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亡恐惧对原始思维的制约作用和矛盾定向沈毅人类逻辑思维的发展,受到人的情感因素的严重作用,尤其受到俱伯死亡情感的严重障碍。这种情感障碍延缓了人类对于自然规律认识的进程,但它却强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想象力的发达。想象力是人类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甚至比逻...  相似文献   

2.
《求是学刊》2017,(1):34-42
与其他存在哲学家不同,卡尔·雅斯贝尔斯的死亡观并没有囿于关于死亡的总体的、存在概念的定义,而是直面死亡,探讨人对死亡的各种态度。围绕这些不同态度,他进一步深入分析了人之中死亡所无法摧毁的可能根据,即生存的自由这一人的不死的可能性根据。雅斯贝尔斯把死亡界定为人的存在无可逃避的边缘境况,并揭示了人面对死亡所能采取的两种态度:第一,可以把死亡体验为灰飞烟灭、化为乌有,从而把死亡当作虚妄的终结来了结;第二,可以把死亡体验为超然于生与死的东西,从而把死亡当作借以体验无制约的东西的契机。最终,对死亡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每个人对死亡抱有怎样的意识,采取怎样的态度。作为单纯的此在,我们必然会死,但是,作为意识到自身自由的生存,我们绝不会死。  相似文献   

3.
稍懂人事的人都知道每个活着的人都免不了死亡,人从出生的那刻起就面临死亡的威胁,随着岁月流逝,死亡的阴影越来越近,从这个意文上说,每个正常人都能预知死亡。死亡给人带来的恐惧和不安就好比一个孤怜怜的孩子置身于漆黑一团的屋子里。为了揭开死亡这层神秘的面纱,于是就产生了诸如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妙及宇宙法则的艺术家、诗人,探索宇宙奥秘和规律的哲学家、科学家。但社会上占人数更分的是民失低于;他门每时每刻都要面临突如真采的死亡的图协,在死〔这个自然养中最神秘莫测天最难以确定的颜脑面就,茫然无措的人渐渐由得理想信…  相似文献   

4.
唐君毅认为,人不但不应该逃避死亡问题,更应将死置于目前,将死置于人生之中,人随着自然生命的消耗,成就其精神生活,因此死并不是人生的消灭,只是人生的暂终。他承认死后鬼神是有的,并从感通的立场谈鬼神之情,认为只要生者以超越个人的诚敬之心与深情厚意,与死者精神直求相接,就可以打通生死之道,以通幽明之际,这是一条由生之世界通到死之世界、由现实世界通到超现实世界,由生的光明通到死之黑暗的大道。  相似文献   

5.
爱与死的文学主题余凤高死亡与爱情被认为是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不是没有道理的。死亡是一切生物、一切人的不可避免的归宿,是人的一生所必然经历的过程,以表现人为对象的文学、艺术家自然不能不面对这一亘古不变的现象,把它纳入自己思考和表现的范畴。从欧洲的文...  相似文献   

6.
现代人面临一系列的生死问题困扰:生活的无意义感;生命的迷惘和困惑;临终关怀的缺失等等。对儒家学说中关于生死观的解读,可以为现代人提供相应的帮助。其一是在儒家积极的入世精神中以完善人生来坦然地面对死亡,展示出那一种宁静淡泊的东方智慧;其二是以家庭亲情的陪伴、父死子继的生命延续来弱化临终死亡的痛苦;其三超出个人生活层次,以三不朽的超越意识来摆脱死亡恐惧;四是以复归天地、重回大化流行来证实死而不亡。这些都体现了儒家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生命的无比尊重。  相似文献   

