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指出,无论从同语法教学对比的角度,或者从修辞学自身发展的角度,乃至从社会对语言教育需求的角度,对修辞教学作一番研究,颇有必要,颇具意义。文章从修辞教学的目的、内容和体系方面作了讨论;面对历史和社会现实需求,对修辞教学实用性目的作了思考;具体论述了修辞教学所包括的基础修辞和应用修辞两大部分的内容;认为以语体为主干的体系是一个可行的教学体系,并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2.
语体是适应不同的交际领域、目的、对象和方式的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言语特点的综合体系。根据非语言语境系列即交际领域、方式、目的、对象的不同,以及受这些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语言特点序列的不同,语体首先可以分为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各类语体在构成上都有自己区别于其他语体的非语言语境因素系列和语言特点序列,在运用上都有自己特定的修辞要求和配置规律。语体同修辞手段是个体与集合体的关系,当交际需要时,一定的修辞手段按照语体的特定要求,可以转化或选择为一定的语体手段,作为语体构成的语言材料和语言手段。一定的语体要求一定的修辞手段与之相适应,一定的修辞手段往往只适应于一定的语体。语体也是修辞手段的特定组合体、特定集合体。修辞手段的存在是以语体为依托的,语体是产生修辞手段的土壤,任何修辞手段都不能游离于语体之外,它不是依存于这一语体,就是依存于那一语体,没有存在于语体之外的"修辞手段"。各种语体又都有自己特定的修辞要求和特点,有实现自己的功能目标的修辞手段。因此,修辞手段的运用必须适应语体,为语体服务,受语体制约。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语体?目前似乎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语体是从言语交际功能出发建立的风格类型,也叫言语功能风格。另一种认为语体是由于交际环境不同而形成的言语特点的体系,即言语特点的总和,还有一种认为语体是语域变异的集合,是内外修辞手段的聚集体。 语体问题之所以争论不休,我想主要原因还在于对语体概念没有确切地阐明。  相似文献   

4.
语体交叉渗透的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弓先生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曾经指出:“各类语体虽然各有独立特征,但是它们又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彼此交错,彼此渗透。我们对于语体类别的看法要辩证灵活的,切不可以绝对化。”①事实上也正是这样。在现代汉语中,各种语体以其自身的特点而相区别的同时,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交叉渗透现象,它们共同形成了语体对立统一的发展趋势,促进着语体的不断完善。所谓语体交叉渗透,是指为了适应语境,某一(些)语体将本自专用的表达手段以“渗透”的形式运用于他语体,具有了特别的修辞作用,进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功能变体的现象。这里,…  相似文献   

5.
修辞与语体     
修辞是研究各种生成言语的手段的,它是形成各种语体的重要基础;语体是研究由于交际任务不同而形成的各种言语变体,它实质上是指聚集不同修辞手段的变体类型。因此,研究语体风格必须从修辞手段着手,研究修辞也必须在高层次上研究语体风格。各种修辞手段聚集体效果的集中反映就是语体风格,而语体风格就是建筑在生成规则和修辞手段上的最高平面。  相似文献   

6.
网络语体:一种新兴的语体类型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现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网络成为信息传输的重要方式,全新的网络交流模式导致了网络语体的产生。网络语体是适应网络交际的需要而形成的具有言语特点的体系,是一种介于口语与书面语之间的新兴语体类型。网上交际的快捷性使得交际者经常摆脱语言规则的约束,语言的简洁和变异成了网上交际的必然倾向。笔者拟从词语、句法、修辞三个方面对这种新兴的语体进行较为细致的描写。(1)网络语体由于可视和键盘输入等特点,词语表现手段极为丰富,外语、方言、拼音、符号、图形等手段都可以出现,同时网络紧跟时代,词语运用追求新奇、时尚和专业化。(2)网络语体句子简短,句法灵活,语序富于变化,较少使用关联词语和语义、结构复杂的复句,其日常聊天式的语言形式受到极大的青睐。(3)网络语体在修辞运用上具有很大的密集性和兼容性,几乎可以接纳所有的修辞手法。网络语体最常用的修辞方式除仿拟、比喻、押韵等以外,它独具特色的形貌修辞也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7.
翻译教学等需要有一部更加符合汉语言实际的现代汉语语法,尤其是句型体系。黄伯荣与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句型体系是从结构角度建立的,申小龙的汉语句型体系是从功能角度建立的,但由于两种句型体系的句型、句式和句子的界定缺乏严格的定性分析,造成句型系统分类的混乱。一个更加符合现代汉语实际的句型体系应由两个句型子系统组成:动词句句型子系统(以实义动词为谓语动词)与名词句句型子系统(以非实义词为谓语动词)。  相似文献   

