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今审美趣味多样化的时代,文学也自然地展露了她自身丰富多姿的本来面目。“严肃文学”在中国大陆也已不再是占据文坛的唯一主角,港台大量言情、武侠等通俗文学作品畅销图书市场,风靡着许多不同层次的读者。在香港众多的所谓非“严肃文学”作品中,亦舒的言情小说因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而赢得香港本土及大陆广大读者的欣赏和痴迷。  相似文献   

2.
有人断言,“香港文学在香港,香港文学研究在内地”。此话并不全面。香港学者对香港文学的研究,比内地还要早。还在内地闭关锁国的1964年,罗香林教授就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作过《中国文学在香港之发展》的专题报告,不过他谈的是在香港的中国文学,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香港文学,且当时还未有明确的“香港文学”概念。到了1974年9月,吴萱人在《学苑》发表了《20年来香港文学的嬗变》,从宏观上论述了与内地文学分流后的香港文学的发展变化。1975年7-8月,香港大学文社主办“香港文学40年文学史学习班”,编印了《…  相似文献   

3.
走向21世纪的香港儿童文学蒋风香港文学的历史考察从香港儿童文学的历史看,有本土色彩的儿童文学还是本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事。过去虽也出版过一些本地的儿童读物,但大多是内地儿童读物的翻版或改写;历年来也不断有儿童报刊在香港创刊,但很少有高质量的儿童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4.
林承璜是一个有着扎实实践经验和丰厚资料基础的学者,凝聚他二十年研究心血、充满雄辩和机智、不久前面世的《台湾香港文学评论集》,展示了他很有特色的研究风格和学术个性。在我看来,这部三十余万字的论文集大体上呈现这样一些特点:一、注重实践,论;人表述干脆利落。此特点与作者的双肩挑身份。即既是编辑家一又是研究家有很大关系。林承珍的主要精力放在编辑方面。他是台港与海外华文文学的专业编辑,不仅天天接触大量的台港海外华大文学作品,而且经常与作者们打交道。从出版的角度审视作品。与从研究的角度审视作品,其出发点有很…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台湾香港文学研究会,三月五日在广州成立。近年来全国许多地方都积极开展台湾、香港文学研究工作,不少文艺刊物也刊载台港作家的作品和对有关作家、作品、流派的评介,研究工作迅速发展。广州地区的研究工作开展比较早,又有各种有利条件,发展比较快。最近,暨南大学正式成立台港文学研究室,中山大学中文系成立台港文学研究小组,其他高等院校的中文系也准备开设台港文学课程,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同志越来越多,他们  相似文献   

6.
“1997:中国与世界华文文学新格局”学术研讨会综述李凤亮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反响,对于包括香港文学在内的中国文学和世界华文文学也形成深远影响。香港文学的历史、现状、特色和“一国两制”下的发展前景、香港回...  相似文献   

7.
台湾作家的香港关注--以余光中、施叔青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中叶以后台湾与香港两地文学的互相影响,通过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和人员交流予以实现.先后于70年代移居香港的余光中和施叔青,他们跨文化的人生背景和写作视野,使他们在香港这座跨文化的国际城市中取得优异的创作成就,成为两地文学结缘的代表.余光中以儒家入世的志士心怀和仁者心肠为中国文化造像和替中国坎坷多难的现实怀忧;施叔青则以女性主义和后殖民理论来诠释香港独立的女性人生和百余年被殖民的历史.他们来自台湾的文化身份和文学经验,融入香港生活的描写中而获得新的香港经验,对他们返回台湾后的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当代文学审美趣味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决定于当代社会经济政治的改革,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改变。随着改革开放和商品经济的深化与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社会生活中的拜金“主义和腐败之风侵蚀到文学界,与商品经济大潮相伴而来的当代审美趣味也开始滑坡,大量格调低下、庸俗、颓废、宣泄的作品充塞市场,审美品格低劣的庸俗文学使严肃文学举步维艰。审美趣味在商业浪潮中日趋大众化,滑入大众文学、通俗文学的潮流中,很多严肃作品也采用了通俗包装。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为代表的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9.
商潮与文学三题——梁凤仪小说谈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女作家梁凤仪博士,在繁忙的商务活动间隙辛勤笔耕,七八年间,创作了50多部“财经小说”。这些作品,无论在港台、海外华人社会还是中国大陆都成了畅销书。我总以为,这些作品不但给我们提供了香港这个发达的自由商业社会一幅幅光怪陆离的生活画图,而且还向我们呈现着一种文学的存在方式,提示着这种发达商业社会文学发展与创作的某种态势。这是很值得我们关注、思考以至借鉴的。  相似文献   

