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邵炳军 《唐都学刊》2002,18(4):31-35
晋武公三十八年 (前 6 78年 ) ,乘周大夫子国之乱而伐周大夫夷诡诸采邑夷邑 (东周王畿之邑 ,地不详 ) ,杀夷诡诸而取其采邑以为晋邑。三十九年 (前 6 77年 ) ,灭姬姓荀国 (即今山西省新绛县之故郇城 ) ,将其地赐于大夫原氏黯为采邑 ;又灭己姓董国 (即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四十里之董泽 )以为邑 ;又灭姬姓贾国 (即今山西省临汾市南之贾乡 )以为邑 ,后赐其大夫狐射姑为采邑  相似文献   

2.
"又念壮岁献赋上都,尝出此途,今四十年矣.虽山川依然,而苍颜华发,殆非昔日,感今怀旧,漫作诗以自遣云: ‘踪迹年来遍朔南.消磨髀肉困征骖.居民胜日一百五,倦客流年六十三.水性依然人自老,树围如此我何堪.  相似文献   

3.
汉代"少吏"是汉代官僚结构中的低级官吏。汉代少吏享有的社会待遇包括赐钱、赐金、赐爵、赐肉、赐酒、赐食,增俸及休假等内容。汉代少吏的社会待遇与汉代少吏的选拔资格、升迁制度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协调的、动态的、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与平衡机制,从而为汉代少吏创造出一种优质的生活形态和仕宦秩序。作为反馈,汉代少吏大多廉洁奉公,恪尽职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实现了切实的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4.
<正>河东薛存义将行,柳子载肉于俎,崇酒於觞,追而送之江浒,饮食之。且告曰:"凡吏于土者,若知其职乎?盖民之役,非以役民而已也。凡民之食于土者,出其十一佣乎吏,使司平于我也。今我受其直,怠其事者,天下皆然。岂惟怠之,又从而盗之。向使佣一夫于家,受若直,怠若事,又盗若货器,则必甚怒而黜罚之矣。以今天下多类此,而民莫敢肆其怒与黜罚者,何哉?势不同也。势不同而理同,如吾民何?有达于理者,得不恐而畏乎!"  相似文献   

5.
2月1日,湖北省枣阳市全面启动城乡低保对象春节慰问活动,枣阳市共投入了300多万元的救助资金,对城区低保对象实行物资慰问和现金发放。城区低保对象在中百仓储领取市民政局发放的“5个5”慰问物资,即5斤鱼、5斤肉、5斤油、15斤面和50斤米,  相似文献   

6.
一下班就“开溜”的新郎小宁波,今天却磨磨磳磳地不想回家会娘子。犯傻啦?陪我这个满脸胡茬的老头子?和新娘恼气了?准是!一经追问,小宁波吐了真情:前几天伯伯进城买东西顺路看看侄媳妇。乡下亲戚第一次登门,妻子只是打了个招呼就转身洗衣服去了。小宁波心有不快。几年未见,长幼之间自有许多亲热话要说。眼看快到中午,小宁波叫妻子买莱,可她只买了一斤肉、一斤花莱、一斤黄豆芽,明知宁波人爱吃鱼虾海鲜,偏是不买,心痛钱?小宁波暗自呕气。三天之后,小舅子来还两  相似文献   

7.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国家。一九七七年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粮食十四万七千斤,肉一万二千斤,奶二万七千斤,蛋一千七百五十斤。当年一个农业劳动力的年产值达二万三千八百美元,一年生产的实物可以供养五十六个人。从一九七二年——一九七六年各种农畜产品的平均用工时数来看,种一亩玉米只用五十分钟,种一亩小麦用二十九分钟,种一亩棉花用三小时零三十六分钟。每生产一百斤猪肉用五十三分钟,生产一百斤牛肉用一小时三十九分钟。就一般农场饲养的鸡来说,每生产一百斤鸡肉(毛重)用工三小时零二十四分钟,而专业化养鸡场每生产一百斤肉鸡只用十三分钟。因此,研究一下美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经验和问题,对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有帮助的。下面集中谈一下其中的两  相似文献   

