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古代小说长于运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形体的某些部位,这种符号化的描写久历流变仍保持着相对稳定性."物喻"意象的选择既具有包囊宇宙天象地貌的开放性,又有暗示某种力征或美质的定向性.其中,男性躯体描写的动物化倾向与女性仪容描写的植物化以及食物化倾向,是"英雄壮貌"与"美女柔形"等传统文化渗透的必然结果.归根结底,中国古代小说这种人体描写的"物喻"特征来自原始性的"隐喻"思维.这种隐喻思维化育成后世的"观物取象"意识,对"物喻"式写人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象喻:中国传统诗歌评论的利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象喻”是中国人的思维特性之一。受中国诗歌“象喻”特质的濡染,中国传统诗歌评论也习惯于摒弃枯燥乏味的说理,而代之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有时甚至演变为一种“创作”,成为语言“冲浪”和心理“按摩”的载体。象喻诗歌与象喻诗评同中有异。总之,“象喻”是中国传统诗歌评论的利器,它为中国人写诗、读诗、论诗、识诗提供了独特的手段和视角,展现了中国人品评艺术与品评人生的一致性和相通性,凸现出中国人审美诉求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3.
论象喻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果中 《云梦学刊》2001,22(6):65-67
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象喻批评是通过以形象作比喻的方式实现自我鉴赏的文学批评样式,与“比兴”、“比喻”有着共同的发生机制和质的相似性。象喻批评启端肇绪于《诗经》、《周易》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重要批评方法,至晚唐进入一种审美意境。宋代以降,佛教渗透,象喻批评禅化。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的“新文体”,为了能够达到“晰于事理”的文学效果,常常将若干个比喻并列起来或连串起来,构成引人注目的复式比喻,包括博喻和连喻,与传统的复式比喻相比,体现出高度自由的叙述空间,并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更重要的是,“新文体”常以多层次多向度的连喻构成一种特别的章法,甚至通篇文章就由这种一气呵成的复式比喻和层递式的连喻组构而成,这种超复式的比喻修辞法可以被拟称为“专喻”。专喻的运用在“新文体”中还呈现出多种样态,有的是层层解喻,有的是两两相对,更多的是引入新鲜别致的喻体,启人心智,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5.
王夫之诗论中的镜喻可分为三类:心镜取影、两镜相照和一镜空函。这些镜喻受到了华严宗哲学中"圆融"思想的影响。心镜取影是以诗中主人公的心为镜照见万象。两镜相照则是多角度、多层面的相涵相摄,时空、情景、物象、哀乐等都能成为互照的两镜。一镜空函是用一面镜子收纳一切来比喻大开大阖的笔力或诗歌整体意境。王夫之诗论中镜喻最终都归结于要求诗歌达到自然浑融的境界,而没有人工刻写的痕迹,这与华严宗所说的"圆融"境界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6.
正文含"茶"且题材属于茶文化的诗词叫茶诗.针对古茶诗中茶的显喻,从喻形及运用角度,既可分析它的本、喻体构成及句中位置,也可分析它的语言形式和连用情况.就前者而言,喻体充当者多为具体感性物象,其与本体在语义搭配上是近取为喻,似乎兼有"别茶"的功能;喻体可以前置,还能设立形式喻体;由于是在茶诗之中,本体不妨处于"内隐"状态.就后者而言,古茶诗中比喻显用于茶,其喻解即相似点以不出现为常;喻词以"如"、"似"为主,不采"像"、"譬";显性茶喻单用之外有少数连用,其中一种是博喻性的.茶的显喻之于古代茶诗,"着处成芳菲",审美接受蒂落于此.  相似文献   

7.
潜喻,即潜隐式比喻。它是喻词、喻体隐没省略,需根据谓词线索和语境规律的交互指引,推断并确认的一种比喻类型。例如:“让阳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肤”。(顾城《生命幻想曲》)如果抽去例中的喻体“瀑布”,就变成了潜喻“让阳光洗黑我的皮肤”。  相似文献   

8.
乔俊杰 《船山学刊》2007,(4):143-145
李善《文选注》特点之一就是着力挖掘、分析选文的修辞现象,他对《文选》进行训诂的全过程基本浸润了他的修辞观.比如,较早提出"皆喻"(博喻),把"比拟"并入"比喻",借他人之言解释"兴喻",认为句子也是比喻修辞的单位.  相似文献   

9.
汉乐府游仙诗不同于"坎螵咏怀"的<楚辞>,其所表现的是纯粹的"列仙之趣".汉乐府游仙诗反映了汉人神仙信仰的特点,内容丰富多彩,是追求"列仙之趣"游仙诗的源头,对游仙诗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义"与"正义"--中西人文价值趣求之一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西方的justice("正义")范畴与中国的"正"、"义"观念所蕴含的人文价值趣求作了历史地考辨与比勘,并就此提出了这样一种见解:人的生命存在的内向度与外向度非可相互替代,亦非可以因果相推."权利"与"境界"是错落的,这错落为人的伸展于文化创设中的价值抉择留下了足够大的余地和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