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驯鹿又名角鹿、“四不象”①,是一种体形中等的鹿科动物,分布在北半球北部的答原地带和森林中有苔燕生长的地方。驯鹿文化就是围绕着猪取或牧放驯鹿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它有三个类型:一是宫原和森林猎捕野鹿类型;二是音原牧鹿类型;三是森林牧鹿类型。中国鄂温克族②的驯鹿文化属于第三种类型。本文仅就与鄂温克族驯鹿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的问题进行探讨。鄂温克人的驯鹿生产习俗鄂温克人饲养或牧放驯鹿的方式方法。鄂温克人对驯鹿的牧放一般采取自由牧放的形式,即让驯鹿自由觅食,不派专人去看管。夏天蚊虹多,白天驯鹿主要聚集在猪营地…  相似文献   

2.
论驯鹿鄂温克人的驯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驯鹿鄂温克人是我国鄂温克族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以饲养驯鹿谋生。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驯鹿鄂温克人在狩猎驯鹿和使用驯鹿以及饲养驯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用共同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我国独一无二而独具风格的驯鹿文化。我们拟从人类文化学与民族文化学的理论视角,对这一特殊族群的驯鹿文化形态进行客观实在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萨阿米犬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土著民族,自古以来,他们就居住在这块土地上,世世代代靠饲养驯鹿为生。目前,萨阿米人主要居住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挪威、瑞典以及芬兰,俄罗斯也有一小部分。萨阿米人居住区一般称为萨阿米区,萨阿米人尽管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国度,但是他们从来就认为自己是同一个民族,他们有共同的历史、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经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萨米人结成了"希达"这种特殊的社会组织,牧养驯鹿,崇拜自然神明。同时,他们也不断受到来自大自然和异族社会的种种挑战,富于斗争精神的萨米人总能在一次次灾难中顽强生存下来,将本族文化传承至今。本文从萨米人的发展演变及其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和传统文化等方面,解读萨米人的历史,探寻他们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兴安岭原始森林的驯鹿鄂温克人①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以他们共同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了我国独一无二的以驯鹿肉和野生动物肉为中心的肉食文化.这一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为我国丰富多彩的饮食世界及其文明增添了新的内涵、新的色彩、新的内容和形式,成为我国饮食文化不可多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该文从饮食文化角度,分析了驯鹿鄂温克人的肉食类饮食结构的内容、形式、特征以及与此相关的礼仪、禁忌等.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鄂温克人的驯鹿和饲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鄂温克人的驯鹿和饲养王咏曦在美丽富饶的激流河上游的大森林里,有一座名叫敖鲁古雅的新兴小镇,这里居住着一支儿我国唯一饲养驯鹿的鄂温克人。他们主要依靠饲养驯鹿和从事狩猎为经济来源。本文将重点对东北地区鄂温克人的驯鹿及饲养谈谈粗浅看法。激流河又名贝...  相似文献   

7.
鄂温克族使用驯鹿历史悠久,在他们的造型艺术中,驯鹿的形象十分丰富多彩。本文主要对鄂温克族在其造型艺术中对驯鹿的表现,进行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地区驯鹿饲养业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兴安岭地区驯鹿饲养业概述孔繁志驯鹿是中国稀有珍贵动物,使鹿鄂温克族是驯鹿的唯一饲养者。他们饲养的驯鹿以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为中心,活动在北纬51°15'至53°15',东经120°至135°15'的大兴安岭地区。驯鹿不仅是使鹿鄂温克...  相似文献   

9.
从种族角度来说,萨阿米人(即拉普人——译者)是一个特殊的民族。在瑞典居住的一万左右的萨阿米人中,约有三千人从事养驯鹿,长期以来这是他们主要的谋生手段。不能把养鹿单纯看成是一种职业,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主宰着萨阿米人其它方面的文明;他们大多数主要文明的特点完全或部分地受着养鹿业的影响,在语言上、生活方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俄罗斯北极地区涅涅茨人的一次民族学田野考察,记录了该民族传统的驯鹿文化及生活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民族志写作方面的相关问题,特别强调了中国民族学加强国外民族志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禁猎     
《中国民族》2008,(11):71-71
“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有“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他们大部分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地区。鄂伦春族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他们的衣食住行及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在圆形山丘的环抱中,我们的7个帆布帐篷显得格外矮小。落叶松的叶子已经变黄,使得一个个小山坡看上去像在燃烧一般。两个骑着驯鹿的牧民驱赶着第一群驯鹿跳进那条水流湍急但却很浅的小河,向我们游来。这时,在营地整整等了一个上午的上了年纪的妇女便发出兴奋的呼喊,接着便跑回帐篷拿盐来喂这些驯鹿。  相似文献   

