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作为一名著名的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持之"大历史观"及其系列著作在国内学界产生过不小的影响。本文拟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就其"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而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探讨历史"、"实现金融管制与数目字管理"等具体观点及其治学方法、治学领域等内容作系统的梳理与阐述,从而对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史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做一个初步的勾勒与概括。  相似文献   

2.
《漆侠全集》是漆侠先生多年从事学术研究的心血结晶,体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治史的学术特色,集中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成就、治学理论和研究方法。透过《漆侠全集》,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先生的道德文章和思想境界,更全面地总结先生的教育成绩和学术贡献,更深入地学习先生的治学方法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3.
张钧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林业历史学家.该文从林业史学科建设、林业史研究概况、中国古代林业通史、中国古代林业思想和传统文化、林业科技史和经济史、近现代林业史等研究领域,概述了张先生的学术成就,并回顾了张先生高尚的人生哲学和宝贵的治学经验.张先生的研究成果和治学经验,为我国林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白寿彝先生治学领域宽广 ,对许多学科的开创和建设做出了贡献。其中 ,民族史、通史、史学史的研究在他的学术规模中 ,具有重要的地位。早年 ,他走着一条由民族史、通史而史学史的治学道路 ,后期 ,又将这三者高度统一起来 ,融会贯通。他的史学史研究 ,有着鲜明的特点 ,有力地推动了史学史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治学,先贤已有很多精辟论述。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就曾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相勉。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提出过治学要有“二冷”精神:一是坐得冷板凳,二是吃得冷猪肉。话虽不同,但都道出了治学之路充满艰辛的实质。近日偶得章宏伟先生所著的《故宫问学》(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一书,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问学”之不易。严格地说,这是作者的一部个人论文集。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6.
岸边成雄先生是日本著名学者,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于一九三六年大学毕业时,就立志研究唐代音乐,第一篇论文就是从西域音乐着手,把研究中国文化作为终生的事业。半个世纪以来,他孜孜不倦、潜心探索,发表了一百四十余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六部学术著作、三部学术译著。仅据这些不完全的统计,足以见岸边先生的学术贡献了。岸边先生不仅在日本开拓了唐代音乐史研究、西域音乐史研究,而且是把比较音乐学介绍到日本的主要学者。他所从事的事业,从某种角度上讲,填补了我国音乐史的空白。从西域文化史研究的角度来看,岸边先生无论是在治学精神、治学方法,还是在学术成就方  相似文献   

7.
云南大学已故教授方国瑜先生是著名历史学家,他在民族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语言学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对此,他在(略述治学经历)一文中对自己的治学之路曾作过回顾。但由于那篇文章只是(滇史论丛)一书的“自序”,因此不可能对其治学经历进行详述。作为一个学者,他所走过的道路也和别的学者并无两样,但作为一个出身在旧中国的少数民族学者,他却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艰辛。方国瑜先生1903年正月十八日出生在云南省丽江县文治村一个有十几口人的家庭里,儿时由于体弱多病,三岁始学走路,五岁还走不稳…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著周一良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在陈寅恪先生的影响下,治学范围涉及史学、语文学、佛学、“敦煌学”等许多方面,而以治魏晋南北朝史最闻名。周先生对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大体上是在不同的两段时间里完成的,一是30年代至1949年,一是...  相似文献   

