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著述中对古典名句进行巧妙化用,其用典范围之广、意蕴之深、数量之多、方法之巧、指向之明,令人叹为观止。习近平用典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特殊意义,也为探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提供了遵循,指明了路向,具体表现为:坚持继承性和创新性相统一,撬动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坚持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实现传统文化大众化发展;坚持传统性和现代性相统一,给予传统文化现代表达形式;坚持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促进传统文化与他国文化的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2.
宋慧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2(4):379-38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显现了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单单为过去国家的发展和人民大众的精神生活问题提供了独到的解决方式,而且对当代国家和国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只有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化和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鲜和灵动的要素,才更能增强文化自信的底气,不断造就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3.
张岂之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6
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连绵不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阐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传基因中产生发展起来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有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需要加以研究和提炼。 相似文献
4.
陈东利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6(3):260-26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探源其核心思想理念,阐释其价值意蕴及推进路向,有助于进一步深化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邃意蕴。五千多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孕育了底蕴丰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品格、治理理念、交往之道、文明理想等核心思想理念,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习近平文化思想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要深入推进“第二个结合”与“两创”工作,加强与世界多样文明的交流互鉴,不断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相似文献
5.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1-10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5000多年的发展孕育,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国模式的理论基石,也是中国特色文化自信的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宝贵而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领会和外宣国家大战略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延伸。基于此,青岛科技大学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对接国家大战略,通过多种形式搭建思想教育平台,加强师生文化自信教育,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7.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要义的同时,深刻总结了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过程中的理论逻辑与实践经验,以其科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导引成为当前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的时代选择。面对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传出去”的现实任务,唯有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立体化搭建“以人民立场为先、以守正创新为向、以全域覆盖为势”的对外传播新模式,才能在新环境、新起点和新征程中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刻论述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科学阐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维方法,是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指引与实践指南。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挖深度,用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回答为何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高度,以国家战略资源的把握回复为何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广度,从推动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思考实践理路,回应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林霄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2-35
高校学生社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其自身发展需求,具有其独特工作优势,能够服务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但当前高校学生社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思想站位不高、资源渠道不多、内容形式单一等问题,需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内涵建设、多方整合资源三个方面入手,持续强化高校学生社团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初益辰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9(5):141-14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教育价值,它是彰显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更是引领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文章分析了阻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因素,指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认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可以打开思政教育的新思路,还可以充实思政教育内容、创新思政教育途径,对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陶家韵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8):20-2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传承的独有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对整个民族、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在当下的教育体系和社会体系中,传统文化都存在缺失的问题。尤其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传播方式让传统文化逐渐边缘化。本文将从学校教育和社会传播层面出发,探讨如何使中华传统文化与新媒体传播方式融合,发挥新媒体的先进模式和技术优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黄伟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9(6):126-136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此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这一思想。如何认识和理解这一结合?它具有怎样的理论指向?有研究者从文化思想的宏观视角,表达了深刻的理论洞见,却忽视了这一主张提出时的具体时空情境,以致偏离了二者结合的本质及特征。事实上,从性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的一项文化政策,其出发点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其理论指向在新时代体现为习近平文化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背景下回应时代理论需求的结果。在与西方理论竞争中,中国文化相关理论的竞争力还不够强,也不能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因此,中国文化理论的供需矛盾形成了当前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困境。这一困境引起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激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中国文化理论的思想动力。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文化发展政策,绘制中国文化发展蓝图,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作为理论创新方法,扎根中国历史经验和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理论最新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开... 相似文献
14.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在新时期,对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叠加传承和弘扬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实现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叠加传承,必然要对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研究,把握其叠加传承逻辑.从深度、广度、力度、可持续度和空间延伸度这五方面对红色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叠加传... 相似文献
15.
16.
融媒体作为一种新理念媒体,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有机融合.在融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面临着全新的时代要求,如何充分利用融媒体这一新载体,通过提升融媒体意识、增强利用融媒体的能力、兼顾传统与现代教育形式等方式来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传承的实效性,这是我们急需研究与研讨的.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发展相融汇的必然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契合中华文化、适应中国发展并引领未来前进的奠基性成果。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全面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身份,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生成和延续的文化本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习近平文化思想将传统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发展观的核心实质提炼升华,在推动文化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为传统理念注入了新的精神能量。 相似文献
18.
19.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从成立之日起,我党就十分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回顾和总结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经验,对于当前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文化自信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运用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诸多高校出现传统文化复兴的现象,很多高校将优秀传统文化列入课程.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大学课堂势在必行,但道路依然崎岖.在具体施行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往往进课堂易、入人心难,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教育现状相结合,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进入人心,成为当下我们需要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