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综述社会排斥内涵与方式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社会关系五个层面描述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从认识、户籍制度、管理政策、农民工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五个方面分析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的原因。提出缓解城市农民工社会排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浪潮的启动裹挟着大量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边缘空间是他们的落脚之所。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集聚相当数量的人才,城市是人才的创业空间。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的人口政策陷入了对立的两端,在对部分低收入外来群体及其居住空间进行清理和整治的同时,通过各种落户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手段抢夺人才。排斥性的人口政策,导致完整的城市经济生态链被打破、城市基本公共服务供需矛盾加大、人才被一定程度浪费、城市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加剧、社会整合难度加大。城市的产业结构是人口结构的决定性因素,尊重市场而非权力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制定城市人口政策的基本准则。开放而非封闭、包容而非排斥,应成为落脚城市人口政策的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3.
城市住房公积金运行中的社会排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探讨了当前城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缴存政策、覆盖范围、存贷关系等方面存在的制度性排斥问题,在此基础上建议,今后完善城市住房公积金制度应以扩充大非公有制组织缴存面、降低中低收入家庭住房贷款门槛、拓展公积金使用范围、加大对弱势群体政策保障力度等作为重点与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过程面临结构约束与个体选择双重复杂性逻辑演进。本研究从数据库中选择相关数据资料,从“结构-选择”视角探究流动人口市民化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其一,处于结构层面的政治、市场、社会三大体系之间的整合度低。其二,大多数流动人口在城市还只感知到市场排斥,还没有注意到可能有的政策与城市社会排斥。其三,具备如下特征的流动人口相对容易融入城市,这些特征大致是女性、较高的教育程度、已婚状态、配偶是城里人,对法律规范以及现代城市组织有较多的了解、家庭经济收入高、在城市生活压力少、有正能量以及认同城市主流文化等。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中的排斥与内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越来越多地向城市聚集.在社会排斥和社会内卷双重动力的推进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以小群体的形式占领特定城市空间,与主流城市文化之间形成了各种空间障碍和心理障碍,阻碍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和谐城市的建设必须逐步消除阻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各种障碍,促进民族关系的融洽.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彻底融入城市是我国社会转型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但这一进程受到制度排斥和农民工自身素质双重因素的制约,作为市场机制基本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关系着制度支持和农民工个体作用的发挥,其完善与否一定程度上强化或弱化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能力。试图创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保障分析模式,分析社会保障对此过程产生的影响,为推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完善相关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对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进城后,无论城市社会还是农民工自身都不能把进城农民作为城市的主人。鉴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 在使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完善城市融入机制迫在眉睫。政策上的制度体系异化、社会保障缺乏,社会上的歧视和排斥,自身 条件限制等问题的存在,威胁到社会和谐稳定。这就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工自身不断完善改进,进而加快农民工市民化的进  相似文献   

8.
论城市政策制定中的农民工参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代农民工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将其引入城市政策制定过程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城市公共政策中农民工利益的缺失、城市社会的歧视和排斥心理、农民工参与意识的薄弱和参与能力的低下等。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既有经济上的制约,又有二元社会体制的限制和束缚;既有政治体制的阻碍,又有农民工自身素质低下的主观缺陷。因此,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完善信访制度、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拓宽农民工参与渠道,重视非制度参与等成为解决当前城市政策制定中的农民工参与问题的基本思路。随着这个问题的不断解决,农民工在城市政策制定中的参与情况必将得到根本的改善和更高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试点工作的开展,困境儿童的福利提供和福利权实现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但与此同时城市困境儿童的福利问题依然严峻,福利排斥仍然存在,导致制度实施的目标难以达成。以江苏省4个试点城市为例,运用深度访谈的方法,从福利排斥角度分析目前儿童福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目前城市困境儿童福利实践问题主要是集中于地域和户籍身份两个向度上的福利排斥问题,而导致其福利排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一直以来我国福利提供领域存在的“差序格局”。因此,实行统一的“社会身份”标准进行福利提供、缩小平衡地方间儿童福利提供差距,是摆脱福利排斥、减少儿童福利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论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困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失地农民而言,再就业难是他们陷于各种生活困境的直接原因。