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醒世姻缘传》方言词例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春田 《文史哲》2001,(4):70-74
1.“百当”、“白当”的语法意义及其来源;2.“节年”的意义及其与现代山东方言“jian年”、“jian天”的关系;3.“提溜”、“滴溜”等的关系及音变问题;4.俗语“仰着合着”的意义及相关词语的语义组合关系与变化。  相似文献   

2.
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福建省台湾文献信息中心”于2008年进入实施阶段。“福建省台湾文献信息中心”下设“人文社科馆”、“科学技术馆”及“农业”、“工业”、“电子信息”、“科技社团”、“外经外贸”、“两岸政策”、“区域合作”、“公共管理”等8个专业信息库。现将“福建省台湾文献信息中心人文社科馆”建设的架构及运作规划向同仁作简单概述,寻求各位同仁对“福建省台湾文献信息中心人文社科馆”建设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3.
中医强调了一种不同于平常感官知觉的“认知”方式──“心“,或“神”的“感知”,经由这样一种特殊的“认知方式”,发展出一套独特的“身体观”及“自然观”。甚至中国传统的老庄及儒家哲学之建立,也和这种认知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另外,像艺术(比如文学、书画、音乐、园林建筑)及术数(比如卜卦、命相、拳术、内丹修行)等领域,都受到了它很深的影响。这样一种对“心”“神”作用的肯定与强调,实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中国人的“自然观”、“人生观”、“身体观”及“审美观”都和它紧紧相依。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以词素 -on结尾名词的意义 ;就词素 -on和 -oon在语音学和含义上的不同 ,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确定以词素 -on结尾名词的基本意义为 :指动物是“子”、“小”;指人表“子”或“子代”;指物质时表粒子及微粒 ;表物品时为“小”、“尖”、“小部”。还有一小部分表达抽象事物 ,基本词义是“-on”前面词素含义的“子化”、“微化”、“尖点”、“小器物”及有限拓宽  相似文献   

5.
徐朝红 《云梦学刊》2004,25(4):115-1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什么”、“怎么”的研究非常热门,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什么”、“怎么”的来源;“什么”、“怎么”的语法结构;“什么”、“怎么”的语法意义及语法用法。  相似文献   

6.
《神思》篇是《文心雕龙》的创作论总纲。“神思”是指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思维活动及状态,并不单指艺术想象,也不是仅限于艺术构思阶段的思维活动及状态。“神与物游”是“神思”的基本特点,另还有情感性、虚拟性、艰苦性等特点。培养“神思”应从“积学”、“酌理”、“研阅”、“驯致”等方面入手。“神思”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古代文论范畴。  相似文献   

7.
道德悖论本质上是实践理性领域出现的矛盾,表征在道德价值实现过程中出现的悖性事态。借助当代情境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依据“语境”、“心境”及“事境”的不同而将道德悖论区分为“道德悖理”、“道德悖境”、“道德悖情”三种形式,并可通过对特定“语境”、“心境”及“事境”中的矛盾焦点的具体分析来探讨道德悖论的消解之道。  相似文献   

8.
“西州”及“北州”、“东州”、“南州”、“中州”,这种划分天下的“分域说”或“五州说”,只是汉代人一种习惯上的用法,每一州所指区域并不确实,但在大致范围上还是有共识的。“西州”最初专指益州地区,但是随着西北边疆之开拓,“西州”所指渐延及凉州、朔方;由于西北一隅对两汉国势的影响远大于西南地区,“西州”概念的重心渐次转移到凉州、朔方地区了。  相似文献   

9.
据上述关于“食幹”的三十五个例证,可知“食幹”制的具体内容存在如下特征: 首先,官吏“食幹”有类别的划分: “食幹”制规定官吏的“食幹”,有三种类别:一日“食州幹”,如斛律金之“食齐州幹”、斛律光之“食赵州幹”、段韶之“食沧州幹”及侯莫陈相之“食建州幹”等即其例证。二日“食郡幹”,如祖埏之“食太原郡幹”、鲜于世荣之“食上党郡幹”、元景安之“食高平郡幹”及卢潜  相似文献   

