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 许多消费者在权益被侵害后往往弄不清自己是否被骗了,被骗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国家工商局制定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对欺诈行为进行了明确划分。 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相似文献   

2.
20多年来,万向集团与世界许多国家的大小客商交往频繁,几乎没有发生合同纠纷。而国内企业形形色色的欺诈已经使集团损失了数千万元。有的企业甚至是趁国内市场价格回暖之机,将已在海关备案、产权归委托方所有的产品擅自转卖.以赚取差价,完全视信誉如儿戏。其后果是造成万向集团无法按时向外商提供返销产品,严重影响在国际市场的信誉。鲁冠球指出,市场经济环境下,少数经营者不讲信用,出现一些欺诈行为并不足怪。而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以及经济领域中,“不赖白不赖”、“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无赖心态普遍蔓延,已经感染成为一种“流…  相似文献   

3.
<正> 根据价值规律要求,价格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一些生产者、经营者片面认为价格放开,可以漫天要价,使价格背离价值。市场的价格竞争处于一种没有约束的混乱状态。出现了价格欺诈、哄抬物价、掺杂使假、变相涨价等不正当价格行为。 “暴利”是一种不正当的价格行为。它表现为:一、不按规定明码标价或者标价上有欺诈行为。二、采取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等欺骗性价格表示;三、在修理、加工等经营活动中采取偷工减料、掺杂使假或者虚报材料、工时等欺诈手段,多收费用。四、采取短尺少秤等手段,变相提高商品价格。五、违背公平自愿原则,强买  相似文献   

4.
<正> 欺诈消费者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或服务中,采取虚假或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几种表现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的过程中,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都属于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保险欺诈已成为侵蚀我国保险业肌体的毒瘤,且欺诈行为越来越频繁,手段越来越高明。据统计,全国每年都有上百亿元的赔偿金流进骗子腰包。在这种大背景下。一种新职业应运而生——“保险侦探”!追踪盯梢、拍照、暗访……这些过去只在电影中见过的精彩镜头,如今在很多城市正悄悄上演。这些为保险公司效力的“福尔摩斯”都是什么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怎样?请读读下文。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思想界中,有一个学派曾经兴盛一时,那就是“纵横家”。纵横家具体做的是什么?简言之,就是鼓动唇舌、到处游说,进行外交活动,间或带有一些间谍和欺诈行为。纵横家的主要人物。都是在当时声名显赫的外交家,其中最为知名的,  相似文献   

7.
<正> 当前,虚假数字,假利润、假效益已成为经济领域的一大公害。有的人认为,反正吹牛皮不犯罪,甚至还能得到提拔重用,不吹白不吹。其实,这是个误解。我国新刑法为了惩治这种扰乱经济秩序的行为,规定了四种犯罪。 ——虚报注册资本罪。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申请公司登记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欺骗公司登记主管部门,取得公司登记,虚假注册资本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报注册资本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这就是虚报注册资本罪。 根据上述规定,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的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必须实施了使用虚假证明文件或者其他欺诈手段虚报注册资本的行为。这里所说的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使消费者受骗最多的商业欺诈手段是直销、让利销售、平价销售、有奖销售和批发销售等。商业欺诈发生在各行各业,最多的是修理业、餐饮服务业和医疗行业,其次是公用(水、电、气)事业、服装加工洗染、房产装修、美容美发、娱乐旅游、邮电通信及运输业等。最常见的商业欺诈行为是短斤少两,伪劣假冒、虚假广告、打托骗销、预付款不兑现等。对此,广大消费者无不痛恨万分!消费者反对商业欺诈,必须弹好反欺诈三步曲。 首先,要知道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欺诈行为。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  相似文献   

9.
范世汶 《经理人》2004,(11):4-4
8月4日,来自安永会计事务所全球商业欺诈活动报告显示,全球商业机构每年涉及欺诈事件的款项高达数十亿美元,这些欺诈案件的85%是公司的内部雇员,最常见的欺诈事件是挪用公司及客户的资产、虚假会计账目以至贪污。  相似文献   

10.
“9.11什么都没有改变,而安然改变了一切”!这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向人们提出的警示,它揭示了美国上市公司一系列的财务欺诈对美国投资者的信心和美国资本市场的严重打击。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会计密切依存于其赖以存在的客观经济环境。如果不从根源上探讨财务欺诈的深层动因,只局限于“救火式”的修修补补,那么很难确保安然事件不会重演。而我国的资本市场比美国更复杂,很多更具危害的事件因为各种原因而没有予以披露。因此,我们需要仔细探究会计准则制定的基本模式应如何进行适度的修正,以抑制愈演愈烈的财务欺诈。  相似文献   

