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试论孝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兰兰 《理论界》2009,(9):38-3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政府工程.孝文化在我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统治地位和民族溯源,运用孝文化的价值体系提升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吸收孝文化的尊老风尚,解决我国当前的养老问题,批判地继承传统孝道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借鉴孝文化的教化经验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民族凝聚力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孝"的一般含义是"善事父母",它是一个相当具有伸缩和延展性的概念,以敬亲、爱亲为基础和起点,并注重将这种仁爱扩展至夫妻,兄弟乃至戚友,含着这些基本思想观念所构成的物质精神成果就形成了孝文化.有其积极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孝文化对于提高人的素质,还是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建议具有重大的...  相似文献   

3.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批判地继承我国孝文化的优良传统,对于促进家庭的和睦、维护社会的稳定,提高人们的品德修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应把弘扬孝文化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的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4.
传统孝文化是我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要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养老的良好氛围,在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区的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离不开对传统孝文化的挖掘和弘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的社会,而传统孝文化是人与人和谐的价值渊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基础,是人与社会和谐的原始动力。传统孝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伦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孝文化的传统涵义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文化是孝意识的内容、表征和过程之和,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在当前进一步推进“以德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过程中,正确把握孝文化的传统含义并积极开发孝文化的现代价值,对弘扬孝道传统、促进人际关系和睦,稳定社会秩序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都有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涛 《兰州学刊》2008,(4):113-114
解决“三农”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也是文化进步的问题;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从以往农村改革的实践经验看,要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要求和目标,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利用和依靠文化、教育和科技等力量,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从而加速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科学完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它将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成败。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应包括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文化建设,加强国家政策文化建设,加强生产文化建设,加强生活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加强农村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等等。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为黑龙江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8.
对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素馨 《理论界》2007,(5):38-39
建设农村和谐文化,是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重要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文化建设虽有较大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因此,要准确把握和谐文化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积极探索实践路径,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9.
推进群众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文化是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积极推进群众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共建共享和谐社会,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原则,也为建设和谐文化指明了方向。尤其是城市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群众的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和谐文化建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罗君 《中文信息》2013,(9):176-17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已显得较为滞后,出现了诸多困惑。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蕴含着人类许多普适价值,是现代文化进步的源泉,新农村文化建设,在传承和革新传统文化中,实现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佤族孝道文化主要包括善事父母、尊敬老人、孝敬是"礼"、尊祖敬宗四个方面,在凝聚民族情感、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中国式养老难题"提供了重要的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2.
孝道是人类独有而永恒的行为,是人类独有而永恒的伦理。在地球村里,中华孝道源远流长,备受各国尊崇。在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孝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传统孝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传统孝道思想有一个产生、发展、嬗变的历史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孝道思想,其具体内涵及意义也有差异。传统孝道思想内容庞杂,良莠并存,既包含着积极因素,也包含着消极成分。对此,我们要进行辨证地分析评价,摒弃其消极因素,吸取其精华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以改造,建立起新型的现代孝道观,实现其促进社会和谐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趋势下,精神文明的建设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内容上不断地充实,在形式上不断地更新和创新。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和谐的家庭来做基础,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文化的弘扬是建设和谐家庭的基本保障。面对家庭美德建设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文化,建设和谐家庭,进而构建和谐社会 .  相似文献   

15.
孝文化对农村家庭道德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孝道德观念依然是当前农村居民处理父子关系、婆媳关系、代际关系的重要道德规范,但呈现出民主、平等的时代特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孝道德文化的发展需要把握:第一,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以新的孝道德观念为核心的家庭伦理道德体系;第二,加强社会主义的家庭美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创建活动;第三,加强制度建设、政策保障和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16.
孝道曾被视作天经地义。然而到了近代,特别是甲午战后,孝道开始受到人们的非议。非孝者并非反对子女对父母的敬爱,而是认为传统孝道主恩,使子女丧失独立人格;孝道造成了中国家族本位,不利于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孝道中的亲亲原则,不利于建立法治国家;孝道中的移忠作孝,成为帝王专制主义的基础。他们主张父母子女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爱与平等的基础上,父慈子孝应该是对应的。而拥孝者则认为孝道是道德的本源与起点,孝道的根本精神在于珍重生命,激发人们爱与感恩的情感。父慈子孝是道德义务,而非对应的权利。正因如此,就不应该因为传统孝道中的一些偏颇,或被帝王利用,就根本否定孝道。  相似文献   

17.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在历史上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代,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孝文化存在的基础面临着一定程度的挑战.新时期如何使“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延续下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传统孝文化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百年来孝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受到人们的推崇.在今天我国提前迈进老龄化社会之际,深刻认识和探索孝的文化内涵及其嬗变,了解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邢亚玲 《阴山学刊》2002,15(4):47-50
"孝"的内涵包括养亲、敬亲、尊亲和崇祀先辈.现代社会仍然需要调适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应该建立一个现代孝的伦理模型,即父母与子女并行责任的模型.  相似文献   

20.
孝文化的最基本意义在于孝顺父母尊敬亲长,这构成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要求。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形成儒家传统中的祭祀祖先的"家——国"集体无意识形式。在中国历史上孝道始终都被看作儒家仁爱伦理的底线。孝伦理往往表征出东方人伦所止的身份意识和行为规范。儒家文化中的孝心理不是仅仅止于孝敬,而是强调这是一个由家及国的人伦扩展程序,一个逐渐放大的人伦心理结构完美的进程,由家及国的人伦扩展。孝政治成为君子齐家治国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