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姑娘十七要“上头” 居住在甘肃拉卜楞的藏族人民在正月初二这一天要给到了十七岁的姑娘“上头”。这时,爸爸妈妈给女儿准备  相似文献   

2.
每当提起拉卜楞地区藏族艺术,人们自然会想到那色彩鲜丽的唐嘎艺术、内容丰富的雕塑艺术以及娇艳迷人的酥油花艺术等,然而,鲜为人知的拉卜楞剪纸艺术则以它独具的表现形式、新颖的构思方法、丰富的思想内容、浓郁的宗教色彩、大方的装饰韵味、简练的裁剪线条、高雅的鲜美图案,越来越赢得人们的喜爱以及国内外有关人士的赞誉。拉卜楞剪纸艺术,是拉卜楞地区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也是拉卜楞藏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丰富多彩的鲜美图案,不仅在剪纸艺术中独具表现,而且在整个藏族建筑艺  相似文献   

3.
拉卜楞寺院经济模式初探──藏族寺院经济现状调查之一东噶仓·才让加近年来,笔者带着“当前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藏区寺院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问题,分赴青海、甘肃藏区进行了社会调查,得出了藏区寺院经济的发展中,良性循环模式和恶性循环模式,市场经...  相似文献   

4.
广泛流传于拉卜楞地区的一份山神祭祀煨桑颂词蕴含了拉卜楞地区藏族强化族源认同、凝聚部落内聚力、象征民间地方权威等诸多文化内涵。从人类学的视角,结合山神祭祀仪规阐释山神崇拜祭文所表达的文化象征,对追溯并解释藏族部落民族文化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藏族是我们伟大祖国民族大家庭的主要成员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异彩。藏族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戏剧、歌舞等领域均有着强烈地民族特点和高超的艺术成就。尤其是绘画,我们称它为“藏画”,更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一支奇葩。  相似文献   

6.
西藏高原是我国藏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闻名遐迩的歌舞之乡。藏族歌曲的演唱因歌曲种类、演唱者、年代等的不同,其风格与技巧也各异。藏族歌曲大致可分为三类——古典宫廷乐歌、寺院宗教咏经调和民歌系列。 1、古典宫廷乐歌 古典宫廷乐歌,亦称“噶噜”,是自五世达赖以来宫廷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专门为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拉卜楞是一方民族宗教文化的传承圣地。这里多种民族杂居,多元文化并存,就藏族宗教而言,除了闻名遐迩的格鲁派拉卜楞寺外,尚有特色鲜明、自成体系的宁玛派红教寺。拉卜楞红教寺的历史沿革及其驱邪镇魔法会有其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小族群及其传统文化正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稀缺资源而倍受旅游业青睐.生活在汉藏边缘的白马藏族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小族群.本文以四川平武白马藏族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比较,分析近10年来的旅游开发对白马藏族在服饰、居住、饮食、文化艺术与歌舞、语言、婚姻、宗教信仰、族群意识等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影响,并对白马社区民族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保护及旅游开发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藏族寺院经济运行的历史与现状拉卜楞寺院经济调查张庆有藏族寺院经济是青藏高原社会经济之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学者对这一课题之研究与探讨,已有不少佳作面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藏族的寺院经济如何运行,活佛、喇嘛僧侣们的生计问题如何解决?...  相似文献   

10.
拉卜楞地区(今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及邻近州县),公元二世纪时为西羌之地,七世纪被吐蕃占领。吐蕃王朝崩溃后,赞普后裔在这里建立以藏族为主体的(口角)厮囉地方政权。十二世纪,(口角)厮囉政权灭亡,其辖地区为宋、西夏所占有。 元时,拉卜楞地区归西夏中兴河州等处军民总管府管辖。明朝在此置河州卫,清初裁卫  相似文献   

11.
源远流长的藏族歌舞音乐,不仅具有鲜明的区域土著特征,更经过悠久的文明演化,成为举世移心的艺术珍品。其特点是以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艺术“结构”。规范谐和、序列严谨,是生活的律谱、心理的弦音、语言的浓缩、境寓的描图、历史的丰碑。知音者,无不得其启迪;传音者,无不得其潜化。而安多地区的藏族歌舞曲,随着时代的今移,出现了歌颂党德,以及解放后的崭新的现代  相似文献   

12.
藏族不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医学、历史、哲学和宗教信仰,还创造了文学、美术、建筑、歌舞、雕塑等优秀的文化艺术,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产生过积极作用。在这些艺术遗产中,歌舞产生的年代更久远,内容更丰富,流行更普遍,也更为深入人心,是祖国民族民间文艺百花园中一枝奇花异苑。而我省的藏族民歌和舞蹈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也包罗万象。下面仅以个人所知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指教。  相似文献   

13.
康巴人民能歌善舞,歌舞伴随着康巴藏民族历史的发展.在康巴这块美丽的土地上,流布着种类繁多的歌舞音乐.川西康区藏族民间世俗性歌舞主要有"卓"、"谐"、"夏卓"、"热巴"四大类.本文就这些歌舞的缘源、流布区域及风格特点进行了研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巴藏族民间世俗性歌舞所积淀的厚重的民族文化,以及折射出的浓郁的民族风情.  相似文献   

14.
[摘要]在丰富多样的藏族民间艺术中,弦子歌舞以其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极富审美价值的艺术特征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藏族艺术形式之一。文化人类学对艺术的兴趣并不完全体现在其艺术表现力上,相反,来自科学的使命让观察者带着“我者”与“他者”的比较目光去关注影响其形成与发展的环境以及时代两大因素。本文试通过以文化人类学的视野探讨影响藏族弦子艺术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为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艺术的跨文化发展提供浅薄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阐述拉卜楞寺主五世嘉木样的长兄黄正清与宣侠父的关系,特别述及他们在甘南藏区的活动以及为甘南解放事业奠定的良好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宣侠父在拉卜楞的活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在藏族地区的革命实践。  相似文献   

16.
藏族果卓这种民间歌舞形式已有千年历史。甘肃省舟曲藏族果卓,以其独具特色的原生形态被完整地继承、保留下来,它独有的魅力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引起了专业艺术创作者的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萨班《乐论》中关于藏族民歌创作应遵循的原则、美学标准和歌词创作的规律等,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乐论》对藏族民间歌舞艺术创作与表演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藏族生态习惯法文化以宗教文化为其精神基础,内容上涵盖了自然崇拜、自然禁忌、资源管理利用、资源纠纷的解决等方面。当代拉卜楞藏族牧区,生态习惯法与国家法的运作现状表现为契合与冲突并存。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立足多元规则并存的现实背景下,生态习惯法与国家法之间在契合中协作互动,通过沟通机制在良性冲突中寻求认知与调适,并通过预警机制预防可能发生的对抗性冲突。  相似文献   

19.
艺术来源于生活且反作用于生活。东北秧歌脱胎于原始歌舞,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其功能和作用不断发生变化,20世纪初以前主要是“娱神”、“娱上”,新中国成立以后,主要是“娱人”、“娱己”。  相似文献   

20.
康巴藏族的表演艺术活动同节日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频繁的节日活动对康巴藏族锅庄、弦子等歌舞艺术以及藏戏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节日特定的文化情境对康巴藏族民间表演艺术形态及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