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作为国际商业语言的会计 ,必须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目前 ,我国正处于特殊经济体制环境下 ,在与国际惯例协调的过程中如何兼顾国情 ,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会计国际协调的必要性入手 ,讨论在会计国际协调中保持中国特色的理由、已取得的成就、存在的差距等 ,并对在会计国际协调中如何保持中国特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会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以来的会计改革,已使中国会计逐步向国际惯例接轨,国际化是中国会计发展的重要趋势。但中国目前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又决定了中国会计体系不可能照搬西方会计模式。为此,根据中国会计本土化的特征,提出中国会计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统一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WTO的宗旨是要求其成员国按照国际惯例开展世界贸易 ,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需要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与披露符合国际惯例。我国的会计准则建设是把本国的国情与国际惯例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之成为既能与国际惯例接轨又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4.
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从“国情的特色性”、“理论的特色性”、“实践的特色性”、“目标的特色性”和“历史地位的特色性”等五个层面系统地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存在不少弊端,而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改革我国预算会计核算基础要处理好如下关系预算与会计的关系;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关系;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可比性是会计信息有用性的一个重要前提。近年来,会计信息的国际可比性已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随着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许多国家和政府及各种国际性经济组织和会计职业团体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各国会计准则与实务的协调可比。”  相似文献   

7.
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要遵照国际惯例开展贸易活动,会计作为企业间贸易交往、国际间通用的商业语言,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中介作用。为此,应尽快培育一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性会计公司,逐步建立一个市场主体多元化、地区分布合理化,以国内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的局部开放性的会计市场体系,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目前现状,本文提出会计教育应定位于“专才”。通过与美、日两国高等会计教育现状的对比,提出中国目前的会计核算体系虽采用了世界通行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体系,但仍具有中国特色。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定位会计教育。适时适当开展我国行业特色会计教育。  相似文献   

9.
旧中国的国情及社会性质究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这是一个仍然的理论与实现意义的重要问题,旧中国国情的封建主体性直接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现代化建设,深刻认识旧中国“半封建性”与“半殖民地性”两大基本特征,对于正确总结中国新民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认同”是西方汉学与中国学研究中长盛不衰的问题域。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认同”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部证成。由于中西文化视角的差异,西方学界对中国的认知建立在“他者”框架基础上,形成一种“镜像”的“中国的认同”,其使得“中国认同”失焦、失准。这是“中国认同”问题式的学理源起。受西方影响,海外华人与中国港澳台地区分别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性认同”与“‘文明—国家’二元体认同”的“中国认同”命题的逻辑证成路径。“中国的认同”把中国文明体国家置于西方民族国家的对位,“中国性认同”把中华文化传统置于群体权益的对位,“‘文明—国家’二元体认同”把中华文明的国家大共同体置于地域文化的地区小共同体的对位。“中国认同”出现“镜像”以及“中国认同”问题式出现多重逻辑证成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化、民族与国家认同三者之间的失调与分离。只有通过“中国认同”问题式来质疑“他者”,建立起“中国认同”的中华文化本位立场,树立国家认同优先于地域认同的“中国认同”问题式的基本前提,才能还原“中国认同”的“原真性”,重构民族主体性,树立中华文化自信。“中国认同”的“原真性”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体性,以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1.
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中的传统会计模式随经济环境的变化,产生了许多新兴分支学科,主要有通货膨胀会计、社会责任会计、人力资源会计、行为会计、环境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等。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将为财务会计的未来拓展更大更新的发展空间。近几年来,我国会计界在总结以往会计工作的基础上,学习和借鉴了国外理论研究成果,建立了适合我国经济要求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方法体系。今后我国会计工作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律规范、模式选择等方面,既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与中国国情,又要较好地与国际惯例协调。  相似文献   

12.
按照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实现和平统一后的中国,将突破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理论框架,在世界上树起一种崭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结构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内部两种社会制度主次共存;统一多民族的“单一制”与“复合制”的某些特征兼容互补;完整独立的国家主权与地方治权有机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实践及新型国家结构模式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提升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渠道,其中《思想道德与法治》是对全体大学生开展马克思主义法治教育的核心课程。“史”“实”“理”“惑”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法治教育的四个维度,是讲清中国法治建设之“道”“理”的重要理路维度。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专题内容,需要澄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历史脉络、论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征、释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论支撑、开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相关理论问题。通过“讲道理”深挖精讲法治专题,着力打造思政“金课”,助力受教育者学习法治思想,形成法治思维,成为法治国家建设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4.
试论中国会计国际化与中国特色董成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推动了我国会计改革的进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中国会计要与国际会计惯例相接近。中国经济逐步汇入世界经济,促使中国会计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国际化。而会计国际化问题提出后,如何理解和认识会计...  相似文献   

15.
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不仅是哲学、伦理学和法学领域的学术问题,也是国家治理领域的政治问题。“以德治国”是在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治国方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对“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的深入探讨,以及当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分析传统中国处理德刑关系的历史经验入手,以法治与德治的关系为主线,重点论述“以德治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构中的启示,在此基础上强调“法德兼治”符合当代中国法治需求。  相似文献   

16.
比较了西方责任会计与我国“厂内经济核算”两种制度的不同,提出了应根据我国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制度。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后 ,中国服务业会有较大程度的开放 ,会计服务业也不二例外。由于目前我国会计服务业比较弱小 ,且入世后我国会计服务业还面临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我国会计业遇到的挑战及如何面对这些挑战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社科联致力于四川社科特色智库建设,强化政治意识、发挥组织优势、聚焦重大问题、创新机制体制,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出重大研究成果并转化应用、推动四川社会科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产品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进一步增强了社科特色智库的影响力,但在重大成果数量、国际影响力提升、研究同质化问题的解决、“智”和“库”的作用发挥、经费投入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社科特色智库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坚持学术性、联合性、国际性、前瞻性的基础上,以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为根基,以新时代问题为研究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建立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际惯例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我国学术界对国际惯例含义问题的不同看法 ,提出中国有关国内立法中的“国际惯例”不仅指实体意义上的国际惯例 ,也包括冲突法上的国际惯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需要 ,国际惯例已成为我国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渊源。其法律效力具有特殊性 ,一旦采用 ,即具有优先于公约和国内法的效力。论文建议“删除”我国立法中独特于他国立法的“公共秩序保留”;建议我国现行有关“国际惯例”的国内立法对有关的概念及其适用条件加以明确的界定及修改  相似文献   

20.
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环境会计理论引起大多数国家的关注。本文探讨了开拓、发展环境会计的必要性 ,展望了环境会计成为二十一世纪会计主流 ,己将是大势所趋。并对环境会计发展中的主要障碍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建立中国特色环境会计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