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  徐大真 《职业》2015,(2):14-15
对世界技能大赛而言,选手之间的竞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素质的较量,因此有针对性地对参赛选手进行系统的心理训练具有深远意义。鉴于此,本文针对我国选手在赛前以及赛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问题解决的心理训练方法,以期为世界技能大赛选手心理训练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
王华雄  卢森锐 《职业》2023,(14):39-42
参加技能竞赛的选手在进行长时间、高强度、高标准的训练过程中,极容易产生心理疲劳,严重影响选手技能训练成绩的提升。针对这问题,笔者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技能竞赛选手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分析选手心理疲劳产生的原因,提出提升科学认识、制订训练计划、建立心理干预机制、锻炼选手心理强度等降低选手心理疲劳发生机率、帮助选手度过心理疲劳难关的系统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受到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应用积极心理学能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因此,积极心理学视域的高职生的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高职院校及其学生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来探究其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现状,有利于制定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潘立新 《职业》2012,(17):137-138
中职学生平时多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其中少数优秀者才有机会参加技能竞赛,参赛选手心里压力较大。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中职生参赛选手的心理特征,提出赛前的技能强训中的心理训练方案,使参赛选手有效调节紧张心理,控制竞赛的节奏,取得最佳成绩。  相似文献   

5.
王宁 《职业》2016,(18)
在竞技水平、训练条件相当的情况下,心理状态成为影响竞赛成绩的首要因素。本文通过职业技能大赛选手的心理调节研究,发现有效的心理调节可以在选手提高技能技术水平、自我调控、人格完善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帅明 《职业时空》2009,5(8):142-143
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出发,探讨了运动训练的心理学机制。以操作行为理论阐释运动技能形成的原理,认为条件反射的建立与强化是运动技能形成曲基础。详细分析了运动技能形成的操作性条件化过程,以及正性强化、负性强化、条件性强化、链式强化在运动训练行为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声乐学习中,大家都只注重嗓音技巧方面的训练,对于歌唱心理学的研究与运用,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前社会对心理学的学习和使用并不自觉,也不普遍。我们应该探讨声乐演唱中应注意的基本问题,重点关注与演唱心理相关的技能技巧问题。  相似文献   

8.
彭琨 《现代交际》2013,(11):54-55
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并且为公安名警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它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其中当然也包括公安民警。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是从事公安工作的前提基础,在工作中会影响一个人的发挥能力,所以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公安民警的心理危机也很重要,并且构建民警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也是新时期公安系统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心理疏导的内容、原则以及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心理疏导能力与干预技能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对于辅导员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消除学习障碍以及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婧 《职业时空》2012,(8):153-154
运动员在训练中常表现出极高的竞技水平,而在赛场上却未能发挥最佳水平。运用体育运动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简要分析了在体育运动竞赛中影响竞技状态形成的不良心理状态,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方法,以使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在赛前达到最佳,对提高竞赛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夏海洵 《职业》2011,(5):126-127
江苏省第三届技工院校技能竞赛机电一体化专业选拔赛落下帷幕,笔者作为参赛队的教练,通过此次省级竞赛的前期训练和后期参赛过程,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希望日后无论是笔者所在学院还是兄弟院校再次参加类似的竞赛时加以借鉴。下面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蓝本,来具体分析前期的准备、竞赛目标和计划的制定、选手的选拔、训练过程的方式方法、选手的心理调整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2.
董立毅 《职业》2016,(15):18-19
技能竞赛日益成为职业学校技能教育水平的试金石,选手们的心理状态逐渐被重视.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提出,在整个备赛、参赛过程中,要借助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结合的方式,采用心理调试技术,对竞赛队员和教练员进行心理干预,建立相应的心理训练体系,并帮助他们提升心理素质,在技能竞赛中表现出应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李诚杰  乔安 《现代妇女》2014,(6):192-192
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消除负性心理,增强心理素质,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的定义、目的与意义、环节与内容、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林玲  张桂贤 《现代交际》2014,(9):232-232
师范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提高,师范院校也已经开始重视对师范生进行心理辅导技能的培养。本文结合师范生心理辅导技能培养的现状,着重提出了培养师范生心理辅导技能的策略,试图对教师职业技能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心理危机的识别与预警既是预防心理危机发生的重要策略,也是对危机当事人和相关人进行生命教育和促进生命成长的重要机会。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具有复杂性,发生过程具有阶段性,危机现象具有特殊性,危机爆发具有极端性,危机发生也具有一定规律性。因此,在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需要关注不同类别的生命个体、不同阶段的生命现象、处在规律中的独特生命个体,同时要注意识别生命危机信号和生命求救信号。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预防是一项长期建设的工程,不仅与学生本人的心理健康相关,而且也关系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从心理危机的相关理论出发,对正常发展的危机、情境性危机、存在性危机进行阐释,并讨论心理危机类人群的特征,进一步分析高校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在性格、家庭、适应力与就业方面的表现,最后提出心理危机预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这成为近年来理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能力在不足以面对困难情境时产生的,可能会发生对自身、他人或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短暂紧急性心理失衡状态;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发展性与存在性并存、潜在性与突发性并存、危害性与机遇性并存的特点;按引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原因,可以将大学生心理危机分类为:适应型大学生心理危机、学习压力型大学生心理危机、恋爱情感型大学生心理危机、人际关系型大学生心理危机、境遇型大学生心理危机、经济压力型大学生心理危机、就业压力型大学生心理危机、综合型大学生心理危机等。  相似文献   

18.
王贺 《现代交际》2015,(3):145-146
在摔跤竞赛中,有时候会出现选手在比赛中技术变形、发挥失常、体能消耗过快等现象,很多时候心理失常可以导致以上状况。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创造好成绩的前提与基础。因此赛前的心理干预活动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稳定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丽 《现代交际》2014,(3):214-214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心理危机与突发事件也日趋频繁,心理危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健康,关系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危机特点,探索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关系到学生生命安全和校园和谐稳定。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王歆睿 《公关世界》2022,(14):176-177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关系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的幸福健康和安全稳定。新媒体时代,大学生虚拟网络生活冲击其心理健康。本文提出新媒体时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防策略,强调积极心理学、生命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融入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发挥网络心理育人功能,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危机干预预防,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