但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制度供给明显不足,并且还存在着明显的社会排斥,特别是再教育机会不足、创业扶持政策缺位、信贷排斥和空间区隔等方面的社会排斥,极大地加剧了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困难。因此,消除社会排斥,针对性地向失地农民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是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由"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三张网",要想实现"城乡医疗社会保障一体化"的目标,每个制度构建本身与制度之间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调查分析W市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现状、问题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按照"制度全覆盖、筹资多渠道、保障分层次、政策可衔接、管理趋统一"的原则,构建"城乡医疗社会保障一体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开封市城乡老年人的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城乡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基本特征,并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了城乡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健康状况及群体差异对城乡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乡老年人对医疗需求最多,其次为休闲娱乐服务需求、生活照料服务需求。研究证实了健康状况、群体差异对城乡老年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显著,由此,需从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缩小医疗服务群体间差异;树立养老服务统筹发展理念,弥合城乡间政策结构失衡两方面着手,更好地满足城乡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13.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必将极大地促进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农村人口的基数大、农村与城市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等影响,户籍制度改革将继续深化,按一定的目标和步骤,坚持推进城镇化、以人为本、政策配套等原则,积极探索城乡统一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人口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试论清代伊犁城市体系之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前期以伊犁为军府制的统治中心,移驻人口,修建伊犁九城,形成了该地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群落,促成了伊犁中心城市和城市体系的产生。以惠远城为中心,惠远城和惠宁城为第一级城市,绥定城和宁远城为第二级城市,其余五城为第三级城市。其城市体系特征明显,体现了以政治军事布防为主要目的,以屯垦屯牧经济生活为经济保障,具有综合布局、职能互补、交通方便、民族隔离等特征。清代新疆北部边境地区城市体系产生的根源为:军事政治布局是边境地区城市体系产生的契机;屯垦开发是其稳固发展的基础;国家强有力的统治是区域城市体系发展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城乡兼顾"、"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吸取苏联城乡发展的经验教训,依据中国的国情和发展状况而探索制订出的一系列城乡发展策略和政策。"城乡兼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初级阶段,"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最高层次,是城乡发展的最终目标。我们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最终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宜居城市与北京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北京城市性质定位为宜居城市这一背景,提出居住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概要介绍针对北京所作的居住适宜性评价工作路线、方法,重点介绍如何从居民主观认识方面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一是如何建立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相关调查问卷;二是评价单元与调查区域划分问题;三是确定抽样调查样本量的问题;四是调查数据取得问题;五是适宜性综合结果评价问题。最后结合实际的适宜性评价结果,从宜居城市建设角度对北京城市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回顾了历次农民解放的经验与教训 ,提出了提速农民的增收 ,缩小已经拉大的城乡差距 ,必须进一步解放农民。进一步解放农民 ,必须走出认识的误区 ;必须在体制和政策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经历了城乡关系失衡的二元经济发展结构,社会保障制度也以城市和农村为界划分为明显的两个板块。本文回顾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城市偏向与农村贫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大多是城市偏向的。这种城市偏向政策导致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不平等的贸易条件,使城乡之间在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上分化,结果这些发展中国家形成二元经济。中国自 20 世纪 50 年代起,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政府实行了计划经济体制,采取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和一系列城市偏向的政策,其结果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和城乡差距的扩大。在经济改革时期,中国传统的价格剪刀差趋于缩小,但新的城市偏向政策仍不断出现,城乡差距自1984年后重新扩大。在 21 世纪,中国要缩小城乡差距,战胜农村贫困,有必要转变反贫困的战略思维,废除城市偏向政策,赋予农民权利。  相似文献   

20.
中国"贫困人口城市化"的趋势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贫困人口主要居住于农村地区,贫困基本上是一种农村现象,城市贫困人口的比例微不足道。但随着政治经济体制转型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中国在农村贫困人口迅速降低的同时,城市贫困人口规模和比例迅速增长,出现"贫困人口城市化"现象。城市贫困人口面临更多的新风险,其空间分布模式也不同于农村贫困人口,对中国而言,这是一种新型的贫困和新的挑战。在减缓贫困的战略和政策上,中国需要有新的思维。新思维的重点是通过发展和完善正规与非正规的社会保障网络,增强城市贫困人口应对风险的能力,赋予贫困人口机会和权利,并促进贫困人口的参与,减少社会排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