8.
一、两种对立的灵感思维观. 对灵感思维的研究和探索由来已久,尽管至今仍众说纷坛,但归纳起来有六种观点,形成两种对立的灵感思维观。 第一种是神赐说 神赐说认为:灵感是神的诏语。在人与神的交往中,超然之“物”凭附于人身上,并赐予人以神灵之气。这种“着魔于神的人”当精神处于迷狂状态时,神妙奇怪、莫可名状的灵感便倏忽而来。这是原始灵感的意义,它的原意就是通神或吸入了神赐的灵气。在古代,最有代表性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神赐说”。柏拉图说:“优美的诗歌本质上不是人的而是神的,不是人的制作而是神的诏语;……诗人只是神的…  相似文献   

9.
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当今西方诸马克思主义史学流派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通过对该学派几个显著特点的分析与对几位有代表性史学家作品和观点的考察,认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既坚持了唯物史观,又反对机械唯物论所导致的历史分析中的简单化、模式化倾向;他们强调经济和政治文化的相互作用,又反对非决定论或多元决定论;他们强调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又不唯阶级斗争决定论。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这些成果将对我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时装,永远是时尚最有代表性的检阅者。女人,永远是时尚的创造与追随者。不跟随潮流,而被潮流追随——这就是利客来女装商场的独特魅力。2008盛装重新开业的利客来四楼女装商场,在原来的君帛、阿玛诗、哥弟、宗洋、李红国际等品牌的基础上,又新引进了玖姿、非尚、庄姿妮、KUO阔等时尚知名品牌,成为白领丽人装和时尚淑女装的潮流聚集地。时尚的款式、国际化的品牌,堪称岛城北部最有范儿的"女人花"。  相似文献   

11.
应天书院     
应天书院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旧城州之东,在北宋时与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嵩山的嵩阳书院并称为四大书院。应天书院的前身是后晋时杨悫所办的私学,后经其学生戚同文的努力,得以发展,学子们“不远千里”而至,“远近学者皆归之”。北宋政权开科取士,应天书院人才辈出,百余名学子在科举中及第的竞多达五、六十人。宋真宗时,因追念太祖自立为帝,应天顺时,将宋太祖赵匡胤发迹之处宋州(今商丘)于1006年改为应天府,1014年又升为南京,处陪都地位。1009年,宋真宗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宋仁宗时,又…  相似文献   

12.
她很后悔大学的时候没有谈恋爱。高中的时候太幼稚,功课压力又大,出社会之后,即便你来我往不做要求,心里还是奔着一个"结婚"去的,好似不这样,恋爱就太不认真了。一个女孩子,不认真,那还了得?大学就不会这样。大把的时间,不用来浪费,不用来恋爱,还能干什么呢?可是她居然就没有恋爱。高三学习任务繁重,家里爸妈生怕她营养跟不上,三餐见肉,早上是香肠片烤面包,午餐三菜一汤(必定有两个荤菜),晚上一样,夜里十点还有一顿加餐——爸爸亲自给她捧到房间,一碗热热的肉汤,冬瓜排骨,山药猪脚……看着她一口一口喝完,爸爸才欣慰地拿着空碗出去,临走不忘记嘱咐"好好学习呀!"她重重点头。大学是考上了,入学体检,她整整比高二重了十八斤,整个成了一个小圆肉球。  相似文献   

13.
沈园与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清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这是陆游七十五岁重游沈园怀念前妻唐琬的诗,沈园即今浙江省绍兴市木莲桥洋河弄禹迹寺南的沈氏园。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出身于一个世宦家庭。陆游二十岁娶表妹  相似文献   

