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正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我国的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道路还处在探索阶段,通过对江苏省句容市三台阁社区25户居民的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三台阁社区近十年建设中存在着社区综合服务能力滞后、失地农民生活成本增加、“空巢”老人生病照顾等问题,反映出了从农村到城市,新型农村社区的成长困惑.要实现从行政村向社区、从农民向居民的平稳过渡,需要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强就业培训、实行政府筹资兼顾家庭帮扶养老模式.使得新型农村社区走出成长困惑,完成从农村到城市的蝶变.  相似文献   

2.
“十四五”时期,我国仍处在新型城镇化高速发展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是促进失地农民的稳定就业,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及就业质量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是在针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培训与就业问题实证分析基础上,从多主体协同提升失地农民培训质量、加强失地农民培训意愿和需求分析、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模式、完善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监督机制、拓展失地农民就业公共服务渠道、构建失地农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培训与就业的对策建议,提升失地农民的培训质量、保障失地农民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3.
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城郊失地农民316人为调查样本,对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状况不容乐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支持系统构建的思路,并从就业培训准备支持、就业培训实施支持、就业培训服务支持3个方面构建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4.
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发达国家,都以各自特有方式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与就业扶持问题。在失地农民征地补偿和就业扶持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并为我所用。通过分析各国在征地补偿、就业扶持等方面采取的各有特色的制度安排和相关政策,为我国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和就业扶持提供一些启示:如加强立法保障、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征地补偿制度、遵循市场原则、合理确定补偿标准并给予差异化的补偿、技能培训形式多样化、注重考核与资格认证、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就业等。因此应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采用差异化的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模式,培训出"技能素质高、就业能力强"的失地农民。  相似文献   

5.
社区发育的程度直接影响社区就业的规模和能力.社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居民消费理念的不同及消费能力的差异,影响了社区就业的需求量;政府对社区建设的支持程度,影响社区解决就业的能力;社区发展的能力表现为社区公共资源配置的状况和处置能力,决定了社区就业需求是否能转化成为社区就业机会;社区社会组织发育的程度,是吸纳和创造社区就业、推动城市社区发展的重要空间.文章还针对性地提出通过促进社区发育推动社区就业的有关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6.
张娴 《社区》2005,(20):18-19
下岗女性作为有劳动能力的特殊劣势群体,其目前的生活状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体制改革和社会变迁等外部因素造成的。针对这种情况,政府主要采取积极发展生产,提供就业机会和提高就业参与率,对失业人员采取介绍就业或予以转业训练,以及以工代赈、移民开发和生产自救的方式予以安置。从现有的政策来看,政府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在社区直接为下岗职工创造就业岗位:一是政府直接投资兴办公共服务工作项目,如平地造林、河道管理、市容整治、防疫防灾等。二是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如社区环境保洁、社区保安、社区车辆看管、小区物业管理等。这两种途…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社区就业理论政策研究综述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社区就业理论和政策研究综述,我国社区就业的发展趋势.一是社区就业容量呈现出扩大的趋势.我们必须重视社区就业的理论、政策和工作研究,大力开发社区就业岗位,促进社区就业.二是社区服务呈现出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趋势.社区就业的目的是为社区居民、社区单位和社区公益事业提供社区服务.  相似文献   