11.
虚假陈述行为已经成为我国证券欺诈中的主要形式,严重阻碍我国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证券市场上因虚假陈述导致的民事赔偿案件中损害赔偿范围和计算方法是解决违法行为人民事责任的关键。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背景及现状出发,对我国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损害赔偿范围及计算方法提出了一些构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发火是人们对外界事物极为不满时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它通过激烈的言行和表情迸发出来。在工作中,领导者发火是难免的,但如果不发火就能解决问题的,应尽量做到不发火;如果非要发火,也应起到制止不良倾向、纠正错误行为、鞭挞落后、警醒下属、提高领导者自身威信等积极作用。笔者认为,领导者发火要掌握好“火候”。一要弄明情况。在发火前,领导干部要弄清楚事情的原委。看问题是不是错了,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造成了什么影响,然后再发火。也就是要发“有名之火”,不发“无名之火”。如果没有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仅凭道听途说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证券法》中民事责任的类型,应包括擅自发行证券、虚假陈述、内幕交易、操纵市场行为、欺诈客户所引发的民事责任以及我国现行法律在民事责任制度方面的缺位,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媛媛 《管理科学文摘》2011,(5):141-141,146
财务舞弊是资本市场的一个“痼疾”。在后股权分置时代,资本市场出现许多积极变化,但就财务舞弊而言,全流通环境并没有使之消失,虚假披露或选择性披露等舞弊行为更为普遍,且与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紧密结合,舞弊手段更为多样和复杂。笔者分析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动因、舞弊行为的特点,并由此提出防范舞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15亿!这是在前23年中,A股上市公司被投资者索赔的总额。对应的是,去年至今,投资者起诉上市公司或即将起诉的索赔总额,总计就达15亿,甚至有超过的可能。激起这股索赔潮的始作俑者不是股民,正是上市公司自己的虚假记载、欺诈上市、误导性陈述,不正当披露、重大遗漏等五种虚假陈述行为。  相似文献   

16.
孙连才 《经理人》2010,(9):30-30
惠普CEO赫德性骚扰门后,惠普首席法律顾问霍尔斯顿称,虽然调查显示CEO赫德并没有违反公司有关性骚扰的规定,但已查实他有申报虚假发票的行为,这让董事会确信他已“无法有效领导公司业务,因此必须辞职”。  相似文献   

17.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著名猛将,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他因为“杀丁原、弑董卓”而成为反 复善变小人的代名词。丁原和董卓在人才激励上的得失其实也是很值得探讨的话题。 人的行为和需求的关系是什么?现代行为科学的理论 认为:人的行为其实质是一系列心理过程的结果,人的行 为根源在于存在需求。人为了需求的满足就会通过某种行 为达到目标,在人的目标达到后,人的需求就会暂时得到 满足,其行为就会消退,直到新的需求产生。这就形成了 一个“需求→行为→目标”的“需求循环”,而这个循环 就始终贯穿在吕布“杀丁原、弑董卓”之中。  相似文献   

18.
“TCL”收购康佳彩电事件自曝光之日起,就一直扑朔迷离,既没有消息出处,也没有事件发展过程,同时当事双方对此都矢口否认。然而不管传言能否成为事实,在变数巨大的家电市场,优胜劣汰是不变的法则。“TCL”能够在众多家电企业亏损的情况下保持赢利,这本身就有可圈可点之处。营销专家科特勒曾说过,“现在所有的市场说到底就是一个弹性的网络。”那么,网络是什么,它为什么如此重要?这里所说的“网络”不是现在流行的IT名词而更多的是传统意义上的“渠道”,或者称“通路”。但“渠道”和“通路”又有着本质的差别。第一,目前的…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广角》2001,(8):33-33
14年前大兴安岭一把大火,烧掉了一些责任者的官帽,却没有烧掉官僚主义的温床。当年,国家投人巨资,力图让焦山重披绿装,“再造一个兴安岭”。然而14年光阴荏苒,西林吉林业局在转包营林工程的过程中,通过虚假验收、虚报数字等行为套取国家营林专项款,致使2700万元专项款没有完全投人到营林工程中,9000公顷的营林地也只完成了四分之一。他们把树“种”到了报表上,把钱装进了自家兜里。倘不是林业局与私人承包者因分赃不均而曝出特大丑闻,人们还沉浸在“年年超指标完成造林任务,林海茫茫,绿浪如涛”的弥天谎言中!  相似文献   

20.
在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会计信息舞弊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会计信息舞弊是指公司采取欺诈手段,编造虚假的会计信息欺骗会计信息使用者,旨在获取财务利益的行为。本文深入分析了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舞弊的内部成因和外部成因。分析民营企业会计信息舞弊行为的成因,有利于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