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何谓孔子之道?《论语》中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的有这么一条:“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巳矣。’”(《里仁》)孔子本人没有直接说明他的道究竟是什么,而只是指出这道具有“一以贯之”的特点。曾子的回答倒是颇为具体而自信。由于曾子的看法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它曾经得到孔子的认可,所以有人就提出了怀疑,认为曾子之说未必妥当,概括孔子之道的不是忠恕而应是仁,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的意思是:我“仁”的学说贯穿着“中庸”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忠恕固然不能概括孔子之道,仁也同样不能。  相似文献   

2.
“吾道一以贯之”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论语》有这样一章:“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吾道一以贯之”一共只有六个字,但这是研究孔子思想一条重要的资料,我们准确理解它,有助于准确把握和分析孔子思想体系特点及其实质.曾参以“忠恕”概括孔子“一以贯之”之“道”,末了还来个“而已矣”,就是说,没有留下半点余地,“夫子之道”全在其中;后人以曾参是孔子的高足,他的概括似已成为千古不易之论.但是,曾参概括得对不对?曾参说话时孔子本人已不在场,未见表态.但从孔子有关的思想看来,曾参的这一概括是可以讨论的.而且,“吾道一以贯之”实际包括两个问题,一是“道”,一是“一以贯之”,从孔子说话的口气看,似是在对方对“吾道”有个大体了解的前提下,着重强调“一以贯之”,着眼点不是“道”是什么,而是“道”的如何.但曾参对孔子所着重强调的却没有任何解释.为了探究“吾道一以贯之”的真实涵义,我们有必要对孔子之“道”、“一以贯之”和曾参所说的“忠恕”分别作一点考察,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再看看“吾道一以贯之”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相似文献   

3.
张朋 《社会科学》2003,(3):88-93
对于孔子思想中“仁”的地位及其具体含义 ,学界长期存在争议。文章认为 :究其实 ,老子对孔子思想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 :将老子之“道”与孔子之“道”作一下比较分析 ,就可以得到孔子思想的总体架构 ,并发现“道”是其终极关怀。由此我们可以在“道”的统摄下对“仁”进行深入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在康有为那里,孔子之所以成为教主与孔子的思想密不可分.正是在孔子之道具体内容的展示中,康有为完成了对孔子何以成为中国教主的论证:第一,孔子之道包括天道与人道两部分,天道表明孔子重鬼神,言灵魂.第二,孔子之道以仁为宗旨,这与孔子的救世初衷相印证,也是孔教与佛教、基督教的共同特征.在以仁为宗旨上,孔教与佛教、基督教完全相同.第三,孔子之道具有六艺与口说之分,六艺日以教人,口说择人而传,二者具有高低之别.第四,孔子之道注重变通,三世、三统兼备,后学中分出高级之大同之教与低级之小康之教.  相似文献   

5.
孔子作为先师所垂范的是一种相契于生命的教化.这种教化是孔子以切近于门弟子及时人生命感受的方式予以点拨和启迪的,因而体现为一种切己性.切己性根源于孔子对为学价值的贞定,此学被他称作"为己"之学."为己"之学是一种人自觉实现自己仁德而成其为人的生命之学.这"为己"之学的所致之道是孔子一以贯之的"仁"道.  相似文献   

6.
陈来 《河北学刊》2002,22(6):31-39
前孔子的春秋时代的道德思想属于“德性的时代” ,德目表很多 ,德性体系是大家关注的对象。而孔子的思想则强调君子的整体人格 ,德性伦理只是孔子道德思想和人生哲学的一部分。孔子伦理学虽然包含了承继传统而来的德行论面向 ,但其整个思想已经超越了德性伦理的形态。孔子与春秋以及前人最大的不同之处 ,是孔子特别突出“仁”这一德。对于孔子 ,“仁”不只是“德” ,而且也是“道” ,就是说 ,仁不仅是德性 ,而且是原则。由金律和忠恕一贯之道来看 ,孔子的伦理思想不能全部归结为“德性伦理”(virtueethics) ,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的“道”不是那些单方面的德性 ,而是社会道德生活的根本原则和定律。  相似文献   