7.
话语遗产     
所有人几乎都有一个梦在他死后,这个世界能记得住他。这成为人的核心动力,我即使是有这种想法,也理解不了。有神论的话,人死了,到了一个更纯粹的地方,只有至善至美,琐碎丑陋的尘世根本不值得记忆,无神论的话,人死了,就分解掉了,或者被烧掉了,别人记不记得,又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8.
庄子以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的态度对待生死,力图探讨生死的本质,揭开笼罩在"生死"之上的神秘面纱,以寻求宁静超越的精神境界,为现代人生死困惑的解决提供了参考价值。"道"是其生死智慧的理论基础;"气化"是其对生死的本质界定,生死的变化不过是气的聚散而已。不悦生不恶死及"善生善死"是庄子对生死的态度:既要善待生命,人应该做的、可以做的就是养生,顺其自然地使生命本性得以发挥;又要以旷达的胸怀面对死亡,打破对死亡惧怕的固有态度,以死为息,最终达到一种自在、自然与自由的超然境界,庄子把这种境界称之为"逍遥"。  相似文献   

9.
说“优死”     
关于“优生”人们已经说得很多了,虽然现在距离 全社会普遍实现优生的理想还很远。然而,关于“优死”,人们谈得还很少。 人皆有死,然又忌言死。鲁迅在《立论》一文中说,某人生了个男孩,合家高兴极了。满月时抱来给客人们看,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家人很高兴,感谢了他们;另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结果得到了一顿痛打。鲁迅说,说要死的必然,说富贵的说谎。但说谎的得好报,说必然的却遭痛打。 生与死,是一对矛盾。有生必有死,有死方有生。哲学中有人生哲学,却没有“人死”哲学。政治…  相似文献   

10.
常言道:“好死不如赖活”。这是中国人对生存的那份渴望。从中也折射了一个民族对人生苦难的巨大心理承受力,这种生存智慧是随遇而安式的——只要活着,一切就有希望;而倘若死了,一切也就归于虚空。 然而,生活是有质量的,生命是有质量的。死可以死得天地泣、鬼神哭,也可以死得不那么轰轰烈烈但平静尊严;活可能活得窝窝囊囊、痛苦不堪,也可能活得风风光光,神采奕奕。这样,假定我们可以把生命的质量分解为生育的质量、生存的质量和死亡的质量这三个方面,那么就有理由提出一个反问:“好死”果真不如“赖活”吗?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并非为效忠清室而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7年6月2日,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投身北京颐和园内昆明湖自尽。对王国维自尽原因,学术界历来众说纷纭,多数人认为王国维是为效忠清王朝而死。戴家祥教授是王国维的及门弟子,又是迄今为止尚健在的不多几位亲历王国维自尽事件的人,他的见解可谓十分重要的资料。戴教授否定了王国维为效忠清室而死的说法,认为王国维之死有其社会的、家庭的、自身的等多种原因,而其中他那叔本华式的悲观主义人生观,是导致他最终走向虚无主义极端,回归大自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读《古代祭文精华》黄强祭文,从其用途看,实用性很强,当属应用文体。但由于它是关于死亡的文字,又有着独特的意义。有生必有死,“生命只是通往死亡的一次旅行。”(塞内加)如果没有死亡,生存的意义就无从体现。“无限长的生命是没有具体价值的。”(科思)对于死亡...  相似文献   

13.
锐词     
《东西南北》2012,(17):6-6
速度毒瘾 是指飙车族追求的一种速度刺激并形成一定的癖好,如毒瘾般难以戒除。速度毒瘾“患者”之所以如此沉迷这种快感,是因为在生和死交接的地方,他们可以体验一种死亡的恐惧。当人战胜这种恐惧时,心理会得到一种极大的满足。另外,车辆经改装后发出的声音,会给驾驶者及周围的人带来很大的刺激。在相互刺激中得到一种病态的心理满足。  相似文献   

