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际文献联合会社会科学文献委员会(FID/SD Committee)主任委员弗尔迪·陶马什(FOLDI Tamas)先生于今年6月26日自布达佩斯寄出信函,放弃申请被提名担任下届为期4年的主任委员的权利,而请国际文献联合会遴选新的主任委员。现在负责审议任命的国际文献联合会理事会(FID Council)已经批准对国际文献联合会荷兰国委员罗伯特·克拉费尔斯泰因(Robert Klaverstijn)先生的任命,将由他担任下一届国际文献联合会社会科学文献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他是荷兰国福利与文化部情报司司长,并且还积极从  相似文献   

2.
欧文·拉兹洛(Ervin Laszlo),1932年诞生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是这个家庭的独生子。他母亲是一位技艺高超而又循循善诱的钢琴教师,从小对他精心栽培。拉兹洛9岁初次登台担任布达佩斯乐团的钢琴独奏,很快他就成了匈牙利和全欧洲闻名的音乐神童。他14岁获得李斯特·弗兰兹学院的硕士学位(这个学院的最高学位)。一年以后(1947年)他被授予李斯特·弗兰兹奖金,并且当年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音乐比赛中荣获第二名——  相似文献   

3.
试论协同学对系统科学的丰富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学又称协合学。它是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哈肯于1973年提出、1977年正式创立的。1983年,哈肯又发表了专著《高等协同学》。在这本书中,他运用现代数学中的概率论、分支理论和突变理论,吸取了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等理论的某些研究成果,把动力物理学和统计物理学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协同学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协同学的基本原理不仅适用于无机界,而且也适用于有机界;不仅适用于宏观系统,而且也适用于微观系统,还适用于宇观系统。它既不同于揭示特殊规律的具体科学,又不同于揭示一般规律的抽象科学,而是一门联系…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马克思的人口理论时,经常遇到共有人口规律和特有人口规律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是否肯定过共有人口规律?在什么意义上否定一般(抽象)的人口规律?又在什么条件下阐述了特有(具体)的人口规律?本文拟就此谈点意见。一、人口一般是一个合理的抽象,但人口一般又离不开人口的特殊规定性纵观马克思人口思想的形成过程,不难看到,马克思曾不止一次地肯定过人口的普遍规律。他曾写道:“人口运动底历史是人类天性的历史,所以人口运动底规律是自然规律,然而只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人类自然规律;这种自热规律是以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作基础的,而生产力发展水平则又为人类自身的历史行程所规定。”由此看来,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G.阿塞恩以写作美国西部历史而成名。他是西部史协会奖的第一个获得者。该项奖金由约翰和拉里·考伊基金会颁发。阿塞恩毕生从事写作、教学、考证和编辑,把全部精力投入西部历史的研究。他的《高原帝国》一书是一部生动的记叙体著作,不仅为白宫图书馆所选中,而且被英语口语联盟选定为美国驻外使节的读物。一代大学生成群结队来到科罗拉多大学听他讲课,同时,受他的影响,一些研  相似文献   

6.
在瑞士,把中国学作为进行科学研究的一门主修课程来讲授的高等学校只有一所苏黎世大学,但是日内瓦的高等学校却把汉语当作选修课进行讲授.这门课程是1947年由爱德华·霍斯特·冯·查尔讷(Eduard Horst von Tscharner)负责建立起来的,它隶属于苏黎世大学"东亚研究专业",1968年又有日本学课程列入该专业,1975年又设置了朝鲜学课程(尚未设主持讲座的教师职位),这三门课  相似文献   

7.
在德国现代著名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yamin,1892-1940)的思想和著述中,他那为数不多的关于卡夫卡文学批评的文章,与其庞大的关于“现代性前史”研究的“巴黎拱廊计划”相比较,确实显得有些微不足道,所以一直为人们所忽视。然而从卡夫卡研究的发展进程看,本雅明对于卡夫卡文学批评的思想不仅精湛独到,而且极具前瞻性,他不仅敏锐地看到了“卡夫卡的作品就是一个椭圆”[1](P29),并精巧地向我们打开了卡夫卡文学中所呈现出来“椭圆”的世界图像,而且还深刻地揭示了卡夫卡文学世界的这一“椭圆”性特征的文化渊源。卡夫卡文学中许多…  相似文献   

