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正确的探索期、正误交织的曲折期和严重错误的失败期;思想框架几乎涉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内容。其探索有成绩也有失误,但作为起点和正反经验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正确的探索期、正误交织的曲折期和严重错误的失败期;思想框架几乎涉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内容.其探索有成绩也有失误,但作为起点,其正反经验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概论"新版内容涵盖了从毛泽东时期的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到邓小平时期的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再到习近平时期的深刻阐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一系列的理论成果,并体现出长期积淀、一脉相承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对这三个部分内容进行贯通性研究和深入系统的把握,有助于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曲折探索、开创发展、接续奋斗的历程,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开创者,邓小平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框架,其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牢固基石;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根基;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深入探讨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贡献,有助于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相似文献   

5.
坚持在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在总结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科学概括,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必备的物质基础,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手段,第一次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创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明确提出了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的主要内涵,强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适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命题.江泽民"三农"思想把对新时期中国的"三农"问题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创立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当年寻找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既继承又扬弃,既创新又发展,进而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今天,回顾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光辉历程,缅怀毛泽东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先导的丰功伟绩,对于进一步学习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袁成毛泽东同志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奠基人、开拓者。他生前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也没有形成理论体系,但他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相似文献   

9.
1992年春天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创新理论观点,其中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理论。社会主义本质论全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长期没有搞清楚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问题,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对进一步探索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精髓,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要求,是对其"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存在状态及其运动特点的进一步拓展;社会和谐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之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巨大飞跃;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应当对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做出客观正确的历史评价。毛泽东是近代中国最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缔造了新中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最根本最重要的现实历史前提。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毛泽东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前奏者,毛泽东晚年的失误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毛泽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苏共二十大为中国共产党人解放思想,探求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契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可贵的探索,提出了一些崭新的理论观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建设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新经济政策及多党合作等。然而,匈牙利事件及国内工人闹事现象中止了毛泽东可贵的探索,中国错失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良机。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于毛,成于邓”。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0年艰辛探索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理论先导。其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第二,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和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第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两阶段”思想;第四,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体制的思想;第五,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思想;第六,关于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建设视角下中国化两大成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两个彼此独立、自成体系的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其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开创性地位及重大指导意义是不容否定的,应予客观公正地分析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二者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及实践分别属于不同的体系和模式.理论与实践互动的结果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提出为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理论遗产。它是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其理论贡献和时代意义,为我们在新的发展历史阶段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毛泽东创立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毛泽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毛泽东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毛泽东关于发展的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对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毛泽东晚年的社会主义理想模式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毛泽东晚年实现社会主义理想模式的具体方法及其主要错误。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毛泽东晚年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的评价应取历史的、辩证的、具体的分析方法,就是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这样,才能正确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既避免重犯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又吸取其中的某些合理思想,这对于新形势下深入改革开放,建设和谐社会,进一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与贡献可以解析为三个层面:一是毛泽东率先提出“以苏为戒”和实现“第二次结合”的历史任务,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前奏曲;二是毛泽东的探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思想先导作用;三是毛泽东的探索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实践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