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刀王五(1844-1900年),原名王正谊,字子斌,河北沧州人,回族。早年拜沧州六合门的双刀李凤岗(回族)为师。学得一身好武艺,尤其善使单刀,因为排行第五,所以江湖人称“大刀王五。艺成后,师傅李风岗把王五推荐给自己的师兄刘仕龙,一起押镖,行走江湖。同治十年(1871年),他先到天津,后又到北京,经人介绍到了一家镖局当了镖师。  相似文献   

2.
回族学者马以愚马肇曾马以愚,名吉睿,字以愚,以字行。为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应召入华编修《应天历》的西域鲁穆天文学家马依泽公35代裔孙。安徽怀宁(今安庆市)人。生干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九月甘六日,1961年正月十七日因冤案在服“刑”中患病逝...  相似文献   

3.
2007年5月16日,英国人类学名宿玛丽.道格拉斯在伦敦去世,终年86岁。《卫报》评论说,如果后世只能记住一个道格拉斯,就应该是那个把研究非西方社会的技术用在自己社会的道格拉斯。溢美有限但伤逝不少。逝前一周,查尔斯王子以女王之名,封她为大英帝国女爵,迟则迟矣,总算给老人寿终正寝的名分。道格拉斯自己诧异道:“查尔斯怎么来了?他的人类学是在剑桥学的!”出身牛津的玛丽新爵,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不失英国学人的作派。道格拉斯建树卓著,又怎一个“爵”(Dame)字了得!少年云游四海,青年头角峥嵘,中年一举成名,晚年笔耕不辍。道格拉斯的一生,…  相似文献   

4.
本文接着前面五篇的文脉,以书艺“永字八法”为喻,概述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中国梦”标志民族和谐发展的“最大公约数”,破解民族理论熵爆炸带来的“川字幻局”,从而化“川”为“永”的基本态势.全文在详述了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回应“川”局两派熵态观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精神.之后,以同构的方式强调:新常态下的中国民族理论依然要按照“永字八法”守正创新、切实躬行、求真务实、减熵增信.  相似文献   

5.
北京崇文门外花市清真寺内有一座御碑亭,中立通高4米余之清世宗“上谕”刻石,俗称御碑。实测碑首高1.13米、宽1.13米、厚0.43米,浮雕二龙戏珠图案,阳面正中刻“上谕”二字,阴面正中刻“皇恩浩荡”四字。碑身高2.12米、宽0.97米、厚0.22米;阳面刻该“上谕”全文,凡22行,每行不计留备提行抬格敬写之空位为37字,四周围以图案花边;阴面刻“顺天府属回民”立碑者“恭纪”题名,凡22行,74人,四周不饰花边。碑座高0.85米、宽1.39米、厚0.62米,亦浮雕图案。因将碑移出亨外露置已数十年,碑身字迹渐多剥泐,致于该碑之来历亦传闻异词。如近有报道说:“据寺人介绍,此碑立于康熙四十二年,也有  相似文献   

6.
北京的胡同以数量多、名称怪著称。大街小巷,经纬密布,若问北京有多少胡同,就连老北京也未必说得清。难怪人们都说,北京“大胡同三干六,小胡同赛牛毛”。有趣的是,北京的许多胡同名也颇具“京味”。  相似文献   

7.
纳西族的渊源、迁徙和分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近代纳西族居住在祖国西南金沙江上游地带,略以长江第一湾流至东经一百度四分处,自北而南,分作东西两个区域。这两个区域的纳西族约三十万,称谓复杂,一般说来,东部称为“么些”,西部称为“纳西”;见于史籍记录,则通称“么些”,现已确定“纳西”为共同的族名。从本族自称来说,西部自称nai┤,东部自称na或na┤zz┤。按:i┤和zz┤之意为“人”或“族”,而以na为专名,na的取意为“大”,名从其主,称为nai┤“纳西”是正确的。至于么些为他称,见于记录无定字,同音异写,且含有侮蔑,应当废  相似文献   

8.
“挂职锻炼”纪事中央统战部二局1990年以来,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和国家民委每年选调一批少数民族优秀干部到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天津市挂职锻炼。至今已有四批共95名少数民族干部分别到中央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国家民委、农业部、林业部...  相似文献   

9.
三老石碑,指1942年4月在乐都县白崖子村发现的一块完整的《汉三老赵掾之碑》。通高1.1米,宽0.55米,碑额篆书,碑文23行,每行32字,末题“光和三年十一月丁未造”,隶书镌刻。光和系东汉灵帝年号,该碑文立于公元180年。碑主是赵充国裔孙赵宽,曾任金城郡“三老”,故又称“三老赵宽碑”。该碑原存省图书馆,1951年元月8日失火,被焚,目前仅留残片。传世者有该碑拓片,共694字。该碑为我省目前所知的最古  相似文献   