7.
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罕言“性”,但这并不表明孔子不重视人性。事实上,孔子的思想对后世人性论的发展方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春秋时代,论性者往往“以情释性”,而此情又是“喜怒哀悲”的自然之情。孔子则推崇“仁”。“仁”是一种道德情感,但又来源于血缘亲情的自然情感,因而具有沟通天人,连接天命与自然人性的特点,更具伦理价值。本文分析了孔子之“仁”的内涵,揭示出“诚”的情感是“仁”之本体,“仁”是在“诚”基础上的美善合一。同时说明,孔子重视情感教育,以体现于“诗”、“礼”、“乐”中的中正平和、真诚恻怛的感情来涵养塑造美好人性,起到化性成善的作用,并进而向“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的理想境界与和谐社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孔子所言“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所释的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总的方法论,简言之,即类推的方法。这个方法不仅体现在孔子“举一反三”等教学方法上,也体现在孔子“推己及人”的伦理主张上,更表现在孔子思想两大重要范畴仁与礼的逻辑运动上,即由仁推广扩充至礼的范畴发展上,这同时也指导了孔门由仁至礼的工夫实践,从而使得仁礼具有了“仁先礼后”“仁内礼外”的性格特征。仁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根本范畴,礼是最终范畴,二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由仁至礼的发展是孔子思想内在的逻辑要求。  相似文献   

9.
“仁”和“礼”的紧张─—论孔子的人道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和“礼”的紧张─—论孔子的人道原则陈卫平在关于孔子思想的讨论中,可以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以“新儒家”为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将孔子之“仁”褒扬为与近代人道主义相差无己;“五四”以来的文化激进主义将孔子之“仁”抨击为反人道的吃人礼教.这两种观点虽...  相似文献   

10.
孔子德论与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理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熙国 《文史哲》2007,(2):118-123
孔子的“德”直接来源于“道”。如果说在孔子哲学中“道”是宇宙人生的外在之理,那么,“德”就是人把握了外在之理以后所形成的内在之性,“行”则是把人的内在之性实现出来的路径。从外在之理(“道”),到内在之性(“德”、“仁”),再到内在之性的对象化(“行”),是中国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理路。  相似文献   

11.
黄俊杰 《文史哲》2003,590(1):61-70
德川时代日本儒者对“吾道一以贯之”解释的主要观点是 :多数日本儒者将孔子的“道”界定为社会政治意义的“道”,是经世济民之道。对“一以贯之”的解释要点是 :“贯 ,统也”;以“仁”释“一”;从伊藤仁斋开始 ,德川时代儒者对上述命题的解释 ,部分地体现日本儒者采取“即存在论本质”的解经方法 ,呈现极其强烈的反宋学思想倾向 ,尤其以朱子学为主要攻击目标。韩儒对上述命题的解释 ,则因袭多于创新。从中日比较思想史视野来看 ,日本儒者对宋学的批判并未切中要害 ,因为他们并未进入宋儒之孔学诠释中的两个哲学问题 ,这就是“心与理之关系”以及“个体论或整体论之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孔孟仁说在言说与论证方式上有诸多不同。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基础性概念,孔子以孝为仁的基础,以仁为成己的标志,以圣为成物之极致,孔子之仁本质上是一种行动的理论,具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而孟子以天为其思想体系的基础性概念,将孔子生生不息的生命之天转换成道德化、概念化的义理之天,将孔子关乎尊敬父兄之仁改造成一种普遍绝对的道德情感或本能,并以天作为仁的形上学源头,使仁由"欲"的成果变为"思"的对象,从而把人与仁由孔子处所呈现的生命及其实现的实践关系转换成为心与性的修养关系。孔子以人为本,从道德情感(亲情)言仁,孟子以天为本,从道德理性(心性)言仁,分辨孔孟仁说的不同,对我们重振儒学的努力具有理论意义,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没有给后代留下直接的著述,他的言行主要由他的学生收集在《论语》一书中。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两千多年来,它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仁”的学说与佛道二家的消极遁世学说共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特征。封建统治者、知识分子和底层人民各自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需要来运用和发展“仁”的学说,致使孔学原貌难辨。因此,有必要以《论语》为直接依据,对孔子的“仁”重新加以述评,以便概括地理解它的原意。  相似文献   

14.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者们对"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理解颇有争议。在孔子思想体系中,既有丰富的修己成仁之学,也有德化、礼治等治国思想,还有性与天道的形上哲理。孔子之"道"是多维的,而以尽己、推己为核心理念的忠恕之道,则是其多维理想之道的根基所在。曾子对"夫子之道"的概括是切合孔子思想实际的。  相似文献   