14.
《周礼·地官·司徒》有两段关于婚姻行政管理的记载:一、“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毋过五两。禁迁葬者与嫁殓者。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其附于刑者,归之于士。”二、“媒氏,下士二人,史二人,徒十人。”  相似文献   

15.
关于唐代文学家孙逖的籍居之地,学术界有两种比较通行的看法:其一,认为孙氏为"潞州涉县人"即今河北涉县人;其二,认为他是"博州武水人"即今山东聊城人.以上两种说法其实只是祖述成说,并不是太准确.通过文献资料的考证,唐代名臣颜真卿所指出的,孙逖祖籍博州武水、中迁潞州涉县、最终实际上是以河南巩县(洛阳)地区为主要活动区域的说法,更加符合孙逖的实际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6.
董卓小钱发行后,粮价究竟涨到什么程度,史书记载不一。《后汉书》载“谷石数万”,《三国志》载“一斛数十万”,《晋书》载“谷一斛至钱数百万”。本文作者根据考古发现的董卓小钱实物,经过考证和计算,认为不可能用1000斤铜钱交换30斤粮食,以上诸书记载失实。作者对史书记载的这种科学态度,是值得提倡的。  相似文献   

17.
徐美清 《社会工作》2008,(23):36-36
江西省定南县原有乡镇敬老院13所,其中集中供养107人,每个院平均供养不到8.5人,人均月供养经费56元。通过改革敬老院办院管理体制,五保集中供养规模显著扩大,集中供养水平显著提高,目前,该县社会敬老院在院五保人员已增加到683人,实现了五保人员在自愿基础上的100%集中供养,供养经费每人每年达18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走进土司衙门:百年雄风今安在"建年逾五十,膝下无子。后遇神僧渡以金丹并嘱合家虔心向善,上帝将赐尔九子一女,仙逝(去世)之时,葬牛眠山下,日后坟上长茅草之时,尔子孙折铁更姓,可免此难。"这句话出自《余氏家史》。《余氏家史》中所指"建"即铁木建,系元成宗皇帝铁木耳之二弟;明洪武二年,铁木建已折铁更姓的后人余伯锡,随军入川,浴血奋战,先后攻克今泸定县化林坪、龙巴铺、沈村,加郡、得妥等地;洪武七载,余伯锡攻下摩岗岭、磨西面、喇嘛寺,朝廷因其军功卓著,同时急需汉官管理,扼守贯通川藏的咽喉——沈村宜牧古渡,于是授予余锡伯沈边(今泸定境内)土千户世袭。  相似文献   

19.
绥棱农场是黑龙江垦区的一个中型国有农场,耕地面积18万亩,下辖14个生产队,总人口8000人,其中职工3400人。从1996年起,该场借鉴“邯钢”经验,结合自己的场情,全面推行斤粮责任目标成本逆控法,在强化种植业管理上进行大胆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效益。1996年以来,这个场的斤粮成本每年都比绥化分局9个农场的平均值低0.05元以上,仅降低斤粮责任目标成本一项3年来就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1996—1998年间大农场累计盈利1709万元,比前3年增长2.5倍。全场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1998年达到4017元,比1995年增长65%,出现了大农场和家庭农场经济同步增…  相似文献   

20.
释hua     
金文的“■”字,目前尚不能确识。 《说文》:“■,击踝也。”这解释乍一看颇为荒诞不经,因此为诸家所不取。我看《说文》的说法不可轻易抛弃。 第一、“■”与踝有关。 《麦尊》有这样一句话:“侯易者■臣二百家剂。”“易”是“锡”字,即 “赐”。“侯”指井侯。“侯赐”,就是井侯受赐于王的意思。“剂”:券书。 《周礼·天官·小宰》:“听买卖以质剂。”注:“质剂,谓两书一礼,同而别之,长日质,短曰剂,今之券书也。”“者”字,郭沫若认为是“赭”字,“■”是“踝跣之臣”①。“者”是“赭”,这一说法甚确;“■”释成“踝跣之臣”,这一说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