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长期的宪政实践中,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从立宪目的、立宪主体、立宪机关和立宪实质等四个方面的探索入手,回答了在中国为什么立宪、由谁立宪和怎样立宪这些困扰中国近百年的难题.其丰富的立宪思想,为新中国的宪政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宪政的终极价值在于保障人权,属于自由主义的范畴。近代中国没有存在过真正意义上的宪政。清末立宪是要借宪政之名分,维系大清国的皇统;民国时期的宪政沦为革命家和军阀政客的工具。而且,无论从宪政的历史发端还是本土的经济、社会、文化资源来看,近代中国甚至根本没有宪政的客观需求,所谓的宪政,只不过是一个煽情的伪命题。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英国的立宪君主制是最为典型的,其建立与发展对近代中国宪政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末各种立宪思潮风起云涌,在资产阶级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双重压力下,清廷以英国议会君主制政体为模式制定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信条》。这是中国第一个议会君主制宪法文件,是中国宪政发展的巨大进步。但其还没来得及实施清朝就灭亡了。《十九信条》命运的背后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对西方宪政文化的排斥。  相似文献   

5.
英国的立宪君主制是最为典型的,其建立与发展对近代中国宪政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清末各种立宪思潮风起云涌,在资产阶级立宪派与革命派的双重压力下,清廷以英国议会君主制政体为模式制定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信条》。这是中国第一个议会君主制宪法文件,是中国宪政发展的巨大进步。但其还没来得及实施清朝就灭亡了。《十九信条》命运的背后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文化传统对西方宪政文化的排斥。  相似文献   

6.
孙洪伊是近代中国立宪运动的先驱,其一生立志报国,追求进步,组建政党,实践民主宪政,对于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孙洪伊参加和组建了多个近代政党,参与了近代中国的许多重大政治事件,但在孙死后他的事业和思想几乎被世人和历史所遗忘.因此,对于孙洪伊政治活动和立宪思想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他在近代中国立宪运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五四宪法具有很高的立宪成就。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精神同五四宪法一脉相承,甚至某些条文都保持和恢复了五四宪法的原貌。这体现了五四宪法在我国宪政建设中的价值所在。五四宪法从其立宪目的、立宪主体、立宪程序、立宪实质等方面都充分体现了宪政精神。  相似文献   

8.
宪政运动伴随着中华民族争取独立、民主、富强的斗争而在民国初年蓬勃展开,朝野各界纷纷以各种不同方式投入到这场立宪洪流之中,王宠惠作为近代中国有影响的法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与时参与了民国初年的联省自治思潮、国民制宪思潮和“好政府主义”思潮等各种宪政思潮,表达了通过建构宪政秩序促进国家走上现代化发展道路的进步理念。  相似文献   

9.
伊藤博文是继大久保之后明治政府中最重要的政治家,身为明治政府第二代领导核心,他是明治宪法及其配套的政治体制的主要创建者,对近代日本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伊藤博文在制定明治宪法前后的宪政思想进行尝试性剖析。他的宪政思想及其实践主要体现在明治宪法当中,突出表现为稳健的渐进主义、天皇主权下的立宪和德意志式的立宪君主制,其中伊藤博文在制定明治宪政体制时对德意志的宪政模式的吸取主要体现在内阁与议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两方面。  相似文献   

