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旅融合发展是文化和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特色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做好"特色"这篇文章,需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挖掘与打造,其中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银川市西夏区特色文创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要坚持以文化传承为根本点、以地域特色为落脚点、以时尚潮流为依托点,结合当地自然、人文与其他地域因素,讲好宁夏故事,实现旅游文创产品跨界开发,创立特色旅游文创品牌.要将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思维有机融合,线上线下协同并进,政府、学校、企业与媒体携手合作,形成特色文化旅游文创开发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正逐渐成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新趋势。一些传统村落欲借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之势,大兴文化旅游之实。然而,在具体实践中,政府、地方和本土居民只重视产业开发带来的经济利益,忽视了创意与传统村落旅游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造成了创意产业与村落传统文化的割裂,破坏了传统村落的文化生态环境。文章以贵州务川县龙潭古寨为研究对象,在深入解析创意与传统村落旅游融合发展逻辑机理的基础上,审视和反思古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及困境,提出加强文化原真性保护、培育创意人才、提升产品文化内涵、缔造全景产业链,进而促进古寨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江南文化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历史使然到时代应然,遵循的是文化认同、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的逻辑原则。文章以厘清江南文化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之应然逻辑关联为先,以江南文化观照下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应然状态分析为基,剥析与呈现了历史使命与时代担当、文脉赓续与价值规范、内生动力与长效赋能、品牌熔铸与效应释放的应然逻辑,进而辨析变与守、创与固、聚与扩、推与藏的江南文化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践逻辑。系统把握应然逻辑与实践逻辑,构建江南文化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共同体,是更高质量建设中国区域特色文化和经济示范高地的根本所在,也是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与宁波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提出和实践,推动了长三角区域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宁波要建设长三角南翼现代化国际港口旅游名城,要实现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融入到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之中,否则将面临“边缘化”的危险,从而丧失发展的大好机遇。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共同成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成部分,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正从局部合作转型为政府牵头、旅游行业介入的全面合作。文章运用区域旅游发展的相关原理,对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背景、合作现状,以及快速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推动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是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耦合与创新,是民族地区借势发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是乘势而上、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是提速赶超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发展的增长标尺。以德宏自治州为例,基于产业融合、产权制度创新、技术进步三条路径对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与空间分布特征,识别出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的四类典型模式——旧址改造、政府主导、学园合作、市场主导;辨析四类模式实践过程的利弊,建议浙江文化创意产业群集发展模式选择应统筹政府主导、市场的多级化与区域重点,注重文化挖掘、人才培养等重大举措,繁荣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8.
柳州市作为典型的传统工业城市,也正处于发展压力和加快转型发展最为关键时期,加快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必然趋势。结合区域拥有独特的民族风情、民族文化形态、工业文化等实际,强化和实施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而衍生的产业类型——文化创意旅游突破发展战略,将文化创意旅游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推进领域,此举推动了柳州经济结构转变、升级,使文化创意旅游业成为柳州城市特色化和产业化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9.