13.
毛利人来自何处?他们如何发展到高度的社会生活方式?对此,人类学家仍在寻求答案。如果按毛利人的说法,他们似乎起源于印度大陆。毛利人传说他们的原始故乡是乌卢(Uru),后来又从乌卢迁徙到依里夏。依里夏在古代梵文中是威里夏(Vrihia),即印度,并且作为依里夏的一种很重要的食物由毛利人沿用的ari一词在德拉维语中是大米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2003年8月,驯鹿鄂温克人放下手中的猎枪,实施了生态移民。从此,驯鹿饲养业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驯鹿饲养业却陷入了困境,与以往相比较,驯鹿数量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其原因在于驯鹿大量的非正常死亡,而在诸多死亡原因中,盗猎者的捕猎又是最主要的;恢复和发展鄂温克族的驯鹿饲养业必须打击盗猎。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对很多人来说,生活在拉萨有一种“漂”的感觉。这种漂的感觉源于对生活习俗和语言的认同感不那么强烈;居无定所,常常搬家;每年回内地休假,内地的房子布置得温馨舒适,拉萨的家却很简陋,尽管在拉萨居住的时间要比内地长,且是在拉萨有着固定职业的人群。相对于外来者,他们有着很多不同的地方,但“漂”的感觉依然在他们心里烙下了烙印。“漂”是一种情调,一种浪漫的生活,要达到这种状态是很不容易的,否则就会心浮气躁,就会产生“混日子”的感觉,有了混日子的心情,就会失去生活的乐趣。这样一样,你就会觉得生活很乏味,日子过得很漫长。所以…  相似文献   

16.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与动物有着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在不可胜数的动物世界中,驯鹿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东北亚驯鹿文化的分布和类型 本文所言的东北亚地区的驯鹿文化主要是指北纬线48°以北亚欧大陆的东北部,包括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和黑龙江流域,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北部接近贝加尔  相似文献   

17.
论驯鹿鄂温克人的桦树皮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对生活在大小兴安岭的驯鹿鄂温克人这一特殊的族群所特有的桦树皮文化的结构及其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特别是对桦树皮制品的加工工具、加工程序、加工办法及原料、使用价值、审美价值等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骆驼是“沙漠之舟”的话,那么,驯鹿则堪称“林海之船”。驯鹿,是我国二类保护动物。居住在内蒙古呼论贝尔盟额尔古纳左旗敖鲁古雅民族乡的鄂温克人,从很早很早以前,就把它驯化了,并且世代以狩猎和饲养驯鹿为生。驯鹿体长六尺余,肩高三尺多。毛呈淡褐色,雄性有二只角。因其长相奇特:角似鹿非鹿,头似马非马,身似驴非  相似文献   

19.
桑人,或称布须曼人,居住在南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中。他们是已知的部族中最古老的一支。千百年来,他们始终沿袭着游猎的生活方式。他们追捕野生动物,徒手挖掘地下水源,并且发展了具有11种方言的民族语言。这些方言由于其中的啧啧音、哇哇音  相似文献   

20.
知识荟萃     
桦树皮文化贝加尔湖以东及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河一带的丘陵多白桦。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一地区的鄂温克人和桦树结下了不解之缘。桦树,系落叶乔木,树皮易剥离。白桦皮可剥如纸,且绵软、光滑、细腻。多年来,鄂温克人一直是用桦树皮制作自己的生产、生活用具。桦树皮棚子。鄂温克人放牧驯鹿——常年游牧、游猎在山野。因而也形成了适应这种生产方式的生活方式:在野外,随地砍下几根木杆,搭成圆锥状的架子,上蒙一层或几层用鹿筋或犴筋缝连成片的桦树皮,就成了一栋简易房-遮阳、挡雨、防猛兽。当转牧、转猎时便弃之而去。早些年,半农半猎区的鄂温克人住的“马架子”有相当一部分也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