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多学科视角下的社会抗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社会抗争的性质、动因和治理问题形成了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的研究理路:社会抗争的社会学研究更多地从社会(结构)出发,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等因素对社会抗争的结构性影响;社会抗争的法学研究更多地从公民(主体)出发,研究公民权利维护和救济以及国家对社会抗争的法治;社会抗争的政治学研究侧重从国家和政府(制度)出发,以抗争政治学为理论范式,关注社会抗争的性质和治理。本文分析了社会抗争研究的三种理论路径,希望社会抗争治理研究上能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3.
公益活动与中国乡村社会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丽珠 《社会》2006,26(5):158-170
本文借助笔者亲自参与的对北方民间信仰进行的大量人类学调查的资料,展示了中国乡村自我组织的公益活动,从广为流行的社会资本概念入手,讨论了中国民间社会(文化)资源的价值、中国乡村的自治传统以及民间领袖作用等问题,认为在乡村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性公益活动治理的功能。进而思考如何使基层社会保有足够的自治空间,以延续文化的传统,从而在国家控制与地方社会的回应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使一些乡民社会原有的社会资源和价值体系不因现代化而失去意义,反而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社会资本概念引入交换理论,既避免了个体主义唯经济论的狭隘性,又避免了结构主义无法将结构决定与个体理性选择有机结合的尴尬.本文即是在弄清了社会交换实质的基础上,通过对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基础的梳理,用构建的社会交换模型分析了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认为转型期乡村社会交换的变迁不是单纯的由"传统的"网络性交换向"现代的"非网络性交换的转型,而是网络性交换的非网络化和非网络性交换的网络化同时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昆山周庄和北京“浙江村”的调查,本文对我国目前乡村社会的代文化特征作了较为客观可信的描述、解释和分析。作者认为,在我国乡村作为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代”已经伴随社会结构的转型应运而生。乡村代文化在发生诸多嬗变之后主要显示出两大特征:(1)乡村中老年群体在社会资源的拥有方面开始处于弱势;(2)乡村代群体尚处在自在阶段。  相似文献   

6.
许三春 《社科纵横》2013,(6):141-143
传统中国的医疗救助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社会、国家与宗教组织。不同时期医疗救助的主体不同。不断发展的道教、佛教等宗教组织成为最初的医疗提供者。唐宋之际,政府主导了医疗救助事业的发展,而明清时期,地方精英取代政府成为医疗救助的主体。这些医疗救助的特点是:都没有摆脱传统的慈善救助的形象;救助的对象是被动参与的,缺乏积极主动的医疗;不同的救助主体的动机与目的有异。这些有限的医疗救助并不能解决民众的医疗问题,他们仍然依靠土方、验方、信神和巫术来摆脱苦难。  相似文献   

7.
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农民及乡村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益龙 《浙江学刊》2002,1(4):85-90
理解农民及乡村社会是认识中国社会的重要视角,西方学者在关于农民、乡村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以及乡村社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多种“旁观者”型的观点,这些至少可作我们自我认识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8.
《社科纵横》2018,(5):15-19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西方的一个重要思想流派,它主要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并对人类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作出了深刻批判与反思。在此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出了绿色社会的构想。通过对绿色社会内容的深度挖掘,以及我国乡村振兴所面临的困境的深刻剖析,探索乡村"生态重建"的重要路径,建构稳定和谐、低碳高效发展的绿色社会模式。这对我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社会,货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在西方,从社会发展、文化生活与人的精神、心理状态等视角研究货币在现代社会世界中的多重意义与影响,成为社会学、人类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宗教学、符号学与语言学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11.
多维视角下的中国家庭婚姻研究结构、关系、家族和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红 《社会》2007,27(2):135-13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形态、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使原有的社会规范被打破,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出现,整个世界都在发生着巨变,家庭毫无例外地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出现了所谓的“家庭危机”。有的西方学者把它概括为六大危机,又称“六D危机”,即违背期望(Deviations from expectations)、丧失荣誉(Disgrace)、经济萧条(Depression)、家庭成员分离(Departure of family members)、离婚(Divorce)、死亡(Death)(张怀承,1993)。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家庭婚姻的研究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研究的内容不断扩展,研究的手段不断更新,研究的问题也逐渐深化。本文梳理了近年来学者对社会变迁背景下家庭变化的多种现象描述和理论解释,试图对近年来有关家庭婚姻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  相似文献   

