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大竹县积极采取强力措施,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诞生了一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为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一、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农民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不同农业经营主体探讨了农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问题。结论显示,承包农户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逻辑清晰,具有可操作性;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开展抵押,在理论上不具有可行性,在实践中存在很大的金融风险。本文提出,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健康发展,要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制度建设,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一些城市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开始向农村扩展,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大户加盟;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将加工销售业延伸到城市的专卖店,与大型销售企业加盟.这些“扩张型”与“自生型”的“企社加盟”形式,代表了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方向,成为建立和推进农产品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以894家国家重点龙头企业、7000多家省重点龙头企业为骨干、8万多家中小龙头企业和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各类服务组织、带动农户共同发展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已经成为主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重要组织载体和供给者。  相似文献   

6.
辛华刚 《经营管理者》2013,(29):108-108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经营制度的创新,也是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必然结果,其发展应遵循因势利导、能人带动、群众自愿、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的规律。为了使得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我们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完善和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才的培养并建立合理的人才引入机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通过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有效管理,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此,本文将从农民专业合作社入手,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有效载体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7.
近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部署2008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时明确强调,要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2008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及中国银监会都已将农民专业合作社列为支持的重点。据悉,从2004年开始,农业部组织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项目"建设,确定12省市为全国试点省市,目前共扶持了508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单位。  相似文献   

8.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有望聚焦农业经营体制,这将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年聚焦"三农"。从新中国农业经济变化过程看,每一次农业经营体系的变革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样,对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产业化,促进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协调发展,推进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不可或缺的正能量。  相似文献   

9.
创新和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必须要重视理念的作用,加强对现代农业经营理念的培训和借鉴;提升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园区等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农业的能力与范围;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股份合作制和品牌化等农业经营模式,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完善经营机制,搞好知识产权保护;完善项目制、补贴制和奖励制等农业经营投入的运行与管理;完善以农业科技、信息、投融资、销售和检测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平台,改善服务手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指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进行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探索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最佳途径;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可急于求成,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多形式、多样化。从而,促进产业化经营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耿红山 《经营管理者》2014,(25):118-119
河南省许昌市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战略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促进农民增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以土地流转为切入口,紧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并在各个方面都走在了全省前列。本文通过实际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农民合作社建设与发展进程,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4上半年对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本文针对农民合作社建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些粗浅意见和建议。一、全市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下,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根据本次调查,截止2014年6月底,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3254个,比2013年底增加449个,增长13.8%。全市合作社  相似文献   

1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本文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现状入手,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和财务制度为依据,结合专业合作社的实际,设计了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认为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合作社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当今农业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规模化经营被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是当今时代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并且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但是还存在的一定的问题。文章就是从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和制约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使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三个方面来研究和探讨农村发展规模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查分析的。  相似文献   

15.
李江一  秦范 《管理世界》2022,38(2):84-99
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瓶颈并非供给不足,而是缺乏需求.因此,如何创造有效需求是进一步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2015年和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简称"新型主体")能否成为农地流转的需求引擎.研究发现,新型主体既能通过自身农地需求直接拉动农户出租土地,又能促进农户投资间接带动农户租入土地.但农户的农地流转决策与务农比较收益有关,非平原地区务农比较收益低,新型主体以直接拉动效应为主,而平原地区务农比较收益高,新型主体以间接带动效应为主.在各类新型主体中,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自身农地需求大而具有显著的直接拉动效应,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互助联合能带动农户之间的农地流转,而农业企业暂不具有显著的农地流转效应.最后,本文发现新型主体可通过促进农地流转提高农地整体利用率,并进一步提高农业产出和农户收入.研究表明,新型主体能成为破解农地流转需求困境,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户收入的有效抓手.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破解农民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国内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一环。本文参照国际合作社的发展原则及成功经验,针对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若干促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鼓励与支持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就有机会享受到这些专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惠农政策。本文通过对河东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科学地调研,浅谈几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对策,以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带动作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发展,实现临沂市河东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梁红卫 《决策探索》2014,(18):55-56
近年来,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迅猛发展,截至2013年一季度,全国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经超过73万户,出资总额1.21万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成为带农入市、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生力军。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存在“总量不多、规模不大、覆盖不全、管理不严、联结不紧、效益不高、影响不广、寿命不长”的“八不”状态,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因历经各类风险的冲击处于停业或实质上停业状态,因此,提出完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风险管理方案,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稳健运行,对我国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70年农业经营体制的历史变迁与政策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振  孔祥智 《管理世界》2019,35(10):24-38
农业经营体制是农村政策的基石,是历来农业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梳理了新中国70年农业经营体制的5个发展阶段,运用农业生产"统分结合"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理论上阐释了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变化规律,形成如下研究结论:第一,市场与政府共同决定着农业经营体制的变迁,政府的"有意"越位与"无意"缺位是统分关系长期失衡的制度性原因,形成了农业经营体制强制调整与自我调节的两类变迁路径。第二,生产关系调整能否适应生产力发展是决定制度变迁能否持续的前提,也是检验农业经营体制生命力的试金石。第三,政府主导的农业经营体制强制性变迁易陷入"统"的过多或"分"的过细的不协调状态。最四,70年来农业经营体制呈现出从家庭经营走向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变化轨迹,再次表达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天然合理性。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完善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