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皿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
汉扬雄著,晋郭璞解《方言》卷十一:蝉,楚谓之蜩(郭璞注音调)宋卫之间谓之 螗蜩,陈郑之间谓之螂(音良)蜩…… 按:蝉,今音chn。根据清代古音学大师钱大昕“古无舌上音”说,上古之蝉字,其声母当为舌尖音,即归“端”纽。今从《方言》十一卷给我们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2.
《吴下方言考》十二卷,清武进胡文英撰。全书收吴中方言词九百九十三条,依韵排列,考证源流,引书三百余种,计十余万言,前后历时近三十年始成书,这是继扬雄《方言》而后的别开生面之作。是我国第一部释义、考源的方言词典。胡文英,字绳崖,生卒年月不详,约生活于雍正、乾隆之世。乾隆十七年壬电,游宦干广东之端州,四十八年癸卯,写 相似文献
3.
4.
徐慧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1)
《湖南方言调查报告》由杨时逢先生整理,于1974年在台湾出版。它立足于语言实际,调查的面广点多,材料丰富,一直是语言工作者继续深入研究湖南方言的重要参考著作。不过,它也存在着不足,比如关于湖南方言的分区结果就不很理想,至今国内外学者对此仍持有多种看法。这一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另外,过音声母字多是益阳方言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报告》却认为只是"偶尔"现象,它所记录的益阳方言音系中没有给〔I〕声母以一席地位,对此,本文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5.
王占馥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1 一部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的《中国修辞学通史》(以下简称“通史”) 5卷本 ,经过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长达 8年多的艰苦努力 ,终于在1 998年 9月由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件令中国人骄傲、自豪的大事 ,因为它为跨入 2 1世纪中国新文化建设拉开了壮丽的一幕 ,我们可以史为鉴 ,更加深入地研究修辞学 ,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 ,同时 ,可以让世界全面了解中国贯通古今研究修辞学的历史 ,更多地了解中国 ,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况且 ,“据了解 ,西方也只出现过断代史或某几个历史阶段相连的史著 ,尚未见有贯穿古今‘通史’问世。”研究中国修辞学… 相似文献
6.
王传利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写下的《自然辩证法·导言》和《<反杜林论>旧序》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对自然的辩证性质的理解,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建设的一大贡献。恩格斯列举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向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发出的六次挑战,揭示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历史必然性。恩格斯还揭示从原始星云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证明无限的宇宙无生无灭,而有限的事物有生有天,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自然界及人类社会普遍联系和无限发展的图景。最后,指出理论思维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密切联系;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推动哲学(理论思维)的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需要哲学来指导。 相似文献
7.
阮国华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
新编四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正文内增选了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新编一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更是以《摩罗诗力说》压卷。这是一项很有见地的做法。它赋与了《中国历代文论选》以历史完整性。它能帮助我们看到中国古代文论的具有革命意义的终结,它能帮助我们领会中国文论由古代到近代、由近代到现代的转折历程。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潭之中,“群生辍响,荣华收光”,“文明史记,亦渐临末页矣”。封建制度表现出一种末世的隳败,封建文化也表现出一种末世的萧瑟。但是,就在那大隳败、大萧瑟之中,民族的新声正伴随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血与火酝酿、升腾,并逐步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飞跃。同样,自先秦时期发端的中国古代文论到此时也开始了承前启后的变革。从形式上看,是从以诗文理论为主的时期跃向了以小说戏剧理论为主的时期;从实质上看则是走向了“求新声于异邦”——与西方资产阶级文论相结合的阶段。其中最优秀的部分吸收了西方革命民主主义文化的成果,对我 相似文献
8.
张浩逊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
汉语是方言现象比较复杂的语言之一。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的语言各有不同,就是同一方言区的语言也不尽相同。要研究汉语,要真正读懂、读通古代典籍和乡邦文献,就不能不了解方言,研究方言。由吴连生先生撰写的《吴方言词考》(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8年11月版),对近200个吴方言词的本字及其涵义作了深入精微的研究,纠正了一些辞书及古籍注释的差错,颇具学术价值。结合书证、事理和音韵学、训诂学知识来考证吴方言本词,是该书的一个显著特点。举例来说,《庄子·外物》有“周(庄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一句话。何谓“… 相似文献
9.