12.
任志安 《学术交流》2006,(11):23-28
马克斯.韦伯(M axW eber)在其引起强烈反响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并验证了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假设: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发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动力分析相对应的是韦伯在《儒教与道教》中对于中国社会和宗教所作的出色研究。韦伯的论点为:中国自秦代以来拥有统一帝国式的持久和平,人民有广泛的迁徙自由,货币经济也十分发达,远古时代就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但理性化的经济秩序并未在这片国土上产生出来,原因在于中国特有的家产制的官僚制及其掠夺性的政治资本主义;其二是儒教和道教的精神特质阻碍了包括信任关系在内的经济理性化的发展,使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胎死中。韦伯的分析认为:受儒教和道教浸淫的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气质使得制度创新和理性化丧失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韦伯的观点对我们是富有启迪的。  相似文献   

13.
跨学科研究是国外一些重要学术机构和相关研究理事会所发布的研究报告的一个重要主题。综合此类报告和文献,可以看到,跨学科活动面临的主要障碍和挑战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制度等方面的障碍;知识专科化所造成的隔阂;学科文化差异的影响;心理障碍;资源、评估所造成的外部压力。  相似文献   

14.
林昶 《日本学刊》2007,(3):143-156
2006年可谓中国的日本社会文化研究丰收之年。不仅研究成果数量繁多,而且论题开阔并具深度。无论是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现实动态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一批具有新颖观点和前沿水平的优秀著述相继面世。“日本学术文库”、“人文日本新书”、“中日文化研究文库”、“南开日本研究丛书”等丛书,荟萃了日本社会文化研  相似文献   

15.
桂勇 《社会》2004,(11):11-13
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是如何 由一个嵌入于传统社会的经济体系向现代 经济体系过渡的①?相对而言,费孝通早期的  相似文献   

16.
17.
在1978-1979年法兰西学院的演讲中,福柯引入了"管治能力"的概念.这个概念来自于基督教的牧师形象.由此出发,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同,福柯对自由主义持一定的赞赏态度.福柯和马克思都参与了宏大叙事的一般构架的建立,但他们的政治和哲学前提是不同的.马克思根植于自然法的传统走向革命,福柯则继承了英国激进主义传统走向反抗.这两种传统是可以进行深入对话的.  相似文献   

18.
梁春芳 《学术交流》2005,(12):208-211
伴随中国出版业的转制,急需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出版人才。但是,目前的出版教育却滞后于出版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对现代出版产业缺乏理性认识、学科地位未确定、培养模式滞后、课程设置错位、师资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教材可选择性太小、教学方法偏重课堂讲授,等等。所有这些,已成为制约我国出版产业发展的瓶颈。鉴于出版教育内在结构具有产、学、研“三位一体”的特殊性,加快中国出版教育的发展,必须三者携手,发挥各自的优势,整合出版资源,形成相互促进、良性共生的和谐关系,才能适应现代出版产业的国际竞争,为中国出版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相似文献   

19.
Critical realism has been an important advance in social science methodology because it develops a qualitative theory of causality which avoids some of the pitfalls of empiricist theories of causality. But while there has been ample work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tical realism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ere has been noticeably less work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alectical critical realism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his seems strange especially since the founder of the philosophy of critical realism, Roy Bhaskar, employs and develops a range of dialectical concepts in his later work in order to extend the main tenets of critical realism.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raw on Bhaskar's later work, as well as Marxism, to reorient a critical realist methodology towards a dialectical approach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particular, the paper demonstrates how dialectical critical realism can begin to provide answers to three common criticisms made against original critical realist methodology: that the qualitative theory of causal powers and structures developed by critical realists is problematic; that critical realist methodology contains values which prove damaging to empirical research; and that critical realists often have difficulties in researching everyday qualitative dilemmas that people face in their daily lives.  相似文献   

20.
韩启民 《社会》2015,35(5):122-141
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是,在农业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只有老人和妇女留守农村的情况下,中国农业将如何转型,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服务将如何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无疑会促进农业生产服务的规模化,而规模化服务并不以土地的集中和小农经济的消亡为前提。乡土社会网络降低了农业规模化服务过程中的组织成本,在农村乡土社会面貌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农业生产服务的规模化,从而建立了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