10.
独具一格的立宪模式及其获得的巨大成功,使英国宪政问题成为人类学术史上最具魅力的研究课题之一,长期吸引着世界各国学者的注意。文章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英国近代早期的宪政史、法治、议会、宪政思想和观念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从1913年《天坛宪草》至1923年《中华民国宪法》止,中国进行了长达10年的立宪努力,但最终产生了一部"贿选宪法"。这部宪法从其产生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在文本上体现了当时立宪的先进水平,具有正面意义;另一方面,在本质上不具有合法性,并对中国宪政的进程产生极坏的影响。这次立宪行为也反映出宪政文化和基础的缺乏是当时中国宪政追求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2.
财政立宪是通过宪法来约束国家的财政权力,以此保证人权,它是宪政的基础。中国王朝更替循环的原因是财政崩溃但又无法建立立宪性财政,而西方的宪政之路就是通过建立立宪性财政从而走出王朝循环更替的历史怪圈。财政立宪主义的理论基础是权力分立、人民主权,在20世纪开始则是公共选择理论。实现财政立宪的具体制度设计主要有预算监督的宪政化、纳税人诉讼制度的设立和为保证言论自由的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立宪意见的不一致既有可能源于立宪利益的不一致,也有可能源于立宪理念的不一致。如果规则选择上的分歧反映的是利益上的分歧,那么达成宪政同意显然就是一个妥协问题,但如果反映的是理念上的分歧,那么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显然涉及"真值判断"。布坎南与范伯格的这一深刻洞见对当下中国经济立宪具有重要启示,它不仅修正了我国长期以来对于宪政经济规范功用与目的的某些偏见,更为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宪政变革与完善指明了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4.
宪法变迁是立宪主义国家面临社会经济、政治危机时的制度供给手段,是社会事实与规范系统相互调适后的制度表达。近代以来西方宪政发展历程中宪法变迁与中央政府变革呈现出相互作用的四对函变关系,并呈现出"合法"变迁的总特征。这些历史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实现宪法规范和社会事实之间的适应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清末立宪在客观上开启了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转型之门,是对两千年来专制政体的否定,其主流意义值得肯定。"立宪"之败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难产,表明不具备根基的"立宪"无法逃脱最终失败的命运;暴力革命不一定总能从根本上改造旧有的社会秩序,亦不能借此一蹴而就地实现宪政。宪政之根基在于建立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市民社会,只有期待其茁壮成长,构建其与国家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良性互动的新型社会治理模式,才能为宪政的实现打下坚实的根基,提供不懈的动力。这或许是清末立宪给予我们的深刻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汪栋 《东方论坛》2013,(4):26-35
近代国家之间的关系更适合社会进化论而非社会契约论的解释模式,严复以社会进化论为理据而构建的立宪国概念,显现中国近代宪政话语的基本特质,即侧重于从"外竞"和集体主义的角度确定宪政的内涵。"富强为体—宪政为用"理论范式源于儒学传统对西学的自主性思考,就严复而言,他对社会进化论和社会契约论共享的前提自然权利始终不无疑虑,儒学传统迥异于自然权利论的人性预设,最终使得严复对自己早先艳羡的西方文化的浮士德性格,以及他孜孜以求的富强目标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17.
我与韦庆远、刘文源二位挚友多年前合著的《清末宪政史》再版前夕,出于对历史和学术的责任心,在二位合作者已逝去的情况下,我对该书做了一些增订,力争求精求新。这次增订,除了将书名改为《清末立宪史》外,主要是修改了一些论断和观点,改变了对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立宪派和立宪活动等的看法。增写了一些新的内容,对清末立宪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予以总结,进而概述了中国百年来立宪的坎坷历程,以期提高对历史的认识,有益于当今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18.
宪政是追求民主、保护人权的政府的治国方式,它要求执政者要处理好立宪和行宪两个环节,因为立宪是宪政的基础,而行宪是宪政的关键。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宪政历程,我国政府很好地把握了这两个环节,从而在政府主导推动和公民社会渐进形成并推动宪政发展的历程中,使我国社会不断向着更加民主、文明的社会迈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宪政制度的设计,经过百年的努力和挫折积累了较丰厚的历史经验,有了相对意义上的进步,宪政所要求的最初步最原则的宪法制度规范基本具备。然而由于中国本土历史上缺少宪政传统、缺乏社会基础没有产生社会分层,导致长时期内宪政被视为国家建设机制的工具而忽视其本源价值,在学理层面与西方法理学强烈冲突。从宪政起步便对分权制衡进行改良,国家公权完全凌驾于公民私权,多次立宪的功利主义倾向,是中国宪政史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0.
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君主立宪思想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早期改良派的"君民共主"主张.但是,这种"君民共主"缺乏近代立宪国家的基本特征,只是君主立宪思想在近代的最初发端而已.戊戌维新时期,君主立宪思想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具备了资产阶级宪政国家的基本内涵.20世纪初崛起的立宪派提出了"国民立宪"的主张,从而把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由二元君主立宪制推进到了最高形态--议会君主立宪制,中国的民主政治也迈出了由封建专制走向民主的第一步.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递进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处在内忧外患局势下知识分子的心态变化历程.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在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基本点上,两者是一致的、同质的,这正是我们应该肯定君主立宪思想起了积极作用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