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淀说”:我的怀疑魏之郴李泽厚先生在谈到“积淀说”时讲,他在1956年提出的“美感两重性”(“社会功利性和个人直觉性”),“也正是指的这种积淀的审美心理结构”①。又说,“从那时起”,他“就一直认为”要研究这种“心理结构”,“后来”他“造了‘积淀’这...  相似文献   

2.
科学理论给人的美感主要来自于人的心智对研究对象内在美的领悟,而不着重在人的肉眼对研究对象外在美的观赏,这就使科学美不象艺术美那样更直观,更易于理解,所以,科学美常常为人们所忽略。本文就是要探讨科学美感在科学研究各个环节中所起作用,以确立美感方法在科学方法论中的地位。一、美感是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源泉科学家在谈到他们从事科学研究的内在动力时,常常表露出他们对科学美的狂热追求。爱因斯坦说:“我坦白地承认,我被自然界向我们显示的数学体系的简洁性和优美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杰出的藏族诗人丹真贡布,系甘肃省夏河县拉卜楞人,生于1934年12月,1955年因发表叙事长诗《拉伊勒与隆木措》而一举成名。著有诗集《羚之街》和《溪流集》。1996年8月22日病逝于兰州。丹真贡布一生存诗80余首,其诗作虽不能说是字字珠玑,但有着自己独特的色香味儿。正如他所说的:“我是厨师,而不是药剂师。首先要香、要有味、要可口、要有营养”。①由于他的诗作具有其特有的诗美艺术,且主要表现为流动美和质朴美,而使之作品既香美又可口,耐人寻味。一、流动美莱辛说过:“诗想在描绘物体美时能和艺术争胜,还可用另外一种…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是我国二十年代诗坛上十分活跃的一位诗人,同时又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诗人,文学史家对他评价历来不一,毁誉参半。其实他是一个思想敏锐而又才华横溢的诗人,正如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指出的那样:“现代中国诗人,须首推徐志摩。”①徐志摩是一位具有多种才能的作家,但是,他首先是作为一位诗人出现在中国文坛上的。他一生发表了二百八十首诗歌,他的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一、花雨时斯。它是指1921年至1922年间,这时他正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他曾指出:“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美学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的议论,有雄劲之美;而孟子理想中的人物,更是刚毅而又崇高。孟子自身,也可以说就是这一雄劲、刚毅而又崇高的化身,也因为他自身雄劲、刚毅而又崇高,他的议论,才有那种雄劲之美。所以,在探寻孟子的这种美的启示时,与其从他的议论中去探寻,还不如寻之于他的理想人物,寻之于他自身。西方主张要从文辞的高尚、布局的庄严生动去探寻雄伟崇高的卡苏斯·朗吉努斯(Casius Lnoginus 213—278),不是也曾说过:“崇高的风格来自心灵的伟大”吗?  相似文献   

6.
有用与无用     
史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达加西方,也未见颓势,而后起的社会科学目前正从史学中寻求动力,可见其价值的永恒。现在不断讨论史学功能,原因有二:1.社会歧见;2.学者动摇。史学危机,不始自今日,所争在于有用无用。对此,学术大师们早有精辟论断。顾颌刚曾经说:“学问的范围比人生的范围大得多,如果我们要求真知,我们便不能不离开了人生的约束而前进。所以在应用上是该作有用与无用的区别,但在学问L则只当问真不真,可二当问用不用。学问固然可以应用,但应用只是学问的自然的结果,而不是着手做学问时的目的。从此以后,我敢于大…  相似文献   

7.
我们说,美是一种社会现象,这就是说,美是人类社会才有的现象,离开了人类社会,美就不存在。要说明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要说明,美不是自然现象;另方面,我们要说明,美不是个人私有的现象。首先,美是不是自然现象呢?也就是说,除了人类社会之外,其他的生物,是不是也有美感呢?在它们的世界中,是不是也有美这样一种现象呢?我们的答复,当然是否定的。我们把一束花,放在狗的面前,它不仅不会欣赏花的美,弃而不顾,有时甚至还会  相似文献   

8.
“美的艺术”与意境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在分析“美”时的主要见解大家已相当熟悉。即审美无利害;美只涉及形式不涉及内容;美是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康德在分析“美”的基础上,进一步谈到了“美的艺术,”认为“美的艺术”应具有如下特征:(亚)美的艺术的“意图”就是符合人的发展的规律。而人的发展规律、艺术规则都与自然的一切规则同构,是生命的灌注,生机勃勃。所以艺术的“意图”不是确定的意图,它应该是从对具体事物的审美判断出发,从感情出发,这样,创作和接受才不被某种意图所左右,才具有天真而又丰富的生命特征,才使艺术成为艺术,才能创造出自然一样的东…  相似文献   

