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文章主要结合产业集聚特征明显、纺织产业发展较具代表性的浙江省五地市进行分析,以期了解纺织产业集群发挥独特"集群效能"的内在机理以及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机制.本文首先介绍了浙江省纺织产业集群的发展概况;其次,选择浙江省较有代表性的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五地市(杭州、湖州、嘉兴、绍兴、宁波)进行实证分析.最后结合研究结论与现实背景,就如何通过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与改善集群效应以提高浙江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北京商务中心区功能定位及配套政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和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建设商务中心区刻不容缓。本文就北京CBD的发展现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认为北京CBD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 ,但也存在诸多难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建设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浙江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新勤 《社科纵横》2005,20(3):53-54
本文主要从静态层面——浙江产业集群形成的总体特征和动态层面——浙江产业集群的具体形成机理,对浙江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以期能为其他区域的集群战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知识溢出是指区域内部经济主体之间通过知识与信息的共享学习方式,促进技术劣势一方的技术创新绩效以达到外部规模经济的一种运行机制。按照知识溢出主体的意识状态,知识溢出可分为主动知识溢出与被动知识溢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具有如下特征:从知识优势企业与知识接受企业的关系来看,单边知识溢出提高了集群企业的创新绩效;主动知识溢出具有个体最优选择特征;被动知识溢出具有不可控性与集体效率;知识溢出具有网络多维度和稳定性与普遍性特征。知识溢出效应可能会促进集群内部的技术创新,但也可能产生与产权保护机制冲突的潜在风险。因此,从理论上,高技术产业集群必须设计一个知识溢出与产权保护之间的平衡机制;从实践上,应该培育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产业集群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创新力提升,被国内外实践证明是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实现方式。我国西部地区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吸引力独具魅力,但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要实现其跨越发展,产业集群化是其必然选择,以文化产业空间集群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其重要载体之一。从产业集群角度研究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发现当前面临文化产业集群特征和集群效应均不明显、园区区域发展不均衡、重复建设严重、政府主导色彩浓、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这就需要依赖资源特色优势、创新激励机制、培育核心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及提高关联度、加快人才聚集等路径,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崔丹 《学术交流》2006,(8):71-74
现代产业要求,产业发展要具有强劲的、持续的竞争力。黑龙江作为老工业基地,要通过打造现代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来解决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黑龙江省创建新型产业集群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现实优势。正在建设中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应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引领产业,构建创新网络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7.
邓智平 《创新》2011,5(2):50-53
产生于西方的产业集群理论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国内,对中国产业集群的研究应在社会转型这个背景下进行。中国产业集群产生的原因在于制度创新提供的合法性机制,扩散的原因在于网络内的模仿机制,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优势主要体现在内部交易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虽分属两个系统,但具有耦合的关联性、整体性及协调性,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与职业院校专业集群有耦合逻辑机制。促进大湾区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耦合发展路径与方式包括:打造两个集群耦合发展的人才共生系统、打造产科教深度融合的集群发展服务平台、建设与产业集群相适应的专业集群体系。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制造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北京市“振兴北京现代制造业”战略的背景下 ,文章以制造业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对北京市制造业竞争力从不同侧面展开研究 ,首先对北京市制造业竞争力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定位分析 ,其次剖析北京制造业的产业结构 ,考察其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其产业链的延伸情况 ,再次重点考察北京制造业产业的技术结构 ,探讨北京市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路径。最后对北京市制造业的医药、汽车、石化及机械制造业四个重点行业的竞争力状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集群制造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战略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制造企业与其外部各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本身就构成了对其中各方的一种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生效的前提条件是:持续稳定的经营环境和集群网络各利益相关者彼此间恪守信用。我国产业群“人际关系网”和“集群琐定效应”的特征决定了这种激励机制在我国是适用的。最直接促进合作的方法是在产业群内倡导“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网络文化,消除机会主义的行为。为了促进我国集群制造企业加速由加工制造型向创新型转型,政府应致力于产业群生产性服务支撑体系建设,促进集群制造企业与各类现代生产性中介服务企业建立互信、双赢的深层次合作。  相似文献   

11.
以总部经济提升首都经济综合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部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竞争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总部经济的概念、内在机理,指出总部经济是对首都经济发展战略的深化和拓展,并从首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结构升级、首都城市功能的实现、环渤海区域合作的角度探讨北京发展总部经济对提升首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最后,在分析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北京总部经济发展走在全国前列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首都经济圈的大背景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工业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在此基础上剖析北京工业发展与城市资源禀赋、城市功能定位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并探究产生各种问题的原因,尝试性地提出了北京工业未来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空间集聚效应是今后北京市布局和发展现代制造业的理论基础。本文从内外两个方面,探讨了北京市如何布局发展现代制造业的问题。北京市内的制造业布局,主要考虑高技术产品制造企业和传统制造企业的专业化分工与布局等两方面。针对外部的布局发展,提出了北京市发展现代制造业要与环渤海经济区的崛起紧密联系,分工协作。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提出的建设世界城市发展目标,既是北京城市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的要求,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中国今后参与全球化的需要。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将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应对之策,即制定国家发展战略,构建首都大都市圈管理新体制,建设国际金融之都,打造各具特色的功能区、重点打造CBD功能区,加强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升首都软实力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北京市就业服务组织的当前状况出发,以对就业服务组织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分析为基础,从宏观体制和微观运行两个层面探讨了完善北京市就业服务组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北京工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北京工业发展的新思路。作者认为,北京工业发展应面向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实行大工业、大市场的一体化战略,即适当控制和强化那些具有突出优势的核心部分,而甩掉或转移扩散那些不具有优势或优势不突出的非核心部分,打造一体化的开放式跨区域主导优势产业链。当前,应着重打造八条一体化的开放式产业链。  相似文献   

17.
高旺东  姜晓华 《创新》2007,1(4):66-71
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一直存在着"长短腿"尴尬,如何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促进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基于和谐视角,提出应从调整产业结构、政府政策扶持、加快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拓展服务外包寻求服务贸易突破口、实施服务贸易品牌策略、完善政策法规等方面发展服务贸易的相关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宁波、大连和北京的三个案例研究,探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社会融合及居民表达的途径和具体做法。宁波案例描述了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的起源、规模和服务效果;大连案例描述了社区主导下的促进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的社区自治组织的诞生、发展和功能;北京案例描述了居民表达主导下的社区发展评估的价值取向、方法和建设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制造业适度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北京市制造业占GDP的比重逐年降低。北京市三产比重已达到发达国家大都市水平。而北京市制造业在全国和北京市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北京市制造业总体发展状况、北京市制造业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京津冀都市圈全新定位对北京市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世界大都市制造业适度发展的经验4个方面进行研究,进而提出北京市制造业"比重稳定,结构优化"的适度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