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清德 《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一国两制”构想的现实意义李清德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祖国的科学构想和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2.
刘会强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1997,(1)
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它的确立不是偶然的,而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和平统一祖国方针的必然产物,是邓小平正确把握时代主题,深刻分析香港、澳门、台湾和大陆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晶。 相似文献
3.
4.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俊萍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3)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定涵义和若干个基本点。“一国两制”的前提是祖国统一,主体是社会主义,立足点是和平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其实施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合法性。这一构想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港、澳问题,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尽可能照顾有关方面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符合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和继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一构想从当代国际国内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俊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特定涵义和若干个基本点。“一国两制”的前提是祖国统一,主体是社会主义,立足点是和平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其实施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合法性。这一构想坚持了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港、澳问题,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尽可能照顾有关方面利益,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符合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利于保持台、港、澳地区的繁荣稳定和继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一构想从当代国际国内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以独创性的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相似文献
6.
梅荣政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7,(4)
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国内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见解。本文针对这些见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依据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切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植根于物质生产和民族文化的丰厚沃土;与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的特殊规律相契合。 相似文献
7.
梅荣政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关于“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国内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见解。本文针对这些见解,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依据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切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植根于物质生产和民族文化的丰厚沃土;与世界历史发展总进程中的特殊规律相契合。 相似文献
8.
9.
林宝珍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4)
1984年,为和平解决香港问题,也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这一构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别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深入分析我国国情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已经签订了。联合声明宣告,我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收回主权以后维持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这体现了我国政府关于在香港、台湾实行“一国两制”的设想。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来解决香港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我国八十年代具体实际的运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它对于保持香港的稳定繁荣和进一步发展,对于推进我国现代 相似文献
11.
罗良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一国两制”构想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我们党 相似文献
12.
范易慧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尊重中国的历史与现状,考虑到中华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民族利益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国两制”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一伟大的战略决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对统一祖国大业,解决某些国际争端,都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绝不是随心所欲提出来的,而是具有坚实客观基础的科学决策。“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基础“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何步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以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增强的国力为后盾,使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从梦想变成现实,这是中国史册上光辉的篇章。本文对这把打开了祖国统一大门的金钥匙——“一国两制”构想,从其基本内涵、根本宗旨、政治基础、战略眼光、实施举措等5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揭示了构想之所以能变成现实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一国两制”理论从形成到实践的漫长历史过程.经过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辛探索,使“一国两制”终于从理论上形成并付诸实践.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主张,可以说是“一国两制”这一科学构想的思想先导;经过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努力,“一国两制”理论终于形成并初步运用这一理论来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的领导下,香港、澳门问题的圆满解决;使“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变成现实,并将进一步促使台湾问题的解决,一个强大而统一的中国必将会立于世界东方. 相似文献
15.
李锦全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3):66-70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关于香港、澳门回归,台湾和平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实践证明它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能起到促进作用,并将引导我们按一个中国原则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关钊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4)
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这一构想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这个构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探索国家统一问题的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不仅是建国以来谋求统一问题新的实践的产物,也是过去两次国共合作经验的总结,它具有历史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实现第三次国共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最佳模式。本文拟对这一构想形成的原因作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7.
刘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本理论基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两制”能够同处于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一国两制”这种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结构形式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是邓小平对和平共处原则的创造性运用,也是为祖国统一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胡绳玉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6)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科学构想的提出和实践,显示了邓小平丰富的历史知识、政治经验和卓越智慧,显示了邓小平非凡的革命胆略和创造精神。在香港已经胜利回归祖国的今天,在学习十五大文件过程中,加深对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解,对推动祖国的完全统一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认为,国家的本质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允许在一个国家里存在两种性质不同的社会制度,这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列宁 相似文献
19.
赵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99,(Z1)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性选择。在当代国际条件下,邓小平同志把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应用于解决一个国家内部的统一问题,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国家实际结合起来,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形式,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巨大发展。小平同志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而现在已经成为国际上注意的问题了。”其基本内容包括,“一个国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一个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个中央人民政… 相似文献
20.
邝先慧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根据实事求是的路线思想,提出的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的伟大构想与基本国策。按照这一伟大构想和基本国策,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正式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使香港这块被英国强占150多年的土地和600多万同胞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中国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