9.
60年代初,王力先生给北大学生开过“中国语言学史”,这门课的讲义后来在《中国语文》杂志上发表(1963年第3期起连载),1980年,王力先生又将旧搞重新整理成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以单行本出版.这本《中国语言学史》是继岑辍祥先生在《语言学史概要》(科学出版社,1958)之后又一部中国语言学史著作.虽然它只是一本“简史”,但在当时与这一领域的其它著作,如胡朴安的《中国文字学史》、《中国训治学史》、张世禄的{中国音韵学史})甚至岑辍祥的《语言学史概要})相比,其观点之新、材料之富、体系之严密、研究之深入都达到了一个…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朱介凡先生谚语学研究进行探索。表彰他随时采谚,坚持谚语学研究60年,完成500万字巨著《中华谚语志》,可贵的治学精神;以史证谚,以俗析谚,以境议谚,以谣论谚等独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谷霁光先生的治学特点,首在以学术为生命和特殊的勤奋;其次强调独立思考,多疑善问;再次是严谨扎实,考据绵密。谷霁光先生极显著和最值得重视的特点是力求会通和整体综合的学术方法。这一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相当契合于西方年鉴学派长时段和总体史的理念,亦是谷霁光先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结果。谷霁光先生的会通综合并非宏大叙事和结构理论,而是与微观、中观具体问题的实证研究紧密结合,因而具有既专且通的特点。谷霁光先生以学术为生命的治学精神可为今日治史者的楷式;而其以自主贵疑为主导的治学理念、以会通综合和严谨考证相结合的治学方法则不仅是中国历史学的优良传统,而且被史学实践证明卓有成效,值得后辈学者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贺麟先生在中西文化会通方面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对贺麟的治学方法及其理论特色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吴国钦先生从读本科、研究生起,直到成为中山大学中文系中国戏曲史学科的资深教授,一直在康乐园学习和工作,在中国戏曲史、《西厢记》、关汉卿、潮剧史研究等方面建树尤多,见证和反映着这一学科领域的薪火相传、建设发展。本文由左鹏军以访谈的形式,请吴先生回顾求学和治学经历、讲述治学方法与学术经验,既是个人的学术回顾与反思录,也是那一代学者成长历程与时代变革关系的生动反映。  相似文献   

14.
略谈陈寅恪先生的治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寅恪先生于1968年10月7日逝世。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历史研究者撰写的记述寅恪先生治学的文章多篇。我也曾写过三篇小文,陈述我对寅恪先生治史方法的理解与体会。现在重读自己的旧文,很不满意。我从寅恪先生受业多年,读先生书,但却不足以知先生之学。这几年反复研读先生的书,并以先生之学来教导学生,对先生的学风和治史方法似乎理解更多一些,写出这篇小文,请读者指教。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旅游地理学科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代学人通过不懈努力、开拓创新,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坚实基础。文章基于口述史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对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的重要奠基人孙文昌先生的学术成长经历、旅游地理研究历程进行了系统回顾,并对孙文昌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进行了整理。通过研究发现,孙文昌先生淡泊名利、潜心治学,创办了著名的旅游院系(青岛大学旅游系)和全国性学术共同体组织(区域旅游开发研究会),对旅游地理学科体系进行了奠基性研究和实践。在长期探索中,孙文昌先生形成了“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学科交叉,兼收并蓄”“重视人才,海纳百川”等治学精神和学术思想,成为留给学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旨在为全面理解中国旅游地理学科的发展脉络提供一个棱镜,为中国旅游史及旅游学术史研究提供一种基于“口述”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是研究中国近代史乃至晚清史所不可或缺的资料,价值极高.而丛书的编者,沈云龙先生却一直为学界所忽略,研究者甚少.本文对沈云龙先生的求学经历和治学之路做一个梳理,以勾勒出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和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并就对先生的研究现状做一个概述,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7.
魏良弢先生的《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充分利用汉文和非汉文史料相互印证,显示了作者广博的学术视野和学术功力。在对喀喇汗王朝历史和西历史的研究过程中,不断根据新的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修订自己的观点,充分显示了治学中的“慎思”。在开展西域史学术研究中,做到了“知行合一”。  相似文献   

18.
陈连庆教授,1916年生。吉林省吉林市人。1940年毕业于日本明治大学法科。后致力于史学的教学和研究。1947年在长春大学任教。1948年,又在东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先后任副教授、教授,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科研40多年。在40多年的治学道路上,虽然屡经坎坷,但矢志弥坚,在古代史研究领域中耕耘不止,取得丰硕的成果。先生治学,学风严谨,实事求是,对于前人的成说,不随意盲从,对未解决的疑点、难点也决不放过,一  相似文献   

19.
博通闳识锐进不懈——罗荣渠教授的现代化理论研究罗荣渠先生的治学,广博而精专。解放前在北大念书时他曾多多受益于我国中西交通史专家向达先生,特别注重踏实、谨严的学风和贯通中西的治学方法。在此后近五十年的学术生涯中,罗先生兼收并蓄,用宏取精,在世界史研究的...  相似文献   

20.
《国共政权十年对峙史》的命题欠妥──与郑德荣先生商榷刘培平郑德荣先生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国共政权十年对峙史》(1927-1937)①,以其丰富的材料和精心安排使我获益非浅,尤其是作者“以国民党和共产党及其两个政权的对峙为基本线索,论述两党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