王传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总结和概括19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写的《自然辩证法·导言》及《〈反杜林论〉旧序》,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这是继马克思恩格斯共同确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后的又一重大成就,是恩格斯留给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及广大劳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促进民族精神的复兴,2002年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抢救、保护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为宗旨的抢救工程。《徐州民间文化集》的出版,正是这一抢救工程的实绩。它向世人介绍了徐州大地上的风土人情、人文传统、民间艺术,从中我们看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也看到徐州人民对美好未来的理想追求。通读此书,感到此书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11.
庄福龄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1)
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先后出现过三面旗帜: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理论作为现时代和新世纪的旗帜,是由其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历史地位、时代特色和划时代贡献决定的,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只有既从一脉相承又不断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历史中、又结合当代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我国的实际来学习邓小平理论,才能把这一理论学深,学透,学好。 相似文献
12.
杨俊芳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5(6)
乔全生先生的新著《晋方言语法研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可喜可贺。 汉语方言调查始于周代,现代方言研究却不足百年。时间虽短,业绩不凡…… 相似文献
13.
谢本书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
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强中国近、现代史和国情教育的指示,对于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对于近代史教育,近代革命斗争史当然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它的内容却不仅局限于革命史,应当从全方位去加以理解.从政治力量来讲,革命方面、反革命方面、中间力量方面,以及其它方面的历史,都应当包括在内;从社会领域来讲,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其他方面,亦应包含在其中. 相似文献
14.
姚力、枫亚(龚德)的新著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20余万字的长篇纪实小说《周恩来在万隆》,给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外交家、社会活动家周恩来竖立了又一块巍巍丰碑,使其光辉业绩永远彪炳史册,光耀千秋。 相似文献
15.
孟修祥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
研究任何一个民族或地域的文化,都离不开对其语言文化的研究,因为“一种民族语言就是本民族的精神,民族精神就是它的语言”(海德格尔语)。而语言文化中,方言研究又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因为方言不仅是某一民族或地域人们的一种交际工具,而且是承载这些人们思想观念、社会心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的符号形式。荆楚大地曾作为南方文化的中心,她孕育并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和现代的荆楚文化。我们在考察其文化历程、评判其文化个性的同时,是不能忽视它的语言现象尤其是方言现象研究的。方言研究向来就是荆楚文化研究中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17.
曹文安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4)
本文简述方言研究的重要意义;并略述我国方言研究的历史发展概况;进而对《长阳方言志》作出评价,揭示其特点:语言三要素并重;历史的考辨与现实的比较相结合;材料翔实,注意发掘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18.
四川彭州方言副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绍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2):22-26
本文对彭州方言副词的类型和用法进行描述,并将之与普通话的副词进行对比研究,从而见出彭州方言副词类型丰富、表义细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王三峡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1)
《文子》又名《通玄真经》,《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子部道家类,从内容上看,它秉承《老子》思想,宛如“《道德经》之义疏”;从文体上看,它显然属于战国时期的南方派,它同《老子》一样,文句大都用韵,爱用“兮”字,又喜欢用排比句,常用“是谓”二字,这些特点都是一望而知的。由于《文子》大量用韵,使得我们有可能通过其 相似文献
20.
李冬梅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17-118
苏洵、苏轼、苏辙是中国文化史上成就全面的“文化巨擘”,也是中国古代史上成就 最高的“父子明星”。作为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经学家、政治家,研究“三苏”是 研究宋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纵观古今,三苏研究多集中在苏 轼身上,而对“老苏”、“小苏”注意不够;对苏轼的研究,又多集中于文学,对其学术思 想 则多付阙如。而由语文出版社出版、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曾枣庄、舒大刚两位教授主编、十 余位 从事古籍整理研究的专业学者参加编纂而成的《三苏全书》,在全面、总结性的学术研究已 成学术时尚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