10.
人们习惯于把1984年12月19日至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之日的这一段倒计时数的读秒时刻,称为“过渡期”。在这历史的“过渡期”中,香港文学本身的香港特色日益鲜明,硕果累累,举世瞩目,在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进入“过渡期”后,香港作为联结海峡两岸乃至中西文化的“桥梁”作用进一步加强了。香港作家立足香港,放眼于全球性的世界华文文学的大文学圈,成为沟通祖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之间的文学桥梁,同时也是沟通五大洲所有的华文作家的一座桥梁。可以这样说:香港文学在“过渡期”的最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香港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近代香港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现代香港新文学和中国内地的文学连成一片,并不具有鲜明的本上特色;1949年以后的当代香港文学则逐渐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在纷繁驳杂的发展中形成本身的个性与特色。它既有别于大陆的文学,又有别于台湾的文学,也有别于海外华文文学。它所起到的汇集、融合、沟通、桥梁的作用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大河中的一条支脉,它的本土性与海外华文文学的“本土性”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12.
香港“女性主义文学国际研讨会”述评艾晓明前段,在香港由岭南学院中文系,岭南学院现代中文文学研究中心主办的1996年“女性主义文学国际研讨会”是一次颇富成果的大会。会议邀请了来自美国、新加坡、台湾和中国的学者,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  相似文献   

13.
开辟象征研究的一方新土《文学象征论》,严云受、刘锋杰著。30万字。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责任编辑:黄书权。象征作为一种古老而又年轻的文学现象,在中国近几十年的文学研究中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80年代以来,随着西方现代派作品的大量译介与国内创作实...  相似文献   

14.
城市同文学,越来越成为一些研究者注意的主题。而对于“香港,其城和文学”这个题目,研究者应该给予的注意会更多些,因为香港文学同其所处都市的生存环境之间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尤其是七十年代以来,香港文学或发展、或窘迫,都与香港经济成长与社会转型相联系,而“1997”将带来的社会变动也使香港文学开始“移步换形”。这里要探讨的正是这个题目的一个侧面。香港文坛曾蒙受的“文化沙漠”的恶谥如今早已消隐,人们看到20年代末期以来香港文坛时有文星汇聚,文阵对垒,但香港文学更具有自身地位的,恐怕还是始于香港经济高飞的70年代。而此后资讯发达,开放自由,人口移游急剧的香港商业社会的形成,更是直接影响了香港文学复杂而多样的面貌。  相似文献   

15.
香港,美丽的东方之珠。独特的地理位置,流动而密集的人口,高度发达的都市工商经济,几十年沿袭英国殖民地组织形式的行政体制,香港人民富有活力的创造精神,使香港流形成了“港派风味”浓郁的文学,表现出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文学队伍的多元构成香港文学圈具有世界上同等规模的其他城市难以比拟的多样性。这首先是由香港人口的多元性和流动性造成的。由于香港当局对移民的流入和流出持一种相对开放的态度,所以自20年代以来,每当香港人口出现流动高潮时,往往是香港文化人聚散最频繁之时。以作家为例,出版过文学作品或主持过报刊文艺…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香港文学的都市性与乡土性的特征都是较为明显的,70年代以来的香港文学从表面上来看似乎其乡土性逐渐削弱、淡化,而实际上却是融入到其都市性之中去了。  相似文献   

17.
香港文学的研究虽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重视新文学、忽略传统文学等问题.这既不利于揭示香港文学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也割裂了其与内地的天然文化认同.实际上,香港文学应由近代说起,近代描写香港的传统诗歌,也是香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方面的特殊性,近代涌现出许多歌咏香港的诗歌.这些诗歌既全面描绘了香港的历史文化、社会风貌、新奇事物和自然景观,又集中反映出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中知识分子的心灵悸动和嬗变,不但引领了中国近代诗歌的革新方向,而且孕育了香港现代文学的各类主题和现象,具有重要的文学、文化价值,不应为香港文学史所遗忘.  相似文献   

18.
研究香港文学历史分期的意义和标准对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文学,无论是发展轨迹的追寻、还是总体成就的评估都有必要对它的历史分期作科学的划分和准确的定位。这是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学进行历史考察和整体观照的一个重要方面。香港文学历史分期的研究,有助于推动香港文学史的编撰。近十年来,香港文学史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起步,香港文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为香港文学的历史分期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条件;而香港文学历史分期的研究,又可以推动香港文学史料搜集整理工作进一  相似文献   

19.
鄂伦春族文学简论赵复兴鄂伦春族在长期生产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在创造丰富的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化。在鄂伦春族中,流传着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在民间文学方面,有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叙事诗、重话、笑话、寓言、谚语和谜语等。鄂伦春族这些文学遗...  相似文献   

20.
很多专家、学者对"香港文学"和"香港作家"作了明确的界定,但都不同程度存在些问题.笔者认为,"香港文学"是具有华人血统的香港作家用华文所从事的各种文学活动和文学创作,包括与之相关的一切文学因素;"香港作家"是在香港住过一段时间(不管现在或以前居住在香港还是国外)最后的落脚点在香港、具有华人血统并用中文进行写作、曾出版过文学作品或经常在报刊杂志发表文学作品包括文学评论和翻译著作的作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