文化的经济属性与经济的文化属性互相融合,日益成为地区经济尤其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既有可行性,又有着一定的实现途径,甘肃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者着缺乏旅游是文化产业的认识;居民旅游意识不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活动性文化旅游产品贫乏缺少系统整合;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有文化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的整合区域整体营销策略;高层次文化创意人才缺乏等问题,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丽莹 《国际公关》2023,(3):128-130
近年来,我国各地竞相对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进行创意产品开发,进而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带动了区域发展,形成了区域文创对区域发展的赋能。在此背景下,对区域文创开发案例进行研究,剖析其开发形式和路径,探讨区域文化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区域发展赋能的作用,并提出文创开发应遵循符合区域文化、贴合受众需求、反映区域发展的原则,希望能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创意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新概念、新模式。创意旅游包括以文化为本位、以创意元素为基础、以创意互动为核心三大特征。创意旅游可以从实现资源转化、结构优化和价值提升三方面来促进区域旅游产业的升级换代,从"产业链"、"空间链"和"价值链"几个方面提出的针对特定地区的发展创意旅游的对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地方特色旅游工艺品设计思路——以安徽霍邱柳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性文化赋予了旅游工艺品的地方特色。提升旅游工艺品设计内涵不仅能带动经济发展,更能够繁荣文化宣传。在品牌意识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并赋予旅游工艺品传统特色,开发能够被现代人所欣赏和喜爱的现代旅游工艺品,这将是国内关注旅游工艺品设计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旅游广告方面文献的梳理,对秦皇岛市旅游广告形象定位的背景及旅游形象的理念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秦皇岛市旅游广告存在缺乏创意,内容模式化,起步晚,季节性明显等问题,提出科学定位旅游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城市地域文化品牌、注重旅游广告创意与创新、重视广告媒体组合的传播形式等建议,并对秦皇岛市旅游广告的形象进行了应用研究,以期促进旅游城市形象品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基于创意的视角,提出古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路: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打造旅游核心吸引物体系;用创意开发旅游产品,以产品创新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提炼文化核心价值,优化旅游服务体系;用创意创造旅游商品,提高文化资源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绝不只是对国内外城市发展模式的简单模仿,也不能止于对高雅艺术作品的审美旁观和批量复制.辽宁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将本土文化、传统文化、区域文化与后现代都市文化以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形象创新的方式融入产业,才能使产业具有经济性、实体性和动力性,才能使产业层面上的创意呈现.在关注视觉形式再造的同时,要突出对文化价值的挖掘,重视是否能够带来经济效益.而且,文化创意也必须密切结合消费者的生活需求再造产业价值,才能为辽宁的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6.
闽台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存在偏于单向发展的问题。互补共赢,对福建的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福建省应发挥地域和人文优势,除引进台资与台商外,还应进入台湾市场,充分利用闽台区域传统文化资源,改变两地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偏于单向发展的格局,实现闽台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质性对接。  相似文献   

17.
苏锡常都市圈区域文化与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苏锡常区域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的总原则与总目标是 :以苏锡常区域的旅游资源为基础 ,以日益发展的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旅游中心城市、旅游城市和特色旅游城镇为依托 ,以旅游接待服务设施为支撑 ,深入挖掘吴文化的内涵 ,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利用 ,促进苏锡常都市圈合理的旅游空间体系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 ,大力实施旅游倍增计划 ,促进苏锡常三市旅游业从三产支柱产业向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跨越 ,将苏锡常区域旅游业打造成我国旅游业的形象区、精品区和高效益区  相似文献   

18.
安徽地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安徽地域文化分为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徽州文化三个文化区域,三者在民风民俗、方言、地方戏曲和信仰等方面各不相同。在学术文化领域,主导淮河文化的是道家思想,主导徽州文化、皖江文化的则是儒家文化。这三大文化区域的差异性与趋同性,显示出安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本文阐述了安徽传统地域文化的特征及发展现状,对其当前如何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挖掘其珍贵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有助于打破区域内部发展空间上的不均衡,缓解污染,解决农村就业问题.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京津冀乡村旅游开发势在必行,而创意旅游发展模式能够为京津冀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启新的发展思路.通过深入分析京津冀地区发展乡村创意旅游的必要性,系统梳理京津冀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以河北司马庄、北京古北口、宋庄为例,分析“创意农业旅游”“乡村文化创意旅游”“乡村艺术旅游”三种典型的乡村创意旅游发展模式,以期对京津冀乡村地区的旅游开发提供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不同空间可以让人产生不同的感知与精神领悟,深入探究地域空间精神,能够更好地挖掘地域特色,传承、整合、提炼、升华地方文化,进而引导、强化、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实现从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至悦志悦神的境界。旅游区空间精神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旅游高质量发展及区域一体化,通过发展旅游凝聚国家精神。以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为例,对携程网游客评论文本进行感知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旅游区的空间精神感知集中于空间特征、文化环境、感知体验三个维度;以黄河为依托的旅游区能够体现一脉相承的空间精神;黄河文明与民族精神是游客对旅游区文化认同的凝聚点;旅游区的空间完整性被行政区划割裂,导致空间精神的人为分离或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