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成才与就业》2017,(6):14-19
本期介绍的是系列专业规划中的第五个专业大类——中国语言文学类。中国语言文学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按照教育部对学科门类的划分,其主要包括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八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又分若干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湖北民族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已有70余年历史,由文艺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民族民间文学、汉语言与文化传播六个二级学科组成。文艺学是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6年开始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96年被评为湖北省第二批省级重点学科,2006年再次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8年被评为湖北省首批特色学科;  相似文献   

3.
中南大学文学院成立于 2 0 0 2年 ,是学校重点扶持发展的新兴学院之一。文学院下设两系 (中文系、新闻系 )、三所 (网络文化研究所、楹联研究所、语言研究所 )、一中心 (新闻传播教育中心 )。由博士生导师欧阳友权教授出任院长 ,王章华研究员任院党总支书记。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和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4个硕士学位点 ,加上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在外国语学院 )硕士学位点 ,这样 ,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共有 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 ,文艺学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文学院现有教师 35人 ,其中教授 1 1…  相似文献   

4.
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64年的汉语言文学系,1993年更名为中国汉语言文学系,简称中文系。2002年成立学院,成为兼有本科、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留学生等多种人才培养层次的文科学院。学院现设有中文系、新闻传播系、文学与新闻传播研究所、民俗学研究室,有四个本科专业,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民俗学博士授予权、新闻学硕士学位点。  相似文献   

5.
延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简称文学院)重建于1958年,是延安大学恢复重建时最早设立的三个系科之一,当时称中文系,2002年改系建院。文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教育、秘书学、新闻学三个本科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一本招生专业,并于2009年被批准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文学院现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行政管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个,以及课程与教学论、专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具有自身的学术渊源、学科特性、研究范围和追求目标。中国英汉对比语言学研究应密切关注英汉语言中的民族文化语义现象,并对词语的文化语义进行动态研究,用语义研究带动语法研究,最终建立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只有用科学的语言观指导英汉对比文化语义学的研究,坚持对比语言学的三个特色,即把描写和解释相结合、历时和共时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们才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比较文学发展很快,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教材建设成果迭出,学科理论注重方法论的构建,着眼学科的发展与创新,关注文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在文学关系研究方面聚焦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与接受、海外华人文学与海外华语文学、民族文学的比较、比较诗学、海外汉学等;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将政治、教育等制度及宗教、地域文化、社会习俗、民间社团、语言学、符号学等对文学的影响纳入研究视野,并试图从文学、人类学的角度来重构文学观。比较文学以开放性、跨越性的姿态呈现于文学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是势在必行。本文基于浙江万里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调研,就当前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指出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学科建设、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等几个问题上均存在着一定的困惑和不足,有待改革和提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百年来中国汉语言学史研究现状作出反思,在充分肯定百年间汉语言学史研究成就的同时,提出七点不无遗憾的地方:一、忽略海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二、忽略其他领域的学者对汉语研究的成果,三、忽略语言学外部动因的研究,四、对语言学史中词汇学史的研究重视不够,五、忽视前瞻和富有建设性的学术倡议,六、忽略对语言本身重大课题和细节的深入研究,七、缺少统计式的深入系统研究。文章同时也提出了与此相关的、较有建议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学语用学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语用学是将语用学理论与文学理论相结合,属于新兴的交叉学科,并极具发展潜力。本文从其产生的背景、发展;学科的理论基础;学科性质和意义;学科的任务几个方面对文学语用学这一学科进行较详细的阐述,有助于帮助于促进语言学研究与文学研究的融合,使文学研究与语言学研究找到了契合点,对文学和语言学的发展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占比最高的必修课程群,中国文学史的教学存在学理、课程时间等方面的断裂以及一定的学科封闭性。《中国文学图像简史》是将前沿学术研究转化成教学资源的尝试,这部教材首次梳理了中国文学图像的历史线索,描述了历史横截面并剖析了具体的历史“事件”,可谓“点、线、面”的有效结合,对文学史及其图像史的融通教学具有重要启发。就中国文学图像史的具体教学路径而言,主要参照了中国文学的文体嬗变以及解读中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与经典作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结构主义与语言学关系。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与其他的学科的交叉越来越明显,为其它的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语言与文学和哲学的结合,从而产生了新的方法论。语言学的研究为文艺批评提供了新的方法与视角。  相似文献   

13.
汉语预设研究,对于语义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汉语语法学、汉语修辞学以及言语交际学、篇章语言学诸学科的建设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有助于人们提高汉语的表达和理解能力,提高汉语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可以优化词典的编写,使之更准确、精微、实用;可以服务于汉语的计算机处理、汉语人工智能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业已存在的翻译学是以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建构的,其发展还需语言学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支持。"英汉翻译、语言文化对比研究",是"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和"英汉文化对比研究"的合而为一。它既是英汉翻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英汉翻译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础科目和培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5.
正吴礼权,安徽安庆人。1964年7月25日生。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修辞学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复旦大学老校长、中国现代修辞学之父陈望道先生的再传弟子。现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复旦大学全国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科)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语文学会(即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员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学者"讲座教授(湖北师范学院)、淮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渤海大学兼职教授等学术职务。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知识图谱研究2000-2011年间中国文学学科热点发展及变化,数据来源为CSSCI收录中国文学来源期刊发文及被引。在本文研究中,将十二年划分为六个时间片,以两年为一个单位,通过关键词共现,构建中国文学关键词共现图谱。通过考察图谱中高频、高中介中心度节点,揭示各时间片学科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有深厚的国学研究传统 ,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陈寅恪、闻一多、朱自清等著名学者曾在此执教。 1 985年中文系复系以来 ,重视学科发展和学术建设 ,现已有中国古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 4个硕士学位授予点 ,下设文学研究所、语言研究中心、计算语言学研究室等 5个研究机构 ,并与海外多所大学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共有教师 1 2人 ,其中教授 5人、副教授 4人、讲师 3人 ,获得博士学位者 1 0人、硕士学位者 2人。研究方向覆盖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多个领域 ,并形成中国音乐文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将是中国应用语言学成熟、腾飞的世纪。作为把语言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应用于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汉语应用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最主要的课题。本文从社会发展、学科建设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三个角度,阐述了开展汉语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紧迫性,并进而提出了汉语应用语言学急需研讨的十个论题。  相似文献   

19.
张永言教授     
张永言教授,1927年12月生,四川省成都市人。1947年就读于四川大学教育系,1951年任华西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助理员,1953年以后在四川大学任教,现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博士生导师,汉语史研究所名誉所长。张永言教授是四川大学汉语史国家重点学科点的主要创建者和学术带头人。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张永言教授长期耕耘在汉语史及相关语言学学科的教学和研究领域,有着精深的造诣,在学术界素以目光敏锐、视野广博、态度谨严著称。他不仅有深厚的传统语言学功底,还能利用多种外文,对国内外的学术动态进…  相似文献   

20.
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在中文系合并后,可以通过比较文学课程整合传统中文系诸课程,使其完成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的时代任务。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科合并方式,当是保持两个学科各自边界参与更大结构构造。古代汉语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中国文学与外国文学经典阅读,这种双语、双文本是当下中文系学生应具有的基础。具有独立批判能力、世界眼光的汉语言文学工作者,是当下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