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名山 《科学发展》2009,(11):82-95
本文重点研究上海现代服务业定位与重点服务业发展。首先,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六大问题。其次,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进行系统分析,着重指出世博会为上海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再次,根据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和行业发展需求,提出了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定位是上海应成为全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其现代服务业的辐射能力应覆盖长三角地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城市;产业定位是发展二三产业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产业联动发展;区域定位是中心城区应立足增强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发展金融、航运、信息等现代服务业,郊区应立足增强经济发展水平,重点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融合的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同时,本文提出了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国际化提升上海服务业能级,以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以信息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法治化创造服务业发展环境,着力提升功能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知识型服务业,延伸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构筑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高增值、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进一步增强上海服务全国的能力及国际竞争力。最后,提出了发展上海现代服务业的8点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部分发达地区现代服务业已经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也面临创新不足、监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为此要通过加强监管、加强技术创新等来解决这些问题,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有序的发展秩序以及人才支撑。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以及促进人和社会全面发展的作用,这对于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郑丹华 《职业时空》2009,5(9):10-11
现代服务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由于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必然导致对服务类人才需求的急剧增长。目前现代服务业需要的专业技术服务类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文章提出了建立服务业人才培养基地、完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引导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创新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引进机制以及人才激励机制等人力资源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陈建华 《科学发展》2009,(11):19-24
城市能级与服务业发展状况存在正相关关系。城市能级提高依赖于产业结构的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市向国际性大都市方向发展。高能级城市如全球城市纽约、东京和伦敦就是以现代服务业作为其进行全球经济管理与控制的方式与途径。现代服务业的高附加值、边际效益不递减以及正外部效应等特征可以增强城市聚集效应,推动城市职能高级化,扩大城市在国内与国际经济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刘炜 《科学发展》2009,(8):91-97
伴随着服务业的稳定快速增长,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服务业已成为国内外投资者所关注的热点。外商对上海投资持续增长,伴随着上海现代服务业的蓬勃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入驻,上海服务业集聚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服务业集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区域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超过一定限度,产生了中心城区商务功能过度集中的现象,现代服务业集聚区(MCBD)模式应运而生。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强调统一规划、功能配套、形态新颖和生态环保,打造产业高地和城市名片。存量优化和资源整合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基本思路。联合开发模式,确保了开发区域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钟可 《老年世界》2006,(21):22-23
节约资源是“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它的核心是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这足党中央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7.
刘重 《城市》2012,(3):28-31
一、大都市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一)大都市中心城区服务业发展的水平代表着这座城市甚至这个国家的服务业竞争力一个城市的中心城区有没有辐射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主要看其经济总量和服务业比重,这是确立中心城区地位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8.
服务业已经成为天津市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力,但在比重、 规模、 结构以及布局等方面还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笔者结合近年来天津市服务业发展现状以及京、 沪、 渝三地服务业发展经验,剖析了天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服务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对建设幸福德州、打造协同发展示范区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剖析德州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天津滨海新区服务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艳兵 《城市》2007,(5):32-34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地区)产业结构完善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主要体现.滨海新区必须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高层次的现代服务业,坚持以功能拓展促进服务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提高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1.
谢军  赵露璐  谷人旭 《城市》2007,(9):50-53
一、前言 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的城市正在经历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以及产业价值链从低端不断向高端的转移.在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分化及其空间重组的过程中,部分城市获得新的力量,而使那些固守制造业的城市受到强大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12.
文静 《城市》2011,(2):30-34
历时半年的上海世博会已经圆满落幕,精彩的盛会过后,留给我们的是人类对于城市发展的不懈探索,以及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精神文化资源。各国带来的最佳创意和最能代表其社会发展的成就为城市设计者和建设者们提供了最直观、最深刻的感受,希望由此产生的灵感火花能够在我国的城市发展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3.
阎金明 《城市》2007,(10):60-63
城市管理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城市管理水平、开放理念、文明程度、文化品位和社会公德意识的综合体现,同时已成为一个城市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的重要战略资源.  相似文献   

14.
唐玉绮  白繁义  章保卫 《城市》2008,(10):71-73
我国现行的公路后评价体系由概述、过程评价、效益评价、影响评价、目标持续性评价、结论6个部分组成,笔者通过对现行体系的深入研究,认为该体系在效益评价、社会经济影响评价、目标持续性评价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5.
刘立菁 《城市》2007,(3):45-47
自20世纪80年代末推行水务一体化管理和市场化改革以来,大量外资和内资以各种方式进入城市供水产业.截止到2002年12月,经过不到10年的发展,全球最著名的三家水务公司威利雅(原威望迪)、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泰晤士水务公司在中国的服务人口分别为700万、1290万和560万,分别占它们全球服务人口总数的8%、13%和8%.近年来,深圳、上海、重庆等地纷纷重组水务集团或公司,"三资"、民营和股份制的自来水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我国城市供水产业的产业组织形态已大大改变.其自然垄断的经济属性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规制基础发生了动摇,原有的政府管理体制设计上出现了"缘木求鱼"、"南辕北辙"的后果,亟待改革.  相似文献   

16.
李绍忠 《城市》2006,(6):50-52
近几年来,在各方面因素的带动下,房地产价格呈现快速上涨、逐年攀升的态势.到2004年,全国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上涨14.4%和15.2%,是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房价的快速上涨制约了普通居民居住权益的实现,既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波及社会稳定.面对这种形势,国务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房价的政策措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因此,研究宏观调控大背景下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把握市场的机遇与风险,不仅是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业与住房金融的稳健运行,也是关系到国家通过拉动内需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生产性服务业在创新模式和创新产品的市场检验方面与制造业都有显著不同,为了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创新功能,这类服务业逐渐演化出一套高效率的组织模式,表现为弹性化、网络化和扁平化的明显特征。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具有特殊要求。针对我国政府对行业管理的特征及其对生产性服务业创新抑制的体制性障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沈艳兵 《城市》2003,(5):11-13
一、服务业与第三产业概念的界定 服务业涵盖的范围很广,说法不一,美国的经济学家曾提出了“广义”服务业和“狭义”服务业的概念,“广义”服务业指现行的统计分类中的服务业,即不属于实物产品生产的所有经济部门,这相当于我国统计体系中的“第三产业”。“狭义”服务业则排除了流通部门,而把流通部门定义为“流通网络”业。第三产业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阿·费希尔于上世纪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城建投融资体系发展趋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文成 《城市》2007,(3):19-22
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拉动当前经济增长,还可以增强城市发展的后劲,促进现代化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然而,因城建投融资行为的长期性所带来的经济效果明显滞后于城建投资行为,而地方政府在财政能力有限和<预算法>规定不能借贷的限制下,要解决城建资金紧缺的困扰,就必须进行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从政府计划控制和财政支付的方式逐步转轨到由财政资金主导并进行市场化投融资的方式,组建城投公司投融资平台,通过政府信用或其他方式向银行贷款,负债筹资缓解财政压力.随着信贷投融资比重不断提高,蕴含的风险也逐步增大,因此,寻找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城建投融资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