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的边境管控因地理因素影响,主要涉及到英欧关系。对来自欧洲大陆的移民进行检查是英国边检的重要职能,并列管控是英国和欧洲边境管控的一个重要措施,英国边检机构已在与欧洲大陆国家的合作中获益良多。减少欧洲难民危机对英国的影响,加强对移民事务的管理,是英国最终选择脱欧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英国在收紧边境的同时,可能会在数据分享与共同行动方面减少和欧盟国家的联系,使得统筹协调变得更加困难,反而增加了边境管控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英国退欧是撼动欧洲乃至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事件。在以收回主权为直接目标的退欧公投举行之后,英国政府将构建全球新角色作为退欧后国家发展的远期目标之一。在退欧本身的性质与意义被淡化的同时,构建全球新角色成为英国推动退欧、弥合国内分歧的主要途径。从长远来看,构建全球新角色的政策目标仍然面临着多方面的考验。在退欧框架之下,英国的综合国家实力以及英国与欧盟、美国和若干新兴经济体的关系变化将成为影响英国构建全球新角色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英国公投脱欧的决定,是由英国与欧盟长久以来的政治分歧与经济发展受限等原因,以及移民负担过重这一导火索共同推动的。对英国与欧盟的贸易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英国在欧盟中占据重要的贸易地位,与欧盟进出口贸易关系密切。对英国与中国的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发现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发展良好,但贸易结合度不高。英国脱欧后,不再享有作为欧盟成员国的优惠贸易条件,可能产生中英进出口贸易额增多、贸易规模扩大、中英贸易顺差减小以及中英贸易政策出现新格局等影响。  相似文献   

4.
英国脱欧公投开启脱离欧盟的步伐,脱欧路径尚未确定,前景扑朔迷离。虽然目前看来英国脱欧最明显的影响体现在经济金融层面,但从长远来看,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影响不容忽视。行为体角色是指欧盟在国际社会中能够与其他行为体进行积极或谨慎行动的能力,主要包含机会、能力和存在三个内涵指标。文章从行为体角色这一概念入手,从以上三个维度对英国脱欧为欧洲一体化及欧盟外交政策带来的影响进行学理层面的分析,解释了英国脱欧对欧盟行为体角色的构建及其有效发挥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英国在欧洲安全领域始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作为“三驾马车”之一推动了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建设。英国脱欧后,不仅削弱了欧盟防务、经济力量及自身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而且其在欧洲安全结构中地位的不确定性给欧盟安全和防务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可以通过第三国身份、双边与小型多边形式、特别是利用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和在北约中的特殊地位,来影响欧洲安全政策的制定。俄乌冲突爆发后,英欧在美国主导的北约框架下紧密合作应对危机,为观察脱欧后英欧安全关系的发展趋势提供了窗口。  相似文献   

6.
英国脱欧折射出差异化是欧洲一体化的显著特征。差异性一体化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欧盟内部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是根本原因。差异性一体化在推进一体化建设的同时,对一体化进程也具有负面影响。当前,欧盟正面临着一系列严重危机,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进一步增加了其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短期内,欧洲一体化难有实质性进展。从欧洲一体化以往发展规律来看,一体化将继续向前艰难推进。欧盟内部的异质性程度决定了差异性一体化仍将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次优选择。  相似文献   

7.
英国加入欧盟已过而立,却仍在选择全面融入和与欧盟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之间徘徊。从政策与问题层面分析,英国对欧盟若即若离,主要是因为“入盟”涉及英国的战略选择、侵蚀了英国的主权和冲击了英美特殊关系。而这根本上是由英国独特的政治文化和外交传统所决定的,它同时意味着消除英国对欧关系困境的艰难。  相似文献   

8.
通过中英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显示,英国脱欧后,短期内对中英贸易量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长远分析,中英贸易占中国总贸易的比重和贸易结合度还不高,中英贸易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中英在某些产品上优势互补,而且英国脱欧后将不再享有作为欧盟成员国的零关税等优惠贸易条件,会削弱英国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从而有利于增加中英贸易的合作机会,扩大中英贸易进出口的规模。  相似文献   

