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城市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民的市民化.农民市民化是指农村中的农民向城市迁移,逐步融入到城市的工作、生活中去,并转化为城市居民的过程或状态.简单地说就是农村人转变成为城市人.农民有着强烈的进入城市成为市民的热切愿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需要更多的农民变为市民,内在动力和外在拉力都已具备,但现实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为什么又不尽如人意呢?我们还是要从现实中寻求答案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特别是数字城市建设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战略发展方向 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正在加快,许多地方的决策者把自己领导的城市定位在区域中心城市,把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生态城市作为环境目标.笔者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把都市农业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总体规划,使农业功能在城市中得到延伸和发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满足市民对优美环境、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领导决策信息》2011,(50):F0004-F0004
当前,在我国各地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一座座新的城市随之产生。要建成成熟的现代新城,满足广大市民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就需要同步完善城市社会管理,这是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重点和关键。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市政设施作为城市的命脉和市民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设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同时在城市化进程中市政建设及管理也出现了种种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发现这些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谢月英 《经营管理者》2013,(32):153-153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市民化,所谓农民市民化,指的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借助手工业化的推动,让世世代代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离开土地和农业生产活动,进入城市非农产业,其身份、地位、价值观及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向城市市民转化的经济社会过程。让更多的农民转化为高素质市民,关键在于站准高位,因地制宜做好项目规划布局,不断提升城市品质,提高"新市民"综合素质,为推进城市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7.
笔者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要求,针对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生态环境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城市建设不适应市民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的实际,对重庆城市规划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数据分析,提出如何加快推进重庆生态城市建设,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小康社会的本质是市民社会,全面小康要依靠城市化来实现.未来20年,全面城市建设将成为改变中国经济与人口版图的新战略."全面城市建设"不同于过去的"城市建设".它具有五个新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人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化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城市化的长久之路.要实现我国城市化的战略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就要适度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优化职业教育的结构,加快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培训,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农业实用技术人才,提高转移人口的整体素质,满足我国日益发展的工业化需要,最终实现城市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刚刚过去的2010年,让我们对由上海世博会引出的城市发展的话题高度关注,让我们期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现实生活中,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现代城市普遍出现了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及居民幸福指数下降等"城市病",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严峻挑战。那么,什么样的城市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城市如何发展,才能避免愈来愈严重的"城市病"?这不仅是2010年留给我们的话题,更是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亟须思考并解决的时代命题。而环境宜居城市发展模式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宜居城市,是环境宜人、居住舒适的城市,是市民生活得健康、方便、舒心的城市。政府应以人为本,践行科学发展观,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积极创建环境宜居城市,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为市民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园,让他们"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空气,睡个安稳的觉,吃上放心蔬菜,在一个绿色环境中生活",从而实现城市的科学、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用地规模逐渐扩大。经济发展的同时,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市民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与城市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影响城市生态问题的因素很多,人口是根源问题,本文针对城市人口与生态城市规划的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建筑业对城市中资源和能源消耗比较大,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绿色建筑设计有效降低城市发展中资源和能源消耗,改善了城市环境问题,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绿色建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绿色建筑设计是建筑业向前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因此现代住宅小区楼房逐渐由多层建筑转变为高层建筑,二三十层的楼房越来越普遍,因此智能小医对讲系统单元内总线需要传输距离远、实时性好.CAN总线可靠性高、通信距离远、速度快、价格便宜,能满足现代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需要,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在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经营城市作为一个全新的理念,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认同.城市建设的过程,也是资本运作和经营城市的过程,旨在发挥城市有限资源的最大效益,进而扩大城市经济总量,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如何经营好城市、增强城市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这已成为各级地方政府认真思考的重要内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城市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城市功能齐全、民主法制建设健全完善、环境优美的文明城市.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市规模急剧扩大,与此同时,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消防治安、环境卫生、社区结构、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市有着巨大差异的"城中村"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协调发展、功能提升和市民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的突出问题."城中村"问题目前已成为各级政府面对的主要难题之一.因此,加强对"城中村"的改造和管理就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6.
数字治理在城市政府善治中的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数字治理的一般概念数字治理(digitalgovernance),也叫电子治理(electronicgovernance),是产生于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之后的概念,是数字时代全新的、先进的治理模式(VikasNath,2003)。数字治理,广义上讲是指在电子技术的支持下,整个社会运行和组织的形式,这包括对经济和社会资源的综合治理;狭义上讲是指在政府与市民社会、政府与以企业为代表的经济社会的互动和在政府内部的运行中应用电子技术,易化政府行政及简化事务的处理程序,并提高其民主化程度(MichielBackus,2001)。本文结合城市政府治理问题,主要针对于狭义的数字治理来展开讨…  相似文献   

17.
数字城管对大部分市民来说还是个新名词.简单地说,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运用整合移动通信、GPS卫星定位等多项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实时采集传输的手段,采用万米网格管理法和城市部件、事件管理法相结合的方式,创建城市管理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两个轴心,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从而实现精确、快速、高效、全时段、全方位的城市管理新模式,是城市管理机制的创新和突破.  相似文献   

18.
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 城市化不仅直接体现为城市规模的迅猛扩展,以利于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城市化的直接主题是工业化,从而加速了对不可再生的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所以,在发达国家城市化所取得的成就里和所留下的光辉灿烂的足迹上,依然有凝重的斑斑血痕。发生在早期的英国的“圈地”运动,迫使大量农民“失地”,失地农民流浪城市后又被边缘化,几乎经历了几代人的震荡。  相似文献   

19.
现在很多中小学也开始建设数字校园了.我们如何利用好这一技术资源,在教学中该用在什么地方?能解决我们日常教学中的什么问题?比如大型的、特定条件下的物理实验及物理演示实验.学生的探究实验(特别是关于运动的实验).教师和学生网上收集资料.远程教育、教学研讨,仿真实验.学生的学习信息收集、分析、评估等.这些都需要好好的利用好数字校园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20.
现代城市,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又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依托,是区域经济组织的节点和载体,对区域管理的研究必然涉及对城市经济及城市化战略的研究.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中心作用也日益增强.理解和把握城市经济的最佳切入点就是城市经济增长.本文基于城市化进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对中国城市化进程及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选择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