8.
价值判断与社会科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是否带有价值判断 ,长期以来一直被看作是社会科学的一项基本的划界标准。例如 ,乔纳森·H·特纳在他的《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中 ,即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两个“类型划分的基本问题” :“(1)知识的搜集是具有价值判断的还是中立的 ?(2 )所提出的知识是要与实际经验事件和过程相一致 ,还是应该涉及非经验现实 ?”[1] 在经济学乃至历史学等学科中 ,也有大量类似的讨论。还有的学者把这一标准看作是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野。这一标准简明清晰 ,并在相当程度上 (或范围内 )具有合理性。因为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不同类型或侧面 ,对事实…  相似文献   

9.
我们无疑是处在马克思时代。在他逝世100周年之际,人们不得不承认他并没有死。这是因为,虽然有人咒骂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但马克思主义在改造社会——同时也是改造自己——的运动中,具有最活生生的现实性。继1981年出版的热拉尔·贝克曼的《马克思主义词汇》之后,法国大学出版社又组织了65名研究人员,在拉比卡领导下编辑出版了《马克思主义批判词典》。这本词典大大地丰富了认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手段——这也使得那种不愿意把马克思的著作列入哲学范畴的做法更加明显、更加令人不快。但是,迄今为止,即便是在他逝世一百周年之际,这种做法也没有例外。  相似文献   

10.
<正> 18世纪麦斯麦(A·/mesmes)最早用催眠来治疗疾病,相信催眠是“动物磁气”的作用。19世纪英国医生布雷德(J·Braid)研究出令患者凝视发光物体而诱导出催眠状态,并认为应用“催眠术”一词表达这种诱导术。催眠技术的共同点大多是要求被试者彻底放松,把注意固定地集中于某个较小的物体上,减少通常感觉的输入和运动的输出。催眠的具体方法一般首先要向患者说明  相似文献   

11.
一、伊林的生平和家境简述马·伊林原名伊利亚·亚科弗列维奇·马尔夏克。这是他取自己姓的第一个字母作为名字的缩写(即取的M),然后把名改作姓而成的笔名。伊林于1895年12月29日(旧俄历)生于俄国赫穆  相似文献   

12.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近代著名诗人、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在诗歌、戏剧、小说和音乐绘画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作。他的全部作品构成印度文艺复兴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的一个重要历史侧面,对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文艺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优秀文学作品不仅在世界各地赢得了声誉,也在我国长期地发生着影响。他的哲  相似文献   

13.
1976年,经济学家D.麦克克罗斯基曾提到过,他的同行们十分重视史学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他认为,重视经济学史有助于搞好经济研究和培养优秀的经济学家。但是他的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现在,经济学家们把精力主要放在数学模式分析和数字统计技巧上的趋势有增无减,这种现象使得社会科学史学家相信,经济学家们对历史毫无兴趣,他们不接受以历史依据为凭证的观点。但作者(经济学教授)认为,经济学家们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历史的研究方法,这是多数经济  相似文献   

14.
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托玛斯·罗伯特·马尔萨斯于一七九八年发表了《人口论》(又译《人口原理》),曾经轰动一时。以后内容不断充实,篇幅不断增加,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版了六次。在他死后的一百多年间,尽管人们不断地批判他,但是这部著作的幽灵却影响着全世界。为什么这部著作会产生这样大的影响呢?除了剥削阶级在政治上需要用它来为本阶级利  相似文献   

