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河北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情况,指出了实施中的问题,主要包括试点的选用不具代表性,各地农民缴费负担差别大,集体补助沦为空话,各级政府财政补贴比例分布不均及不能够完全满足现行农村居民的养老生活需要等。通过个人账户积累资金终值的保险精算模型算出新农保农民领取的养老金待遇,最后得出结论:新农保养老金待遇基本能够满足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需要;投保人年龄越大,更应选择较高档次的缴费标准;农村居民养老金收入差别较大,所以,政府应尽量鼓励农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按较高标准缴费。  相似文献   

2.
《大庆社会科学》2014,(1):160-160
张祖荣撰文认为,在非公平精算费率条件下,政府应对农业保险供需双方提供财政补贴。由于农业风险具有风险单位与保险单位的非一致性、广泛的伴生性和弱可保性,使农业保险的公平精算费率难以准确厘定;同时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开展的时间不长,经营技术水平低,科学的定价机制尚未建立,厘定公平精算费率的条件还很不成熟。在非公平精算费率条件下,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方式应根据农业保险的费率构成而调整。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各险种的手续费率仅相当于纯保险费率,远低于其公平精算费率,保险公司的高额经营管理费用无法得到弥补,严重影响了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因此应改变目前中央财政单一的保费补贴方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大量土地被征用,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保障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目前被征地农民权益保护中存在着法律规定模糊且相互冲突、法律位阶过低、司法救济不充分等问题.要真正落实城乡统筹发展,必须在公共利益原则、公平补偿原则和程序公正原则的指导下.完善征地听证制度、征地补偿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4.
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随着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全国10%的县(市、区、旗)展开,新农保将面临一系列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衔接问题。处理好这些衔接问题有利于新农保体系的制度构建,从而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新区开发过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数量迅速增加。现行的针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与安置措施存在着诸如补偿标准低、项目少、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解决被征地农民的补偿与安置问题应采取积极措施,走一条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业培训、住房保障、墓葬改革”为一体的综合安置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乡统筹战略的实施,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群体将长期存在。农民工养老保险实践中存在城保模式、双低模式、综合保险模式和农保模式四种不同的模式。重庆市农民工养老保险属于"双低"模式,在实际推行中存在保障水平低、缺乏互济功能、易引发城乡就业矛盾等问题。立足于系统性、长远性的目标,建立城乡统筹的养老保险制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城乡分割及其对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湘玲  叶汉雄 《江汉论坛》2005,(11):140-143
我国养老保障的城乡分割主要是指城乡居民因身份不同而拥有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享有不同的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障的城乡分割使基本养老基金难以在城乡之间进行调剂使用,削弱了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险功能,同时还带来许多负面影响。要消除养老保障的城乡分割,必须在反思现有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础上,建立新的全民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本文在分析建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理论依据的基础上,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覆盖对象、政府在养老保险中担负的责任、资金来源、财务机制、管理体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养老保险中担负的责任、给付水平、与其他养老支柱的关系等方面,构建了打破城乡分割的全民性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速,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除了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民自身缺乏保险意识之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也是造成此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文章在分析德国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深入的剖析,指出当务之急是借鉴德国农民养老保险的成功经验,构建适合我国特殊国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以消除农村人口老龄化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9.
日本通过颁布一系列养老保险法令,逐渐形成了"全民皆保险"的格局.近年来,日本养老保险立法的重心向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转变,形成了理念全新的养老保险年金制度.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我国学界存在很大争议,在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享受养老金的条件、养老保险待遇的给付方式、保险费率等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借鉴日本经验,我国应尽早出台综合性的<养老保险法>,使每个公民不因身份、职业、所处地域等的区别而同等地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同时应将农村养老保险纳入整个社会保险法制体系框架,考虑农村养老保险立法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0.
周美艳 《理论界》2010,(3):197-198
目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日益突出,并成为亟待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本文论述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建构的必要性;提出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对策;以期进一步完善我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农村居民养老支持力系统模式是缓解我国农村老人养老困境的必然选择。新农保的出台填补了政府缺位的状态,弥补了政府支持力的短板。然而,以新农保为主的政府支持力在高参保率的“泡沫”褪去之后产生了参保老人福利水平不升反降的“倒逼效应”,导致农村老人获得的来自政府的支持力水平大打折扣。其背后的机理在于新农保制度设计中关于集体经济是否参与养老支持的自愿机制设计和新农保缴费中家庭参与强制机制设计也即捆绑缴费制度。建立弹性的集体经济强制参与机制,壮大农村居民社会养老支持力;发展地方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给予家庭自愿机制下的政策经济支持,夯实家庭养老支持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发挥家庭在养老支持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我国政府应对当前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的关键着力点;逐步做大财政直接支持的力度,真正起到兜底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俊 《兰州学刊》2006,(2):156-157,196
文章在制度演进论的框架下分析了农民失地的制度变迁过程,重新分析了被我国学者忽视的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作为行为主体的参与博弈过程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提到了要关注制度执行的效率与结果,提出了失地农民得到补偿后会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最后要求加强制度的执行监管,提出建立一种平衡机制,达到社会的和谐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刘奕  张怡 《晋阳学刊》2007,(5):50-53
由于我国农村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土地保障、家庭保障等传统保障功能弱化,农村养老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从我国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缺陷、农村养老保障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及我国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问题中的责任偏差等角度来阐明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从政府责任、政策公平性和资金来源等多方面入手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涉及多视角理论依据,其主要支撑理论包括大数法则原理、社会公平理论、收入再分配理论和博弈理论,其现实依据在于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过低导致的突出问题和提高统筹层次面临的障碍。顺利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应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三项重点。研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几个方面,有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要做到老有所养,只有通过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但是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分析研究,提出完善这项制度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河北省积极推进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重点分析了农村新型社保参保率低,制度设计上衔接性有缺陷,管理方面不透明,增值的难度较小等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加快立法保障,在制度设计上实现与其他相关政策的有效衔接,对基金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提高保值增值能力的同时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参保,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真正惠民便民。  相似文献   

18.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十分缓慢,覆盖面极其有限。实际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最需要社会养老保险,因为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没有保证,这些地区未富先老特征更为明显,传统的保障功能在弱化。然而,源于农民收入低,增长慢,支付保险费的能力弱;集体经济薄弱,无法为农民养老保险提供资金支持;地方财力单薄,难以全面提供以政府为主的养老基金融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获得社会养老保险能力又最弱。为此,应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推进重点,变政府扶持为财政拨款,并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倾斜;大力进行宣传教育,让农民充分了解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