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根据英国、荷兰、南非等国统计资料表明,越来越多的年青人趋向晚些结婚。据英国人口普查和专项调查局资料,英国青年结婚人数在去年降至最低点。英国青年在青少年期结婚的人数在过去十年中减少50%,1984年又减少10%。10年前,每三名英国少女中就有一人在20岁前结婚。去年,5名少女中仅有一人结婚。越来越少的单身汉在25岁以前结婚。  相似文献   

2.
<正> 早婚是中国两三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弊习,至今还有一定的影响。然而,远在汉代以前,就有一部分思想家提倡晚婚,并对其后的封建王朝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被儒家学派奉为“圣典”的《周礼》“地官媒氏”条载:“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礼记》“曲礼”云:“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郑注:有室,有妻也。妻称室)。”《礼记》“内则”亦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人口基数大,是“三大隐患”之一。我们抓计划生育工作,忽视了晚婚、晚育教育。有人认为:晚婚、晚育不会影响控制人口增长。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组织全市25个乡的计划生育干部,对1983年农村晚婚、晚育的情况,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每个乡调查一个大队。调查结果如下: 晚婚、晚育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必要措施。过去,在城镇,机关、厂矿抓晚婚、晚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近几年来,有些单位,特别在农村,对晚婚、晚育工作放任自流,致使全市晚婚、晚育的人数一年少于一年。自新婚姻法公布后,早婚、早育现象一年比一年多。  相似文献   

4.
<正> 一、问题的提出1980年我国第二部新婚姻法及1986年民政部颁布的《新婚姻登记办法》,将我国原定最低法定结婚年龄由男20岁、女18岁分别提高到男22岁、女20岁,各提高了2岁。这一变更本应使大多数人的结婚年龄推后,但恰恰相反,自1980年以来,我国人口的平均初婚年龄逐年提前,晚婚率开始逐年下降(见表一)。  相似文献   

5.
当前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战略性任务就是要切实控制我国人口增长,大力降低人口自然增长率,使其在1985年降低到5%,到2000年时争取降到零。为此,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千方百计使我国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努力实现控制人口增长的艰巨任务。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初婚年龄不断推迟,但终身未婚率目前仍然很低,具有晚婚普婚的特点,与欧洲婚姻模式中终身未婚率高的特点明显不同。中国社会重视家庭中的代际义务关系,相关社会政策尽力维护婚姻收益的专属性和排他性,这些都强化了婚姻价值,有利于维系普婚模式。但现代社会中,社会流动加剧,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特别是消费主义思想对年轻人影响很大,对传统婚姻、家庭、生育观念造成较大冲击,影响到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这导致人们做出不婚选择的风险加大。随着经济进入减速转型时期,个人在婚姻市场找到合意配偶的难度加大,更有可能选择不婚。分析预测中国婚姻模式的变化趋势,必须理解个人婚姻决策的过程,特别是普婚模式和不婚模式下决策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搞好对部队的晚婚教育,是计划生育宣传救育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为解决部队人员找对象早、结婚早,成家立业早的“三早”问题,和针对历年来春节期间干部、战土探亲多,要求结婚多,家属来队多的“三多”的实际情况,济南军区炮兵某师最近专门按排时间在炮兵某团进行了以宣传《婚姻法》为主要内容的专题教育试点。他们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8.
9.
10.
文章使用CGSS2010-2018六年调查数据,从生育观念转变和教育正向同质婚配探讨了初婚年龄对青年群体生育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初婚年龄推迟显著降低了青年男女的生育行为,未发现两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并且对青年男性生育行为的负向影响显著大于青年女性,使用人口性别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2)青年男女初婚年龄推迟通过弱化传统生育观念和提高教育正向同质婚配概率是导致生育行为下降的主要原因,加之男性的生育意愿主导家庭的生育行为,因此晚婚对青年男性生育行为的负向影响大于女性;(3)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户籍晚婚对生育行为的负向影响大于农村户籍并且对城市青年男性的负向影响最大,农村青年女性的负向影响最小;青年群体初婚年龄增加对生育一孩、二孩和三孩的概率都显著为负且负向影响强度依次增强,而且负向作用男性大于女性;80后90后男性晚婚对生育行为的抑制作用大于女性,但60后70后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 地处辽河平原东部的梨树县十家堡公社十家堡大队,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连续获得丰收,粮豆总产量1981年达2,714吨,比1980年增产1,765,000斤,比1978年增产一倍。在农业增产、增收的同时,切实控制人口数量,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即由1978年的24·6‰下降到1981年的8·7‰,低于全县12·37‰的水平,仅仅四年的时间,几乎下降近二倍。  相似文献   

