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流行的金融衍生工具有:互换、期货、期权和远期利率协议,可以利用货币互换业务、货币期货业务和货币期权业务来防范外汇风险。金融衍生工具具有两重性:它是套期保值的工具,又是一种获利性的投资工具。金融衍生工具的机制决定了它可能带来巨大风险,但应用得当却是防范外汇风险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及其风险 所谓表外业务,是指按传统的会计做法,未列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不影响银行资产和负债总额的经营活动。其实质是在不改变银行资产负债现状的条件下,扩大银行资金的来源与应用,以分散风险和增加银行收入。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1)银行承担风险的承诺,如信用额度,循环信用额度,票据发行(包销企业债券)等;(2)银行提供的各种担保,如信用担保,承兑担保,备用信用证等;(3)金融衍生工具,如金融期货、期权、货币、利率互换,外汇及各种证券指数等。我国习惯上的  相似文献   

3.
个人外汇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提供的重要金融服务之一,对此类业务的风险控制是银行整体风险控制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外汇理财业务具有业务结构复杂,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业务涉及面广的风险特征,因此银行管理层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防范,即建立个人外汇理财业务的内部审计、调查监督和理财产品交易限额控制机制,利用衍生工具组合和对冲策略,提高个人外汇理财业务风险预警能力等.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渐完善和基础金融市场规模扩大,我国已具备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条件。发展金融衍生工具有利于市场投资者规避风险、降低筹资成本和拓展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建立有序的市场机制,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健全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是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金融衍生工具一经在国际金融市场中产生,就极为迅速地发展,并给金融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它尤如一把双刃剑,既给金融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催化”作用,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特别是1995年初发生的巴林银行倒闭事件以及其它一些因进入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发生巨额亏损的“金融悲剧”,对国际金融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促使人们对金融衍生工具的正确运用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当前,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换刚刚起步,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参与国际金融交往,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正确认识和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宏观角度看,信用衍生产品的使用,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管理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但由于其杠杆化的特性,又使得信用衍生产品的使用在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也会增加定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就证明了其"双刃剑"的特性。系统地研究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及其功能,并从中找出防范风险的措施,对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杠杆是金融风险衍生的根源,维护金融安全已经提升至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近年来基于调节资产流动性而进行的资产转让和贷款类信托理财业务的规模正逐渐扩大,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资产流动性大小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出售资产能力的提高增强了商业银行流动性冲击承受能力,资产流动性的提升会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另一方面,资产流动性的提升会激励商业银行风险资产增持行为,导致新的流动性风险聚集。将金融去杠杆引入分析框架,基于存款保险制度视角构建了资产流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的理论模型,通过考察带有金融去杠杆强度的商业银行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对贷款出售折价率的偏导数,研究去杠杆背景下资产流动性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金融衍生工具是指其价值依赖于标的资产的一类金融产品.它是金融工程所使用的最基本的金融工具.本文分析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产生的原因与类型,提出了一系列防范和化解金融衍生工具市场风险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会融工程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司理财、商业银行和投资机构业务的迅猛变化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学术概念———金融工程。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风险管理技术的爆炸式发展使金融业发生深刻变化,使金融科学从传统的描述性和分析性的阶段转移到工程化阶段,这种金融创新大规模地创造出经济和社会效益。该文旨在分析金融工程的概念和产生与发展的动因,研究我国金融领域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如何发展我国的金融工程,提高金融效率。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衍生工具监管者的监管目标,首先是为了促进衍生工具市场的公平竞争和保护投资者,其次是控制风险.笔者通过对国内外衍生品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我国衍生产品市场监管政策提出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1.
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面临风险凸现。本文从银行会计角度分析引发银行经营风险的原因,探讨防范与抵御银行风险的对策措施,便于完善与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  相似文献   

12.
服务生产率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商业银行要想战胜外资银行,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服务竞争力,而服务生产率必将是提升服务竞争力的更为关键的指标。本文主要以有关服务生产率研究的一些知识为基础,逐步展开重点来研究服务生产率在商业银行应用中的影响因素、测度,并提出提高服务生产率的一些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3.
衍生金融工具具有避险和投机两大功能.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和实行强有力的外部监管是控制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有效措施.独立审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外部监管之一,有助于规范衍生金融工具运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1986-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数据,从中国商业银行特征出发考察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贷款渠道.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特征在银行贷款渠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模大、资本充足的商业银行受到货币政策影响较弱,资产流动性高、盈利能力高的商业银行受到货币政策影响较强;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到货币政策冲击时,规模、资本、流动性与盈利能力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马尔奎斯特生产力指数测度方法测算了我国商业银行整体生产力增长率,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生产力变化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的数量扩张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在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提高商业银行技术效率,促进技术创新是提升我国银行业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途径,也应当是我国商业银行下一步改革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声誉风险被列为商业银行必须妥善处理的八大风险之一,在当前各商业银行十分注重形象价值竞争的时代,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声誉风险更显重要。而积极构建商业银行声誉风险预警体系则是加强声誉风险管理的主动性措施,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特点和管理要求,探索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预警指标、管理方法和应对措施则是当前各家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商业银行的授信业务、外汇资金业务、存贷款流动性管理及国际贸易结算业务等都有很大影响,因此,调整及优化银行信贷结构、不断拓展银行业务范围、尽快推出金融衍生产品、加强发展外币存贷款业务等就成为削减人民币升值对商业银行不利影响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商业银行效率评价的DEA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引入商业银行的效率评价,建立了基于DEA的商业银行效率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九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1年的运营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普遍低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于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更低。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提高运营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技术水平。国有商业银行应努力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及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加强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其经营效率的提高。对于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更应注重拓展业务范围,扩大经营规模,积极稳妥地推进银行间的战略合作与兼并收购,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和运营成本的下降,提高规模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9.
资本监管对降低银行风险、提高银行长期盈利能力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选取2013—2019年165家中国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对资本监管、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年份推移,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变化较为平缓,利润效率波动幅度较大,利润创造能力普遍低于成本控制能力;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资本监管,可以促使资本充足的商业银行有效增加资本水平、降低风险承担,促进其稳健经营,但对资本不充足的部分小型银行在短期内影响不显著;商业银行适度增加风险承担有利于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提升,银行效率提升又使得其有意愿进一步加强风险承担,在资本监管下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与效率存在相互影响的机制;银行规模、资产收益率和GDP增长率等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和效率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体制性成因探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银行不良资产是导致经济和金融危机的重大隐患,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在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加大和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大量积聚于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长期的、大幅度的高于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的背景下,深入探讨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的体制性成因,从制度安排上防范和减少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不仅具有现实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