9.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世界经济遭遇严重打击,随后的欧债危机更是对欧盟造成了巨大冲击;个别国家面对国内外经济的不利形势,逐渐开始质疑自由贸易政策对本国经济的积极作用,有的甚至将经济增速的下滑归因于贸易因素,转而开始寻求贸易保护或中断贸易协议等逆全球化措施试图刺激本国经济增长。以典型的中美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事件为核心,对逆全球化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虽然以往文献指出了特定情况下一国推行关税壁垒的合理性,以及实行反倾销措施对本国经济的积极作用,但是近期针对中美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事件的主要研究都指出了逆全球化措施对本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消极影响,包括其对价格水平、社会福利、经济增长、微观企业和就业等方面的负面冲击,只有少量研究认为中美贸易摩擦和英国“脱欧”会对发起国经济有正面影响。研究结论和政府行为间的不自洽说明现有国际贸易理论很难解释本轮逆全球化浪潮的产生原因和动机,但随着后续研究的推进,预计将为从国际贸易角度理解本轮逆全球浪潮提供更多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2016年6月,英国就是否继续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结果有超过半数的投票者支持脱欧。这一结果将不可避免地对英国的国内政治产生深远影响。英国脱欧暴露了英国民主政治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作为英国宪政基础的议会主权原则面临着挑战;精英民主政治由于民粹主义的兴起陷入困境;传统政党政治在内部团结和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这些问题将长期困扰英国政治,同时也反映了欧洲目前普遍面临的一些困境。  相似文献   

11.
难民危机是欧盟面临的多重危机中最为复杂却难以治理的危机之一。欧洲当前出现的难民危机是"阿拉伯之春"以及叙利亚战争以来西亚北非地区持续动荡的余波,也是西方长期介入该地区事务的必然结果。面对难民危机,欧盟及其成员国疲于应对,欧盟制度的脆弱性不断暴露,具体表现在对难民的收容和治理、对难民分摊制度的回应以及应对难民危机的资金提供等方面,欧盟各成员国在道义和国家现实利益之间的矛盾突出。在多重危机作用下,欧盟成员国的民粹主义思潮抬头,民众的疑欧、脱欧倾向日益增强,这些现象最终成为影响英国脱欧以及欧盟成员国内部传统政党式微和极右翼民粹主义势力抬头的重要因素。难民危机暴露出欧盟内部运转机制出现问题,欧盟制度改革迫在眉睫。欧洲一体化进程在难民危机冲击下受到新的挑战,虽然2017年以来难民规模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控制,难民危机逐步缓解,但随着欧洲政治版图的新变化,欧盟的难民政策走向及对欧洲一体化的影响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2.
英国退出欧盟是英国政治和欧洲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其将对英国、欧盟乃至世界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但毫无疑问英国将是这种影响最主要的承受者。国外主要智库分析认为退欧对英国的影响总体是消极和负面的。退欧不仅将全面冲击英国的经济和社会福利,而且还将给英国国内政治发展增添更多的不确定性。此外,英国应对安全挑战的能力、外交影响力和国际地位都将因退欧而相对下降。英国退欧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退欧对英国的影响还将取决于英国退欧的方式、英国退欧谈判的进展以及最终的英欧关系安排等因素。有鉴于此,退欧对英国的具体影响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英国脱欧公投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总体历史”事件。它表明,民主与资本主义之间无法达成和解,民主无法化解资本主义的现代性危机。当检视这一事件时,作为欧洲一体化理论倡导者哈贝马斯的民主理论“赫然在场”。英国脱欧公投的民主实践,打碎了哈贝马斯民主理论的“智性设计”。该理论以“后民族”结构形塑“超国家主体”,却无法超越民主的“国家容器”主体限制;它以话语民主奠基欧洲认同,却无法逃避历史文化的多元性;它以全民公投构设人类命运,却无法应对集体选择中的非理性与无意识。英国脱欧公投实践不仅证实了欧洲民主的现实危机,而且揭示了哈贝马斯民主理论的四大疑难。  相似文献   