15.
文本<论语>虽对孔子"忠恕"之道进行了论及,但历来学界对其内涵的理解众说纷纭.全文从"忠恕"词义诠释入手,结合分析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以及提出"忠恕"之道的具体语境、针对不同对象个性特征等因素,从而认为"忠恕"之道是孔子就如何实现自我和如何成就他人两大主题的表达,具化为"兼善天下"与"独善其身"两大文化内涵,体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追求和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6.
《论语·里仁》所载曾子之语"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千百年来一直被视为孔子"一贯之道"的定论。但是,这个未经孔子审定的定论是很可怀疑的。它涉及孔子学说的精髓,故而不可不辨。其实,曾子的才华、出此言时的年龄、学问境界及其治学方式,都不足以支持其能够独知孔子的"一贯之道"。孔子之道博大精深,涉及博学、修身、安人、安天下,不是"忠恕"二字可以统贯的。忠恕是拘谨的、自我限制的、但求无过的。把忠恕视为孔子之道的精髓,是曾子自己的体会,这与曾子本人的性格和境界有关。"忠恕而已矣",不过是曾子对其所得孔子之道的精微表述,而非孔子本人的"一贯之道"。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仁学以情感为底色。正因为仁学重情,才使得“仁”并未沦落为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与人的存在发生了密切的关联;才使得“仁”始终处于一个“成人”的整体性过程之中。这样的“仁”处处落实在“行仁”之中,使人身心合一、言行合一、情理合一。性情培育的圆满完成,也就是仁学目标的完满实现。孔子的仁学从情感的角度来看,又是一种成人之学。情感在成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成人的三大步骤,既是培育性情的最佳手段也是最终目的。诗兴发情感和志意,礼引导人走向性情之正,乐是人之性情完满状态的最好体现。总之,孔子的仁学与成人之道,都是为了调养人之性情、导化人之心性,使之朝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论语》中,孔子分别对曾子和子贡说到过"一以贯之"。古今学者对此做了大量的考证和诠释工作,以期洞见孔子"一以贯之"说的真义。孔子两次提到的"一以贯之"皆指涉"一贯之道",然而,这个"一贯之道"又非曾子所讲的"忠恕"。孔子所说的"一贯之道"即是尧舜之世合理社会秩序的依据,也即"道统"。孔子是不得位者,故而只好笃守此道并寄希望于志于此道的"士"进德修业,时刻准备着承担大任。"忠恕"便是守道之方,它集中体现了成己及物的精神和士志于道的操守。明乎此,才能够恰当理解孔子认肯的"曾点气象"和被宋及以后儒者所深喜的"民胞物与"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9.
《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章一直以来都是《论语》注疏史关注的焦点之一。曾子是假借"忠恕"言"夫子之道"以喻示、劝勉门人,还是认为"忠恕"即是"夫子之道"?"忠恕"与"夫子之道"的关系当如何把握?这是其中引起学者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文章结合近代以来的《论语》注疏,指出:一、就价值取向而言,"忠"、"恕"可谓与"仁"完全一致,它们所指向的虚灵境地显然是通向作为一种极致状态的"仁"的。另一方面,就价值取向所指的虚灵境地的义蕴而言,"忠"、"恕"又可谓收摄、贞定于"仁",而"仁",在推扩的过程中必定不会止步于"忠恕"的内涵,在提升的过程中亦必定不会范围于"忠恕"的德目。二、"人""己"、"己""人"在以"己"为重的前提下在"忠恕"这里被处处联为一体,如此对孔子之学乃"求诸己"之学、孔子之教乃"近取譬"之教的认可可谓无以复加。只是在这一前提下,以共通的"恻隐之心"为端倪的"忠恕"才从一般的德目提升出来,成为最佳的入德之方、趋"仁"之途。  相似文献   

20.
《论语·雍也》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孔子以高山仰止的盛赞法排除了成“圣”可能,以“仁”为最高现实人生理想,从而也把个体的企达仁境作为现实人生的最高价值。由此断定,孔子以仁的实现为人生终极目的之所在已无疑问,那么如何得仁,通过何种途径达到仁境,就构成了孔子价值观的基本问题。我以为,孔子对个体实现人生理想、获得人生价值提出了两条途径,其一是所谓为学,其二是所谓为仕。《论语·子张》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话虽然并非出自孔子之口,但却恰切地道出了孔子对个体人生的价值设计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