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古清渭流域,以秦安陇城为中心的女娲神话传说具有典型的原型意义.对其进行探讨,可以比较切近地还原神话所表达的原生态内容及其流布线索.原始先民对生殖崇拜的集体无意识,积淀为女娲抟土造人神话.炼石补天神话中女娲烧制五彩石补天与大地湾先民烧制陶器的过程属于同一方式,在联结现实世界和神秘世界的方式上,女娲充当了人和神的中介.伏羲女娲兄妹成婚、繁衍人类传说,反映了先民对自己力量的发现和肯定.依据清渭流域以陇城为中心的大量民俗事象,并将汉民族女娲神话传说与少数民族地区女娲神话传说的分布及文化特征对比,则进一步说明以陇城为中心的清渭流域是女娲神话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2.
从神话到现代--中国文学中的女娲原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角度入手,结合女性主义批评去解读中国文学中女性形象的深刻内涵,即回溯到更原始更深层的传统文化中,并进而寻求它的当代状态,可以打通神话和现代的界线,寻求两者之间的契合点和象征性的置换形式,从而揭示出蕴含其中的更深层厚重、更具概括性的典型意义.女娲原型集中体现了创造与牺牲统合的女性特质.远古时期,女性在社会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两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女性这一特质.男女两性作家在回溯这一原型时,呈现出性别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彩陶的生产是人类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巨大突破,彩陶图案类型呈现地域和源流关系.而表现在精神层面的远古神话(尤其是女娲神话)隐微曲折地反映出彩陶时代的原始信息.本文就大地湾及周边遗址的彩陶纹饰中土蛙纹及变体占绝大多数的事实,结合当地女娲崇拜遗迹及传说和女娲崇拜在民间的影响,来寻找远古女娲神话产生的背景和原型. 相似文献
4.
《淮南子》女娲神话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等神话因子有古老的历史渊源。近几十年来的彩陶文明、甲骨卜辞等考古发现证明,以上神话因子含着极为古朴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文化内容,反映了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和原始宗教生活。 相似文献
5.
河南女娲神话的演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娲神话主要产生在河南省的北部、山西省南部、陕西省西部一带,随后沿黄河向东传播,与自东向西的伏羲神话在河南的东部地区交汇、融合,从而丰富、发展、变异,并产生新的神话与传说.对女娲神话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神话演变的方式,区分神话与传说、原生神话与后起神话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根据最新文字考释成果分析,楚帛书甲篇神话是一个脉络清晰的有机整体,它所描述的是整个宇宙的形成及其秩序的确立过程,概括起来主要包含三大阶段,即天地开辟及宇宙秩序的初步确立——宇宙秩序的破坏及其重整和巩固——宇宙秩序的精密化,是一个包括了原创世和再创世的完整创世神话,其中创世神雹、女填即伏羲、女娲。楚帛书神话作为现存先秦时代唯一完整的创世神话记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近世民族调查所得的西南苗瑶或中原汉人所传伏羲女娲神话,在类型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后者很可能是受到以印度文化为中介的西亚洪水遗民神话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张丽君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5):88-91
女娲和赫拉都是中西方神话中重要的上古女神,她们都作为女性神而存在,拥有着母性色彩和创世造物的神性能量,她们与人类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但同时由于地域特征、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女娲和赫拉在性格秉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异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以他们为原型进行的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的刻画,解读这些艺术形象背后所承载的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内涵。文章即以此为研究背景,在阐述了中西文学中女娲和赫拉这两个神话原型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从神话批评的视角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二者形象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女娲和姜媛神话的文学书写以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时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以宏大政治意识表达对圣王英雄的颂扬,保留着神话本有的神圣性特征;后期则流变为卑微文人意识中的消极退避与孤愤情怀,具有抒情性特征.女娲和姜媛神话后期的文学书写,代表了神话之抒情性意义建构的两种模式. 相似文献
10.
车马坑是20世纪重要的考古发现,其发掘一方面反映了考古学取得的重大进展,另一方面由于其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史的众多内容而备受关注.车马坑考古涉及的学术问题主要包括马车的起源、车马陪葬制度和古代车制.随着考古发掘技术的进步,有些问题上已经理清思路,取得了共识,但仍有不少问题存在着争议. 相似文献
11.
12.
岭南地区历史上的牛有多少种?它来源于何处?牛的发展情况怎样?这些问题学术界鲜有研究。本文从考古学的角度,并结合文献史料,就牛的发现、分布、种类、来源、牛耕等问题,全面考察了岭南地区古代耕牛的发展情况,对研究岭南地区古代畜牧史、农业史、经济史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分别属于不同的文化系统。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在关于宇宙起源、人类起源、文化起源、洪水灾难等神话题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 ,也在形与神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希伯来神话与中国古代神话的特殊思维方式 ,显示出两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各地许多不同民族的创世神话中,女娲是创世女神,在祭坛上一直高居始祖母之位,享受世代子孙的供奉。女娲崇拜的原始与生殖崇拜、祖先崇拜有密切关系。在生殖崇拜观念影响下,先民把许多女阴象形物赋以神性且加以崇拜。女娲身上被赋予的生殖观念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经萌芽。在神话中,女娲是人类的创造者,其始祖神的地位在神话时代就已经确立起来了。 相似文献
16.
17.
女娲神话的现代阐释——《补天》与《女神之再生》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作品《补天》和郭沫若的作品《女神之再生》都是五四时期对女娲神话传说的现代性阐释,寄托了两位大家对历史的思索,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对现实人生的不同理解和相异的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8.
“三峡考古发现与巴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将重庆这一区域文化的研究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与会专家就巴文化形成的生态环境及历史条件,巴族的起源、发展与壮大,三峡新石器时代文化与渊源,巴文化考古学特征,巴人的遗迹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从而形成诸多共识:巴文化起源于清江流域,巴文化与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有紧密的渊源关系,巴文化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及博大精深的内涵,是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从基础、主体、机制和作用四个方面,对“女娲创新文化”进行总体地论述。进而建立了女娲创新之道的灯塔模式。作为“娲皇子孙”的华人,处处、时时、人人都可以继承发扬“女娲创新文化”。去创造新人、新家、新国和新天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地调查,对新疆维吾尔族就目前的生育状况及生育观念进行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晚婚、晚育观念逐步形成;传统的"多子多福、后继有人"的生育观念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重男轻女""传宗接代"传统的生育观念依然存在;发展相对滞后的地方经济、文化导致对男性孩子的偏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