8.
失地农民就业难是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属待遇和户籍制度改革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的现状。失地农民就业难除就业观念落后、文化素质不高、非农业技能低下等自身原因以外,还有就业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服务滞后于失地农民就业需要、就业过程保障力度不够等社会保障性因素。借鉴国外就业保障制度建设经验,要强化特别立法,规定征地方案中必须具有针对失地农民实施的就业培训措施,专门为失地农民劳动关系纠纷设置特殊的司法程序,建立社区就业服务前置机制,并在城镇化整个过程中贯穿就业保障,助推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基于湘潭市九华经济开发区148份问卷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自身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失地农民的性别、年龄、就业预期、家庭收入等影响不显著;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和文化程度正向影响显著;非农生产就业技能影响最显著,说明具备专业就业技能的失地农民就业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了失地农民大量增加,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重要问题。分析杭州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现状以及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制约因素,探索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对策思路,缓解失地农民就业压力,促进杭州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际上发达国家普及大学教育的市场就业规律,大学毕业生65%以上选择社区择业,才可能规避市场条件下人力资源配置的弊端.也就是说,多数学生自愿选择“基层就业”,是避免大学人力资本投资风险,即避免“毕业即失业”现象规模化的理性选择.本文就我国部分大学和社区的调查结果,对现阶段大学生享受社会低保人数超过社区就业不足1%的现状、原因进行了归纳,对在校大学生社区择业心理主要障碍进行了调查汇总,针对心理排斥、不公和准备不足的择业现象,提出了通过一系列政策投入、通过正面的政策导向规避大学生失业率不断上升、促进社区择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波  王华生 《社区》2012,(5):11
灵泉街道就业促进会是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在全省成立的首家专业服务于创业就业的社会组织。这几年,在上级有关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着重实施了技能培训、促进就业、扶持创业、拓展孵化基地、加强信息共享等促进创业就业的各种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最近,灵泉街道就业促进会又把触角延伸到社区,带领社区居民开展各项公益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活动,并在各个社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站,形成区、  相似文献   

13.
胥子 《社区》2009,(36):22-24
想就业,但苦于无技无文凭,怎么办?好在有社区居委会的帮助。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社区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尽管各级政府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社区居委会也千方百计地扩宽就业渠道,可再就业工作仍是不容乐观。社区工作人员反映,再就业人员的就业心态及就业态度存有很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面临严峻就业压力的现实情况下,社区教育能有效地发掘就业机会,帮扶失业人群,扩大社区就业。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失业群体教育需求多样化、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难度较大等。通过调研掌握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情况,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以社区教育为支点的综合信息平台是建设充分就业社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失地农民数量呈递增趋势,不断增加。这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开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妥善合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失地农民的现状、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从渠道、文化程度、职业教育和社会保障机制几个方面探讨了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面临严峻就业压力的现实情况下,社区教育能有效地发掘就业机会,帮扶失业人群,扩大社区就业。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失业群体教育需求多样化、社区教育资源的整合难度较大等。通过调研掌握居民对社区教育的需求情况,整合教育资源,构建以社区教育为支点的综合信息平台是建设充分就业社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城市化进程涌现大量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市民身份转变的关键是非农就业技能的获得和就业。合肥市调查数据表明,失地农民非农就业能力较低。提升失地农民就业能力需要加强制度性安排,需要加强失地农民自身主体性构建和社会支持网络的拓展。  相似文献   

18.
城中村与失地农民是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和产物。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中村以及失地农民的相关问题也不断凸显。本文以功能主义为理论视角,以鲁东南X社区失地农民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城中村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状况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失地农民的社区认同和接纳程度较低,而较低的社区参与度和传统的人际交往模式影响着社区认同的形成。社区认同的提升不仅需要社区物质和社区文化的双重建设,更要注重社区核心价值观对社区认同形成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昝克明 《社区》2012,(5):13
自2001年国家对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工作实行计划分配和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方式安置以来,已有数万名军队干部响应国家号召选择退出现役自主择业,减轻国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的就业压力。军队自主择业干部退出现役后,安置地政府采取提供政策咨询、组织就业培训、向用人单位推荐、纳入人才市场、依托社会、社区管理等措施,为其就业生活创造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军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城市化进程中杭州市失地农民就业问题,通过分析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农民失地失业、失地农民失业问题较为严重及他们就业不充分和不稳定的现状,认为征地安置措施单一、失地农民就业政策不完善和农民自身因素是三个重要制约因素,提出构建有利于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保障体系、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和适合失地农民特点的就业制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