10.
“白马非马”这一先秦时期名辩思潮的主要命题,自公孙龙著《白马论》提出之后,便遭到先秦其它各派及后人的批判,认为这是“欺世惑众”之说,是割裂一般和个别的诡辩命题,至今哲学及逻辑界仍对此争论不休。本文将具体分析《白马论》、《白马论》与《名实论》的关系以及“白马非马”中的“非”字等,证明“白马非马”并非诡辩命题,“白马非马”中的“非”不是人们日常所谓的“不是”的含义,而是“不同于”、“不等于”、“有异于”、“区别于”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殷”、“商”之名,均由地名而来,分别得自于殷商民族和殷商王朝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作为国名、朝代名的“商”得名干漳水流域,时在商族建国之前;而“殷”得名于安阳附近的“衣”地,时在盘庚迁都之后。在殷墟甲骨文中,商代国名、都名皆称“商”,不称“殷”,而后世称之为“殷”、“商”或“殷商”。文献中的“殷”名与“商”名纠葛搅扰,不可强分。盖“商”乃当时人的称法,而“殷”及“殷商”互称是用人及后世文献的称法。  相似文献   

12.
张研  孙燕京 《中州学刊》2003,(3):122-127
本文以 19世纪中期战乱之际的安徽为中心 ,厘清了“兵”、“勇”、“团勇”与“练勇”的概念 ,并从“勇营”、“练军”到“勇营留防”的发展过程 ,探讨了清朝军队的演变及与基层社会武装的关系 ,进而提出清末基层社会武装及代表人物由之进入并留驻上层政权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就周敦颐《太极图说》的构成、产生的渊源及共哲学意义作一些探讨。提供学术界参考并请批评指正。《太极图说》一图、一说。“图”是“说”的基础,“说”是“图”的阐发,两者互为表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探讨其构成、渊源及哲学意义时,应以“图”证“说”,以“说”释“图”,图、说互相参较。前人论述  相似文献   

14.
“清”美文化原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旨在考察作为文化和诗学范畴的“清”的原生意义。从新出土文献与经典文本的相互印证入手 ,通过辨析古人“水原”型思维、素白美心理、公理信仰及“风”诗传统的早期历史形态 ,分别揭示“水镜”玄鉴、冰玉意象、“死直”人格及“危言”讽谏等作为中国传统“清”美文化之原生内容的生成机制 ,并从中提炼出公理信仰、纯洁人格和平静心态三者的结合为“清”美思想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5.
日本法西斯选择“南进”之原因如下:一、“北进”的政治优势及良机;二、此时“北进”既不可能又无必要;三、“北进”是“南进”的烟幕;四、“南进”是日本始终的既定国策;五、“南进”是对华战争“死中求生”的冒险;六、“南进”的外部可能性与内部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学界普遍将笛卡尔视为近代哲学关于“启蒙”、“现代”、“科学理性”思想的开启者。本文从分析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及“心物二元论”等观点出发,结合促进笛卡尔理论产生的“三个梦境”,揭示出笛卡尔思想中的“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7.
《桑园留念》:苏童的经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苏童小说创作中的“少年”、“欲望”、“死亡”、“女性”书写的方式及主题意象都源于《桑园留念》这篇小说。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仁爱”思想和“仁学”体系,构建了以“克己复礼”为基础、以“仁者爱人”为核心、以“为政以德”为准则的和谐社会理念,为社会的政通人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践行路径,对我们今天“修己”、“教人”、“处世”、“理政”及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仍不乏启迪和教益.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因信息的广泛互动和交流,似乎已成为一个开放、自由、互惠的“理想王国”。但发生于网络空间的种种问题,及因此而产生的多种悖论,促使网络媒体转向于“自我修养”问题。从“意识”“主体性”“主体间性”出发,重新检视网络媒体从业者德性“自我生产”、网络媒体组织身份“生产”及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路径选择,试图完成网络媒体的“自我修养”问题。  相似文献   

20.
基于演化博弈的政府雇员监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演化博弈论分析政府雇员之间、政府与雇员之间的博弈关系.首先,构建政府雇员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雇员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雇员是否选择“努力”,与“不努力”的额外收益、“不努力”的违约金及无形损失、“努力”的奖金收入及无形收益、“不努力”被发现的概率等参数相关.其次,构建政府与雇员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政府群体和雇员群体策略选择的演变趋势,研究发现:政府是否选择“监管”,与“监管”成本、“不努力”雇员的违约金、政府未尽到“监管”职责且雇员“不努力”时受到的“惩罚”等参数相关;雇员是否选择“努力”,与“努力”成本、“不努力”的额外收益、“努力”的奖金额与无形收益、“不努力”的违约金与无形损失、“不努力”被发现的概率等参数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