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史上,以饱含抒情的笔调将“我”贯入小说之中的,郁达夫虽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却是最有影响的一个.当时写作这种包含作者身世“自叙”的作家很多,有早于郁达夫的鲁迅,也有晚于郁达夫的王以仁,以至女作家庐隐等.可是真正把“我”带入文坛发扬光大,而且经久不衰的要算郁达夫了.在郁达夫的小说中,“我”的不幸,突出地映衬着国家和人民的不幸;“我”的悲哀,始终流贯着时代和社会的悲哀.“我”,是郁达夫在全部创作中精心塑造的一个艺术典型.当我们今天希求以客观的态度评价郁达夫时,不能不注意他这些为数众多的“自叙传”小说,注意小说中“我”的变迁与作家生活及社会时代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小说研究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拟从郁达夫小说的题材、人物形象、艺术风格、心理分析和自卑心态五个方面对郁达夫小说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力求反映出郁达夫小说的某些带有本质规律性的东西来。一、郁达夫的小说题材在郁达夫的大多数作品里,男女之间的关系占了很多的篇幅。郁达夫之所以喜欢这类题材,与他受外国作家影响和其独特的审美趣味有着紧密的关系。屠格涅夫、卢梭等外国作家对郁达夫的影响深远,而这些作家都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圣手,同时,郁达夫自已也认为,人类有一种感情是“比较的注重他人的安宁、快乐,而自已常处于一种牺牲的地位”。这就是爱情。“古…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的“自我小说”深受日本私小说的影响,本文试从郁达夫小说与日本私小说中“自我”的差异这一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通过对郁达夫“自我小说”的创作背景与写作手法的分析,阐释了其小说与日本私小说中自我涉及的空间和自我的情绪抒发上的差异,并从创作主体和个人地位境遇分析了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新文学研究的繁荣和深入,对郁达夫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任何作品都是作家审美意识和审美情感的艺术投影,对作家思想、情感透视得越深,就越能把握其创作的社会历史蕴含和审美特质。郁达夫无疑是一位内心世界颇为复杂的现代作家,他的个性特质的复杂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使其作品既独标一格又毁誉参半。笔者拟从郁达夫的自卑情结入手,探究其精神内质,以期求得探视郁氏小说感伤情调的独特视角,并就其自卑情结的形成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5.
制约中国小说美学发展的三大因素小说的审美重心是人物.制约中国小说美学的三大因素是:历史学、诗美学、勾栏瓦肆的市民层听众心理学,它们也对人物审美发挥着制约作用.历史对小说审美的最主要影响是写实性和人物众多性.中国长篇小说人物阵容庞大,有一个群体结构.这似与中国小说再现社会的历史世相庶几相关,每一个人都代表了一种社会力量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6.
试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日本形象申洁玲关于郁达夫和日本的关系,历来已颇有些研究,或者将他作为抗日义士来纪念,或者探寻他的小说和日本私小说的关系。本文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即通过细读郁达夫的小说,来分析郁达夫小说中的日本形象,并探讨性别在其中的意义。对于一个以...  相似文献   

7.
毛尊 《船山学刊》2006,(1):118-120
郁达夫,五四时代的弄潮儿,深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如果说其小说与西方文化有着紧密联系,表现出叛逆的姿态,其散文则就与传统有一种割不断的联系,具体表现为他面对现实世界采用儒道互补的形式,建构审美世界时又执著于古典美的重构。本文试从郁达夫散文风格转变与“自我——世界”的对话模式、古典美的重构等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婉美而精致的诗性品格构成了南宋文化的审美特征,它以“集体无意识”的方式对郁达夫的性格气质、审美情趣、艺术思维方式和文学表达形式的生成都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从源流上讲,郁达夫对精神家园的渴求;在作品中对感伤而唯关意境的倾力营造;对小说意象独具匠心的艺术构造以及他身上独异的名士风流气质等,都与其受南宋文化的浸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南宋文化的审美品格影响了他的审美心理和创作风格,使他在浪漫主义文学上取得了重大成就。他柔性的艺术审美品格及独特的“自我抒情体”范式,对丰富中国现代小说创作的艺术表现和传达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留学日本期间深受欧洲和日本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他早期小说创作中客观、冷静、中立的叙事立场,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影响和制约,以及松散淡化的故事情节和开放式的结尾方式都显现出自然主义的创作特征。郁达夫对自然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尝试是中国新文学接受外国文学因素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0.
孙郁:莫言与鲁迅,一个很有意味的研究课题 "从鲁迅到莫言"这个话题是很有意思的.2006年我还在鲁迅博物馆工作的时候参加过一次莫言学术研讨会,当时我提交的论文就是《莫言:与鲁迅相逢的歌者》.莫言的一句话让我感触特别深,他说他自己的写作受到了鲁迅的很大影响,他在北师大读书的时候,提交了一篇作业,就是关于《故事新编》这个小说的读解.他的这个读解很有意思,对鲁迅文本的内在性的认识很独特,当时学界专门研究鲁迅的人都没有这样讲,他从审美上对鲁迅有一些内在的感受,尤其是对鲁迅思想的复杂性和对审美复杂性的理解.莫言自己也讲他是把好人当成罪人来写,把坏人当成好人来写.而且他在小说里面把非常龌龊和非常美好的东西写在一起.想当初《丰乳肥臀》面世的时候很多人批判他,这就说明他的创作方法和审美方式跟流行色还是有很大距离的.我认为他可能是厌恶了当时流行了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和审美方式.他从鲁迅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也从俄国、欧美和日本作家那里受到了很大启发,所以他自己小说的复杂性糅合使他获得了很大的声誉.  相似文献   