14.
“男女授受不亲”,这是儒家“礼”的内容之一。然而,当有人问到孟子,发现嫂子落水以后是不是应该“援之以手”时,忠实地恪守儒家之“礼”的孟子,却毫不犹豫地主张这时应该对“礼”采取变通的办法,亲手将落水女子救上来。他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在孟子看来,一个人如果见死而不救,无异于豺狼一般。可见儒家是很主张救死扶溺的。先秦时另一大学派墨家尽管在学术上和儒家大有分歧,可是在救死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时代的钟声,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成为生活的主旋律。在珍惜生命、优化生命的交响曲中,人们又不能不相信一个现实,那就是“死”。如何死?寿终正寝当然是最好的选择。然而,世界上有多少人是长寿而终的呢?当有的人被病魔折磨得无法忍受的时候,当有的人在死亡线上痛苦挣扎的时候,他自己和他的亲人们多么希望能让他微笑而去,于是便郑地选择“安乐死”。自从安乐死耀眼醒目于报端之后,在我们这个深受传统观念影响的国家,便产生了强烈的共振,褒贬针锋相对,各自推出诸方面的依据,纷纷投书报刊,掀起了追踪生命、选择死亡的大辩论。一、死的“权利”之争安乐死辩论的一个主要焦点就是人是否有死的  相似文献   

16.
从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开始,人殉就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在五千余年的中华文明史中三起三落,但一直僵而不死。人殉的规范载体是习惯法、礼和道德。世世代代的仁人志士与之进行了不懈的斗争,但是苦于没有“人的尊严”这一有力武器而一再败下阵来,致使人殉一直肆虐到清末。人殉的存在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择其要者有:与生前同构的死亡文化、主客两分的人的模式、统治利益最大化的法律精神、奴化教育等。  相似文献   

17.
我们民族的一个重大特性,似乎还是忌讳谈论死亡,更不要说在大众层面上对死亡理论作严肃的探讨。这种心态的存在,极大降低了生命的最后质量。而人面对死亡时的尊严价值,更无从谈起。即便从功利的角度讲,也是痛苦忧伤远多于麻木沉醉,亦不符合社会世俗追求的“廉洒”、‘“幸福”观念,更无沉着、理性的举动。同学秦工,普通工人,初中文化,家境平平。IWe年患胰腺癌,3个月后亡故,终年42岁。其患病期间,我与之数次交流。可以说泰的死亡心态有相当的典型性。瑞士精神病学家屈布勒·罗斯将死亡过程概括为5个阶段:对自身病况的否认、对…  相似文献   

18.
卡夫卡小说的死亡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卡夫卡小说的死亡意识祖国颂人以生命的形式来到这个世界上,构成了一种现实的存在,当人的生命降临尘世,一切都可能是不确定的,一切都有着千万种选择。然而死亡却是确定了的,它是生命的孪生姐妹,它是唯一不需要生命的努力而必要达到的客观存在。舍勒说得好:“每个生...  相似文献   

19.
徐铂尧 《生存》2020,(12):0227-0227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写下的。鲁迅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中国文学的奠基人,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都有很多人给予鲁迅先生很高的评价,那么下面我想说一说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相似文献   

20.
死亡学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关于死亡学的研究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展开。死亡问题成为人类医学、哲学、伦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社会学、宗教学等诸多学科普遍探索的问题,也成为立法和公共政策开始关注的对象。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一死亡学(thanatology源自希腊文thanatos即“死亡”一词)正在形成中。美国已出版名为《生死学》和《死》的特殊杂志,西德则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出版了教科书。日本也在定期举办“生和死问题研讨会”。日本朝日文化中心编制、由专家讲解的《死前的准备教育》录音带和教科书,引起公众强烈反应。专业化的书籍如《学习快要死亡的经验》、《生与死的思考》、《人的临终图卷》等十分畅销。与此同时,生命科学的政策咨询与立法也为政府首脑所重视。美国和法国都成立了总统委员会来专门处理有关生与死的社会控制问题。法国总统密特朗亲任由36名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生物学和医学专家组成的《国家生命和健康科学伦理学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在西方,父母带即将成年的子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