14.
作为国际私法领域颇具影响力的著作,由英国牛津大学的著名学者阿德里安·布里格斯所著的《冲突法》(第3版)充分清晰地展示了英国国际私法明确的结构以及丰富的内容。文章立足《冲突法》,对该书所呈现出来的"欧盟化"的英国国际私法体系做了一个梳理,着眼于英国普通法中合同自体法的发展,根据《罗马条例》分析了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合同法律选择规定的变化,对退欧在英国合同义务方面国际私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在此方面退欧的辐射影响不会太大。伴随着欧盟法与英国普通法的相互交融互动继而又分离,认为这是双方彼此交叉又相互推动促进着向前发展的过程,影响最终会逐渐消弭,但其中的价值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5.
英国法官的司法解释活动与地方自治的管理活动之间存在对立统一关系。英国地方自治委员会和地方法院乃至皇家高等法院之间的制衡关系,反映出英国城镇治理模式的自适性和独特性。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这种特殊的自治与治理关系中英国法官司法解释活动的能动性作用进行深入剖析,认为正是通过法官的司法解释,使英国地方自治委员会所操作的自治性法律与英国法官所维护的司法性法律相互制衡融合,促成了英国稳定的地方自治。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英国从原来世界上的一流强国迅速衰落为二流国家,面对巨变的现实,英国一改过去超然欧洲之外的“光荣孤立”传统,开始逐渐的融入欧洲联合进程,但是,由于英国难以割舍的大国情节和传统主权观念的根深蒂固以及美国因素的影响。英国参与欧洲联合的过程并不顺利.英国始终对欧盟采取一种时而接近,时而疏远的外交态势。本文试图通过对二战后英欧关系的回顾,从中提炼、分析出英国对欧政策的根源,合理预测英欧关系走向。  相似文献   

17.
地方自治是国民党训政前期重要的政治举措。文章通过对国民政府“县市自治初期实践”、“地方自治淡化时期”直至1930年代中后期“改自治为保甲”这三个阶段的演进过程予以揭示,阐述了国民党的地方自治政策如何背离地方自治的应有之意,并进而对于地方自治完全失败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追溯了英国工党始于 80年代中期从对欧洲一体化怀有明显敌意转向亲欧政党的历史演变过程 ,进而探讨了 1997年大选后工党欧洲政策的走向 ,着重分析了其欧洲政策的这一重大转变的原因。作者认为工党的亲欧转变是欧共体、英国国内政治和工党自身三个层次互动的结果 ,以意识形态、思维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政治文化因素在这一进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首先 ,英国工党内部“第三条道路”的兴起 ,使其能够摆脱旧有教条的束缚 ,接受欧共体 (欧盟 )这一以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原则为主要特征的跨国机构。与此同时 ,80年代中后期欧共体在法国社会党人德洛尔的领导下也开始了带有社会民主主义取向的改革。欧盟和英国工党在政治文化和政策主张上的趋同直接促成了工党的亲欧转变。同时 ,工党的亲欧转变和新工党“第三条道路”是相互促进的 ,亲欧演变也促进了其自身的现代化。我们也应看到尽管工党在主流上已经演变为一个在基本立场上亲欧的政党 ,但由于英国国内政治传统和现实的制约 ,在至关重要的单一货币问题上布莱尔政府仍只能采取观望政策 ,远未实现其大选中提出的“要处于欧洲的中心 ,发挥领导作用”的承诺  相似文献   

19.
欧洲防务一体化是欧盟的诞生初衷与长期追求目标。然而,无论是二战后的欧洲防务共同体还是当前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都无法达到欧洲防务一体化的预期,英国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由于特殊历史渊源,英国对欧洲防务一体化始终持保留态度。冷战后英国对欧洲防务一体化政策经历了从"双重遏制"到"恶意忽视"的一系列调整,对其发展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现在英国与欧盟即将分道扬镳,欧洲防务一体化能否因此取得突破性进展?本文认为,英国退欧意味着欧盟外部影响力的缩减和内部共识基础的弱化,这对于欧洲防务一体化来说并非利好消息而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20.
随着越来越多的我国农产品等销往欧洲,国际贸易争端也随之增加。而欧盟法律体系与我国截然不同,因此了解欧盟法律如何处理贸易争端显得尤为重要。欧洲法律包括欧盟国家间签订的条例、各国国内法,而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处理贸易争端的法律依据及解决途径,保护我国对欧进出口法人值得深入探讨。据此,本文讨论了在对欧贸易案件中,当欧盟《布鲁塞尔1号条例》适用时,英国法院是否可依据不方便法院原则中止审判的各种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