12.
“晚婚、晚育、少生”是我国推行计划生育的一项重大政策,当前的工作重点是“少生”,即“提倡每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大力推行“少生”,固然是加速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关键,但坚持提倡“晚婚、晚育”,也是当前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一项重要措施,特别是近期内,更应该重视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现代静止人口是人口老龄化的极限在谈论人口老龄化的文章中,一些同志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速度和程度表示了极大忧虑。担心人口老龄化的无限发展。势必造成经济社会的过载负担。甚至预言,如果不及时转变人口政策,在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将犯历史性错误。这种看法值得商榷。人口老龄化是有限度的发展,还是无限度的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人口理论问题,需要认真讨论。我们认为人口老龄化不是无休止的发展,其发展程度是有止境有限度的。这个  相似文献   

14.
论人工流产     
一人工流产的历史和现状人工流产是现代医学概念。根据孕妇意愿和身体条件许可,采用药物或手术终止妊娠,称人工流产。堕胎是它的旧称和现在还相当流行的惯称。人工流产是有别于自然流产而定名的。现代人工流产与古代堕胎的区别是:现代人工流产是以先进的医学科学技术,多为合法进行,一般不  相似文献   

15.
论以人为本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背 景“以人为本”的提出尽管可以追溯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但是它从来没有像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尤其是 1 994年开罗人发大会以来 ,被国际社会所普遍认识和接受。 1 994年开罗人发大会提出 ,一切人口与发展活动都应以人 (humanbeings)而不是人的数量 (humannumbers)为中心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human -centereddevelopment)。这是基于国际上一味追求经济增长 ,忽视社会发展 ,忽视人的需求和人的福祉增进 ,从而损害了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 ,导致“有增长而无发展”和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现状而提出和强调的。与此类似 ,在计划生育领域 ,为…  相似文献   

16.
论单亲家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首先从单亲家庭的过去与现状出发 ,分析了单亲家庭所带来的社会问题 ,建议从社会工作角度出发 ,呼吁全社会来关心、理解、支持单家家庭  相似文献   

17.
人地关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是经济学的一个经典命题.从人口增长与土地面积简单的对比,到全球土地的人口承载力研究,可以说,人地关系问题始终是人们的关心焦点之一.然而,在讨论这一问题时,时常也有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过分强调人地比率,简单地将人类社会发展的困境推诿于人地比率的下降,又如将人地关系紧张看作资源环境问题的终极原因,似乎所有资源短缺问题、环境退化问题均源自人地关系的失衡.  相似文献   

18.
论人口素质     
<正> 本文试对人口素质的定义、内容、范畴和社会属性的标志、发展趋势、思想道德及提高人口素质的途径谈谈自己的看法。人口素质的定义、内容与范畴我们赞同理论界大多数人给人口素质下的定义,即人口素质是人类适应客观环境和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或人口素质是人本身具有的认识、改造世界的条件或能力。但是,有的人在下这个定义时,将人口素质划分为广义与狭义。狭义,只包括人的体力与智力;广义,则除此之外还包括思想道德。我们认为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人口素质的内容。我们认为只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与文化素质。把思想道德作为人口素质的内容会带来混乱。对此,我们将在后面涉及。在这里,我们的规定与有的人将人口素质划分为体力与智力的作法从表面看,内容相同,但实质却不相同。例如,《人口  相似文献   

19.
论生育文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赵文琛 《人口研究》2001,25(6):70-74
本文对传统生育文化、现代生育文化、传统生育文化转变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分析 ,剖析了生育文化的内涵 ,对我国传统生育文化的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对现代生育文化、现今西方生育文化进行了分析。认为现今西方生育文化具有明显的负面特征 ,而“反馈模式”、“家本位”的中国现今生育文化不无优越性 ,从建国初期的制度等变革、传统生育观念的滞后性和代际传承性、计划生育三方面分析了我国传统生育文化的转变 ,认为我国现今生育文化已具有明显的现代生育文化特征 ,但传统的男孩偏好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20.
论和谐人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1和谐人口的提出及内涵人口发展目标一直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甚至可以说自有人口研究以来,关于人口发展目标的研究一直是人口研究的重要内容。这表明,人口发展目标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适度人口是人口目标研究中的重要成果。早在公元前300多年前,柏拉图就主张一个国家的人口应该适当,“必须不使人民过多而使国家过大,也不使人民过少而使国家过小”。现代适度人口思想发端于约翰.穆勒,他把“报酬递减规律”应用于农业人口规模研究,提出了人口增长过快超过一定点之后会导致人均产量下降的观点。系统提出和研究适度人口理论的分别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