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谈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成果研究内容缺乏创新、理论与实际脱节、食洋不化、研究成果束之高阁等缺陷 ,与长期以来观念上的误导、评价的偏失、无定量分析和转化的渠道不畅通等直接相关 ,它们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难以应用与转化的主要原因。我们应对症下药 ,促进社科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相似文献
2.
社会科学成果应用与转化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与转化率不高 ,既有历史和认识上的问题 ,也有管理上的问题。建立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社会科学应用与转化机制 ,充分发挥社会科学的市场机制、目标机制、立项机制、评价机制、推广机制和奖励机制的机能 ,有助于促进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与转化 相似文献
3.
谢维楚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4):1-4,79
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 ?弄清这个问题非常必要。文章认为 ,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 ,其作为生产力有着自身的特征 ,其转化为生产力的途径主要有八个方面。认清社会科学是生产力 ,对繁荣社会科学 ,促进生产力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士俊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118-121
马克思并未忽视社会科学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生产过程既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力的过程,也是社会过程.生产过程的复杂性,为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留下了大量应用空间.社会科学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体现其生产力价值.完善社会科学的研究体系(制),注重社会技术研究,加强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重组,搞好社会科学研究的产业化,是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升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2):96-99
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作用于社会生产力的特征是多维的、间接的、长远的。社会科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作用于社会生产力产生的效果不像自然科学技术那样, 直接作用于物质生产或物质生产过程的有关生产力要素, 通过生产力要素的改变、影响生产力的变化, 而是从体制、制度、政策法规、决策、运筹、管理等更高层面上对生产力要素进行优化、整合,使生产力要素实现合理配置后, 再发挥作用,推动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6.
程六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2(5):146-147
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历史事实以及改革开放 2 0年来理论创新的巨大成就 ,充分证明了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李永秀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4)
社会科学成果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等领域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2年4月28日,江泽民同志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强调:"我们要始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治党治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巨大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也与自然科学成果的转化同等重要。但是,时至今日,人们虽然已经自觉地认识到了转化自然科学成果的重要意义,并重视研究转化自然科学成果的途径与方法,切实促进自然科学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却仍然不同程度地无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既欠缺实践上的有效举措,也缺乏理论上的深入研究,致使大量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被束之高阁。因此,为了促进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其社会经济效益,有必要研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力丹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3):87-90
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与自然科学成果不同,不能简单地以成果来源的"级别"、是否获奖、是否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是否被传媒报道等来表明成果的学术水平.为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估体制,改变只看重政策研究而轻视基础研究的倾向,并适当延长基础理论研究项目的时间,停止不分具体情况一味地提倡集体项目,简化项目申报和检查程序,重点审查申报人已有的研究能力和发展前途,允许已立项的课题中途改变局部研究方向,甚至允许研究失败.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日常考察,则应取消必须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规定,而以代表作本身作为评审对象,同时以发表成果的数量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梅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6)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是一种以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人文社会科学成果评价,必须完善成果评价制度,必须改变那种只重政策研究而轻视基础研究的倾向,强调学术文化研究的内在价值,统筹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建立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人文科学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从提高科技成果成熟性,增强企业吸纳科技成果的需求动力,造就科技成果转化人才等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研体制不顺、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不足、农业科技成果自身特性的制约、农民对科技成果需求不足和农技推广体系功能弱化是制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优化农业科研体制,提高农民需求和强化农技推广体系,构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6):5-8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化密切相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一直实行以政府部门统一领导下的单轨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实行了在各级政府部门领导下的多途径、多部门和多项科技成果配套的多元化的转化运行机制。深入分析两种农业科技成果运行机制产生的背景及特征,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脱节的问题,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殷志云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0(1):57-59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在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影响政府决策以及在推动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 ,社科成果转化在目前还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 ,必须从提高生产者的人文素质、优化社科成果管理、完善转化机制、保证转化渠道畅通等方面提高社科成果转化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难题。现行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同行评议法、引文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三类。文章在对这三类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后,着重对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分别对指标综合评价的四个环节,即指标体系的建立、权重的确定、指标分值的获得和组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综合评价思路的阐述,并提出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综合评价方法体系的雏形,以期对社科研究成果评价的研究和应用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学军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6):84-86
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来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是一种成果交易的制度安排。它可以按照交易界面位置不同分成企业自行研究转化、研究机构后续开发、成果转让、企业提前介入研究、研究机构自行研究转化等五大类。有效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分别从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强化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意识;加快科技经济体制的配套改革,建立三位一体的科技经济宏观调控体系;通过深化改革,尽快形成企业对技术的创新、吸纳机制;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繁荣技术市场,保证科技成果转化主渠道畅通无阻;多渠道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中试服务机构;加大科技立法和执法力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等8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张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5-10
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农业科技资源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一乐列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9.
吴淑元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0(2):90-92
社会科学成果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掌握学科特点、熟悉评价规律、知晓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分类、慎选评审专家五个方面着手,对相关成果进行系统考评,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