10.
苻坚略论     
苻坚,字永固,略阳郡临渭人(治所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北)。氏族,本蒲姓,其祖父蒲洪改姓苻。对于苻坚,旧史书中有毁有誉,论其贤者曰:“苻坚自是贤主,然贼君取位”。(《洛阳伽蓝记)卷二》)在封建社会,以臣弑君是“十恶”之首,苻坚被“贼君取位”之恶名,而论者犹不掩其“贤主”的事实,足见其“贤”。“坚有并包之度,怀绥之略”。(《宋  相似文献   

11.
王安石的民族思想与民族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宋时期 ,王安石在推行诸项“新法”政策的同时 ,在治边方面也提出了不少具有创见性的理论 ,并引导实施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与边区民族的关系问题 ,是宋代治边的主要问题 ,本文从宋辽边境“两属”地的争执、边区蕃汉土地的典买、边区民兵的组织以及边区开拓四个方面 ,论述王安石在周边民族问题上所持的平等立场、开放思想和采取的一些改革政策 ,分析其在民族问题的处理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进步的一面  相似文献   

12.
以"龙场悟道"及其之前的"为学"诸变为题,根据阳明《年谱》及相关记述,分析王阳明的为学历程,是"三变"、"四变"还是"五变"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述了金元之际怀州世侯王荣的主要活动,分析了当时世侯与蒙古贵族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相似文献   

14.
王岱舆著作的思想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王岱舆著作的思想结构,必然要涉及到他的《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和《希真正答》之间的关系,涉及到这三本著作的内容及其表述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他的整个著作的思想结构,进而有可能从整体上对他的思想作深入、系统的分析和探讨。 一、王岱舆的著作 20世纪80年代,王岱舆的《正教真诠》、《清真大学》和《希真正答》由余振贵点校、宁夏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该合刊本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版本。书后,以白寿彝的《王岱舆传》和金吉堂的《王岱舆阿衡传》为附录。本文拟依据该合刊本展开相关的讨论。其中,  相似文献   

15.
王建<宫词>是唐代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宫词>所反映的对象、题材来源、内容情况,以及对<宫词>的评价等,对读者阅读和研究<宫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季芳桐 《回族研究》2007,(1):109-114
王岱舆在《正教真诠》中,系统地批评了儒家尤其理学思想家在理(性)与气方面的思想理论,指出“理本气用”与圣贤气禀论,“理同气异”与“理异气同”之间存在矛盾或悖论,并认为,性善、性恶、性三品的界说,以及由此引发的分歧使民众在道德修养方面难以适从。经过王岱舆的质疑与批评,宋明儒学理论上的诸多矛盾暴露出来。王岱舆由于以伊斯兰文化为背景,因此能够发现儒家理论中的一些矛盾,尽管他这方面的批评和解构或有可斟酌之处,可是其与人为善的动机和研究的成果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7.
王韶佚文考     
王韶是宋神宗熙宁间经略熙河而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官至枢密副使。本文用正史中的相关史料,结合王韶经略熙河的史实,对从王韶家谱中辑得的王韶五篇佚文进行了考证,以期对研究北宋神宗朝经略熙河的历史,对研究王韶这位北宋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责"并不是藏族,它与藏族并无直接的关系."责"是古代川东一带的土著部族,其中心在今渠县一带,唐高宗之所以封松赞干布为"賨王",是因为松赞干布协助唐平定中天竺,献俘长安,响震天竺.这一事件与汉高祖"募取賨人定三秦"的典故颇为相似,因而唐高宗借汉高祖"募取賨人定三秦"的典故赞誉松赞干布,并封其为"賨王".这一举措进一步巩固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稳定的政治局面,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白草 《回族研究》2006,(3):99-104
王蒙有两部小说作品描写了回族人物,一部为系列小说《在伊犁》中的短篇小说《好汉子依斯麻尔》,另一部为“季节系列”中的长篇《恋爱的季节》。当我们将关注的范围缩小到他小说中的回族人物形象描写时,便可以看出,他对回族的描写不是孤立的、静态的,而是放置在中国当代历史的大背景下,描写了他们与时代、社会变迁相联系着的命运际遇。  相似文献   

20.
"无处非中"出自艾儒略<职方外级>,原文是这样的:"地既圆形,则无处非中;所谓东西南北之分,不过就人所局立名,初无定准."这本来是一个西方人用来破除明朝时中国人的"中国中心论"而说的话,而在这里,王铭铭作为一个中国人,却似乎是用来破除现在西方或本土人的"西方中心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