15.
斯宾格勒提出了一种"文化形态史观",打破了社会历史理论的托勒密体系--实现了"哥白尼革命".他摒弃"进步"史观,用一种世界历史的"比较形态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化,认为历史不应是某一思想家主观"设计的产物",更不是单线索、直线式、由低到高、由恶及善的进步历程.他认为历史没有规律,有的只是"命运".汤因比继承发展了斯宾格勒的历史观,认为文明的发展、生长是一系列"挑战"、"应战"的结果.这种文明形态史观有积极的贡献,但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布罗代尔对其过于简单化的文明史观很不满意,从历史的长时段出发,对他们提出了严厉批评:第一,批评历史宿命论.第二,回避历史的时间,只注重短时段的事件.第三,一种"人的精神本质"与多种(无论是八种还是二十一种)文明形态相矛盾.第四,把复杂的历史简单化,抽出几条"规律"、"法则"、"模式"来剪裁历史.最后,布罗代尔决定抛弃文明模式(包括各种翻版),主张用"长时段"结构理论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6.
斯图尔特·休斯说:“绝望年代的法国社会思想从历史学开始而以人类学结束。”说得更确切一点,1955年莱维-斯特劳斯的自传体的人类学著作《热带闲愁》的出版,改变了而不是结束了这个年代的法国社会思想。这本著作不仅使他出了名,而且为他写作《结构人类学》(1958年)和接受结构主义铺平了道路。他系统地尝试揭露深层的普遍心理结构,这种普遍心理结构表现在亲属关系和更大些的社会结构中,表现在文学、哲学、数学中,还表现在推动人的行为的无意识心理模式中。从那以后,结构主义的理论与方法论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有些是部分地使用莱维-斯特劳斯的方法;有些是绕开他另搞一套;还有一些直接使用语音学学说的特定组成部分。但是,因为是莱维-斯特劳斯第一个把索绪尔的语言学运用于  相似文献   

17.
如何研究中国思想这个对我们的文化来说过份陌生的领域,而不致陷入三百年来西方的解释所提出的一大堆难免不够确切的公式中?就拿孔子学说来说吧,不是已经使他的推理方法成了某种有害的模棱两可的东西了吗?因为中国人从来没有以这种方式给他们的主要传统贴上标签,孔子第一个致力于传授这种传统,但丝毫没有打算给这种传统冠以他自己的名字。弗朗索瓦·朱利安在谈到中国的儒家思想时试图摆脱这种困境。无论如何,他是在进行某种尝试,这种尝试大胆地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中国学。毫无疑问,仅仅为了摆脱而摆脱是不可能走得太远的——归根到底,儒家这个术语不也是模棱两可的吗?但是,如果这确实是非常策略地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的部分同志认为物质与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同一),把它作为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广为宣传。另一些同志虽不赞同这种看法,也没有公开提出异议或予以坚持,使得这种观点似乎成了“定论”,甚至最近又被写入供大学哲学专业用的哲学教科书中。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其实,上述观点与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是根本不相符合的,它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不仅没有任何根据,而且早巳遭到批判。例如,恩格斯在批判黑格尔和杜林把物质与意识、存在与思维当作对立的东西看待时,指出这种观点必然导致唯心主义。恩格斯说,意识与物质如果是对立的,“那末意识和自然,思维和存在,思维规律和自然规律如此密切地相适合,就非常奇怪了。可是,如果进一步问: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末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它们  相似文献   

19.
一“真实知识的定义本身最终依赖于某种伦理要求。”——雅克·蒙诺德绝大多数当代哲学家似乎都明确地拥护一种在雷蒙·阿隆全部著作中占有主导地位的主张,即:科学的说明,就其受整个人类共同价值的调节来说,是客观的。阿隆曾提出将这种关于认识论合法性的主张转换为关于人类历史命运的首要思想。他认为认识论的客观界限问题(按康德的描述也就是作为理性观念的历史目的)的最终解决将以某种方式调节着历史知识。理性在20世纪受了很大的考验,对阿隆这个康德主义信徒来说,这个世纪一直是非理性  相似文献   

20.
一1978年夏,J·福雷斯特教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技术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经济模式的变动》的文章.他说,体系动态分析的国家模式清楚地表明,美国经济存在着长期的(45至60年为一周期)循环现象.这种长期循环现象本是苏联经济学家尼古拉·康德拉吉也夫提出来的.福雷斯特说,他的实验表明美国经济的生产资料部门存在着强烈的长期波动的循环模式.更有甚者,他说,美国经济正在走向另一次经济萧条的边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