8.
从修辞角度看,不同语体具有不同的语体特征和风格。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种特殊语体,在词语锤炼、句式选择和布局谋篇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特征。以朱镕总理今年三月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为例,简要分析了这种语体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论语体的交叉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 ,语体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言语格调 ,是为语体规范。语言运用与语体相适应是修辞的一条基本原则。语体具有封闭性和排斥性 ,也存在着相互交叉渗透的可能。语体的交叉渗透产生多种修辞效应 ,具有广泛的语用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语体的交叉渗透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复杂化、经常化的趋势。研究语体交叉渗透的方式 ,我们认为首先可分为常规性交叉渗透和变异性交叉渗透两大类。变异性交叉渗透能产生更为丰富的语言表达新形式  相似文献   

10.
作为语言学范畴的“功能语体”(简称“语体”)是指全民语言因交际题旨和情景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体式。语体学(Stylistics)是一门与风格、修辞有关的学科,它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建立起来的。法国语言学家巴依(Charees Bally)对语体学的建立有很大的贡献。他提出要建立一门摆脱美学的、旨在描写语言的语体学,他在《语体学概论》(1905年)和《法语语体学》(1909年)中对描写语体学的任务、对象和方法作了明确的阐述,在  相似文献   

11.
从对外汉语初级阶段即开始进行修辞教学的理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初级阶段的修辞教学,并不要求教师刻意地去补充一些修辞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材料,有意识地把修辞导入到教学内容中去。  相似文献   

12.
对外汉语教学是为了使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能用汉语进行有效交际,而任何语言交际都是以取得最佳的修辞效果为目的,所以对外汉语修辞教学迫在眉睫。文章论述了对外汉语教学与修辞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英语儿歌中的音韵修辞格主要包括六种类别:onomatopoeia(拟声)、alliteration(头韵)、assonance(元音韵)、consonance(辅韵)、rhyme(尾韵)和腹韵(assonance)。教师在教授英语儿歌时,可以通过巧妙的讲解,让学生赏析不同音韵修辞格的特征,并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教授英语儿歌。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儿歌中不同的音韵修辞格留下较深刻的印象,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习者具备一定的修辞知识和修辞能力非常必要。本文从教材中摘选出修辞例句,进行分类和分析,旨在探讨培养当前大学生英语语用系统的修辞意识,从赏析角度提高修辞素养,提高学习者的英文欣赏素质,进而提高英语阅读、写作能力。在分析修辞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修辞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最后指出修辞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大学的英语教学如果徘徊在扩大词汇量和加强语法概念的巩固和进一步深入上,学生无疑会步入歧途。在学习英语的学生中,不论是专业的或非专业的,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学生们往往会感到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常常是不到“火候”,说不到或写不到“点子”上。这并非是因为学生的词汇量小,亦或是因为学生的语法知识欠缺,而是因为我们忽视了语言中更深一层的内容,即语言中的修辞。我们不是常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吗?要想巧说,更加有效地使用语言这个工具,学习一点修辞知识则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之中,是现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在现代汉语课堂教学中适当穿插蕴涵了人文精神的古汉语修辞材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教学尝试。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新的教学尝试是成功的,是现代汉语修辞教学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比较好的新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探讨了西方修辞学在大学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意义,然后围绕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论述西方修辞学如何与大学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从而使得我国大学生不仅具备语言能力,同时也具备语言修辞能力,使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能有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隐喻在传统上被作为诗学、修辞学的一部分内容,其研究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如今隐喻研究已经突破了修辞范畴,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模式。隐喻理论所包含的认知意义如果被应用于语言教学中,必将为文化教学、词汇教学、篇章教学、阅读教学等方面带来新的生气。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臆喻能力将是改进外语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修辞知识是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构件,而本科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修辞知识的相对贫乏,影响到学生的英文理解能力。在实际分析学生修辞知识现状的基础上,揭示了修辞知识与英文理解能力之间的强相关性,从知识要素和文化要素两方面确定修辞在低年级英语专业知识结构中的位置,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引入修辞知识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听说教学应重视的三个方面:预制语块与自主学习、交互式教学与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语篇分析与语篇修辞,以期有助于大学英语听说教学方法的探讨和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