9.
一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爱美是人的天性,欣赏美与创造美,也是人的整体活动中的必然部分,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是人对世界整体关系中的重要方面。所以,正常的人总有审美活动,总有创造美的自由。从这点来看,人对世界总有审美的态度,总有从美的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10.
要马克思主义,还是要封建迷信,是衡量我们的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是跟着马克思主义走、跟着党走,还是背离了马克思主义、背离了党的信仰,跟着消极腐朽思想走,甚至跟着反马克思主义思想走的重要标志。在一定意义上讲,人就是他的思想,或者说思想就是人。思想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党员领导干部在行动上跟着党、跟着人民、跟着社会主义走的前提保证。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如果已经被封建迷信等消极腐朽思想所俘虏,实质在思想上已经背叛了党、背叛了社会主义的事业,迟早要走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去,甚至成为党和人民的敌人。因…  相似文献   

11.
曾国藩对传统理学的反思有如下特色:一、注重功利实效。传统理学家只注重道德践履,不注意事功,反对以功利思想看待理学,而曾国藩却注重功利实效。二、融合百家。曾突破义理独尊地位,融合诸子百家之学问。三、嫁接西学。曾对西学的认识从根本上没有超出中体西用之原则,但他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认为学习西万应坚持不懈,不能急功近利;认为学习西方,应该从根本的科学学起。  相似文献   

12.
一位语文教育家说:“范读课文要有音韵美,讲解课文要有鉴赏美,板书课文要有艺术美,自然教态要有感官美。”鲁彦在回忆鲁迅先生讲课时写道:“他的每一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被迫停顿,打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将来。大家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略的讲述,都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历史,每件事态甚至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表都给他连根撕掉了。于是全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哀怨、爱恋与憎恨、羞愧与忿怨。”我在漫长的语文教学生涯中,没有什么建树,但有一点我…  相似文献   

13.
李瑞环同志说:“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不是不要讲究宣传艺术,”如果“由于强调了新闻工作的党性,而影响了新闻报道的可读性、趣味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正确的思想内容和生动的艺术形式,是好新闻也是好新闻照片的构成条件。这里,仅就新闻照片的可读性和趣味性这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谈点意见。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对美的理解和追求,人的美感和趣味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往人们欣赏新闻照片,常常偏爱单一、平稳、对称的格调,现在则转向追求简洁、奇特和强烈。摄影器材的快速更新和记者熟练运…  相似文献   

14.
消灭贫穷,走共同富裕道路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一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的一个东西。他早在90年代初就说:“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一种意境,叫“无我之境”。这是清末学者王国维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而近年来一直有争议。最近一些同志谈到这个问题时,也持否定态度,认为:“这个说法(按:指“无我之境”说)很精巧,但违反了创作和欣赏的一般经验。”我认为,“无我之境”四字巧妙地表达了我国文学史上实际上存在的一个流派的本质特征和最高境界,认为此说违反创作和欣赏的经验,其实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是中和主义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中和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根本精神我提出过美是和谐说,并认为中国古代的美是古典的和谐美,是美的三大历史形态的第一个形态。和为美的思想可溯源于殷商,春秋时期曾有和、同之辩,“以他平他”的杂多或对立的统一是为“和”,单一的抽象统一是为“同”。五味相调之为美味,五色相杂之为文采,五声谐和之为音乐。所以“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美不是同,而是多种不同的因素之有机的谐和。孔子和儒家把这一思想引向伦理、政治。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相似文献   

17.
郭执桓是清乾隆中期的山西诗人,与朝鲜诸多文士有“澹园联唱”之谊,扬名海东。朝鲜诗家欣赏其人品、学问,并称赞其诗歌“清虚洒脱”,有李白之遗风。郭执桓在中国并不是有名的诗人,而朝鲜诗家对他却颇为赏识,与当时中朝宗藩体系的稳定、两国文人交流的频繁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说明了清代中期两国诗歌交流的深入和繁荣。  相似文献   

18.
李愚 《家庭科技》2010,(10):1-1
有一位老人,自78岁生日起,决定每天抽出1小时学习欣赏音乐。人们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学习欣赏音乐?”他乐呵呵地回答道:“我在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增加乐趣,也为将来如果卧床不起时不至于空耗光阴。”  相似文献   

19.
唐兰(1901—1979)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他所著的《古文字学导论》是一本自成一家之言的重要著作,极富创见。他为了建立起古文字研究的理论原则和新系统,不囿于他所敬服的前辈和密切的朋友的见解,并时或有所批评,唐兰在该书的自序中反复真诚地向被批评者表示歉意,同时又说:“还要请学者们原谅,因为我所提到的只是不得不明的是非,并不是有意蹈文人相轻的恶习。虽则是非有时不易明,自我过强的学者架不住‘非也’二字,可以立刻反唇相讥。郭沫若氏曾告诉我:‘昔人有一字之师,今人有一语之敌。’不过,治学问而至不敢明是非,还成什么学问。学问本只是求真理,我们找出自己过去的不是,指摘别人的不是,同样,也愿意别  相似文献   

20.
谭献的词学思想明显体现出从嘉道时期向同光时期过渡的特点。他对张惠言和周济既有继承之处,又有改造变通之处。“柔厚之旨”,是其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对词之内蕴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在前人词学创作主张基础上,他提出了“潜气内转”与“一波二折”之说:“幽涩”之美与“虚浑”之境是谭献对词美感特质所作的新的归纳和总结:谭献虽然丰富、发展了常州词派的读者接受理论,但由于其浓重的政教说词观念,其词学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又限制了读者自由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对此要客观地加以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