11.
刘鹤 《浙江社会科学》2008,1(6):112-116
郁达夫与川端康成在家庭背景、创作思想、艺术表现等诸多方面都有较多相近之处,特别是郁达夫的短篇小说<迟桂花>与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说<伊豆的舞女>,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艺术特色、美感特征等方面存在更多相似之处.本文通过对两篇小说的美学风格、审美意境和女性美的独特的审美视角进行比照,以期从美感特征和审美意识方面研究郁达夫与川端康成这两位文学大师在小说创作中美学思想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如果从灵谷的《郁达夫小说》这篇文章算起,那么,新加坡的郁达夫研究应该从1928年开始。但是,郁达夫引起新加坡学者的注意,则在1938年他去南洋之后,到1945年被害的短短几年里。新加坡的郁达夫热心者、崇拜者、反对者至少有三十多人写了不少于四十篇文字。这一时期,新加坡的研究者们似乎对郁达夫小说的兴趣不大,在为数不多的作品评论中,也都集中在对他的诗词的评论上。值得注意的是:一、新加坡学者对郁达夫下南洋宣传抗日救国给予了高度评价;二、1939年初马华文化界发生了一场由郁达夫《几个问题》而引起的争论。  相似文献   

13.
沈从文早期小说受到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影响。《边城》的产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不是突兀的现象,同样得到《迟桂花》的深刻启迪,沈从文始终关注着郁达夫的创作,并抱着不变的钦服之情。郁达夫和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嬗变,也具有着某种相似的面貌。另外,《边城》人物的塑造,也有废名小说《竹林的故事》的影响。但是,《边城》依然是一部超拔之作。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袒露自己的心理隐私和人生境遇,自传体小说也成了郁达夫的一个标签.作家对于自身大胆的抒写,无形中为其做传记者提供了充分的资料,但也给人造成了辨析真伪和提炼材料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外国作家和文艺思潮对郁达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四”时期的名作家中,郁达夫的文艺思想是独树一帜的。要了解郁达夫文艺思想的演变和形成,不能不探讨郁达夫与外国作家和文艺思潮的关系。“文学作品,严格地说,都是作家的自叙传”,这是法国作家法朗士的一句名言。从郁达夫的作品来看,和法朗士的作品风格相差甚远。但郁达夫从法朗士那里接过了这个口号,同他所受到的西方和日本文艺思潮的影响融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比较独特的艺术见解。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郁达夫小说语言体式入手,对郁达夫小说语言的文体构成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探讨了他小说中占主体地位的语言样式,并从功能角度对这些语言样式做出了分析,认为这些语体样式的采用和郁达夫旧体诗表达之间有着文体写作上的承接关系,是郁达夫在白话小说文体上的创新实验.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著名作家,也是一位语言天才。他精通多国语言,熟悉东方西方,对中国古典文学有深厚修养,创作深受古今中外文学影响。同时,他的不朽创作反过来又给时代、给社会以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郁达夫与西方人本主义刘光宇一在郁达夫总计44篇(部)小说中,表现人的生、死之苦,始终是他选择的创作主题。主人公都是生活在时代桎梏下呻吟的"时代儿"。他们反复诉说的是精神之苦、生计之穷和病的折磨。留日学子只有微薄的官费,摆在作家、编辑、教育工作者面前的...  相似文献   

19.
人的自由问题,在西方近现代思想家中一直被作为哲学和美学的基本问题来探讨.马尔库塞深受黑格尔、青年马克思、海德格尔、弗洛伊德等思想家的影响,对人的自由问题也极为重视.在其许多著作中,他都深入探讨了人的本质与自由、异化劳动与自由,审美解放与自由等问题.但当他将人的自由问题由激进的批判、理性的审视,最终归结为审美解放和审美想象时,人的自由问题这一原本沉重的话题也就轻易变成了一个浪漫主义的美学寓言。  相似文献   

20.
论郁达夫的悲剧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郁达夫的悲剧生命意识侯运华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取得卓越成就的文学家,也是最引人争议的作家之一。赞颂者称他是开创了中国现代心理小说抒情小说先河的作家,批判者称他是“赤裸裸描写色情与性的烦闷”①的作家,还有的干脆把他看成一个心理变态的怪人,提起他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